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分析

2016-02-05 03:58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8期
关键词: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刘 郎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

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分析

刘 郎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 750001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分别运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差异。结果:在心肌缺血总检出率上,动态心电图为85%,常规心电图为3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律失常诊出率上,动态心电图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诊断可以有效的提升冠心病患者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价值。

糖尿病性冠心病;动态心电图;诊断效果

糖尿病性冠心病属于2型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会对心血管造成严重性损伤,该疾病缺乏典型症状,因此在临床诊断上容易受到忽视。相关数据统计,糖尿病病程在5年之上患者,并发冠心病者占据30%左右[1]。在临床诊断上,运用常规心电图诊断属于常规方式,但是该方式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并不能保证诊断准确性,容易引发漏诊等问题。本文通过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分别运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分析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范围为50岁至82岁,平均年龄为(67.2±4.8)岁;糖尿病病程时长为4至16年,平均时长为(8.6±3.1)年;所有患者均同意检查与研究的开展,签署相关同意书。

1.2 方法

分别运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查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让其保持身体放松状态,同时排除环境、药物与患者情绪对检查的干扰,运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测,保证基线不存在干扰,保持平稳与清楚的图像显现。动态心电图运用24h连续性检测,期间嘱咐患者避免进入高磁场与高电压等环境状态,同时保持心态的平稳,做好患者相关检查期间的情况记录,包括疾病发作时间、症状程度与活动状况等。

1.3 诊断标准

主要诊断患者心肌缺血与心律失常具体情况。

心肌缺血中,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表现出ST段水平向下幅度在0.05mV以上,T波低于同导联R波的十分之一,可以说明为缺血性ST-T的变化。动态心电图中等电位线基线为基本判断标准,ST段向吓幅度在0.1mV以上,或者水平状态,同时需要在J点后的0.08s位置做测量观察;向下持续时长在1min以上;心肌缺血发生的2次之间间隔时长为1min及以上,从而确定为心肌缺血问题。同时要观察患者心绞痛或者有关症状情况表现,进而可以判别为无症状与有症状性的心肌缺血分类状况[2]。

心律失常主要依照《实用内科学》相关诊断标准进行,做好心律失常相关症状所持续的时长、心率、症状状况做有效观察记录。

1.4 统计学分析

将两组患者诊断效果数据通过spss17.0分析,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检出率对比[n(%)]

表2:两组患者心律失常诊出率对比[n(%)]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肌缺血总检出率情况

见表1,在心肌缺血总检出率上,动态心电图为85%,常规心电图为3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心律失常诊出率情况

见表2,在心律失常诊出率上,动态心电图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从本研究结果中可以发现,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多属于无症状心肌缺血情况,无症状性患者心肌缺血的发作频次要高于有症状性患者,同时日间发作情况与夜间发作状况处于平衡状态,主要是糖尿病患者会存在较为突出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3]。而发生相关问题的原因集中在多方面,首先,糖尿病患者自身具有较高的疼痛阀值,心肌缺血所导致的疼痛程度要显著低于患者的疼痛阀值,进而导致诊断无法有效的发现相关症状。在相关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在做活动平板测试中,产生ST段压低的时长比非糖尿病患者会提早2分钟上下的时间,同时患者对心绞痛时间的感知能力会延迟6s。在心肌缺血的持续时长上会表现出糖尿病患者的延长状况。其次,植物神经功能受损方面,据有关情况了解,糖尿病合并SMI患者中,心脏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会有显著的变化,密度显著变化,神经纤维相对缩减或者受损,进而导致疼痛的传导性受到干扰,从而导致在心肌缺血情况发生中,患者会表现出疼痛感知的延迟或者未感知状态。其三,β2内啡肽提升。β2内啡肽属于较强的镇痛作用,而该物质会与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状态有密切联系,该类患者中的β2内啡肽浓度要显著提升,进而达到对症状的掩盖作用。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会有20%至40%的患者存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进而导致急性心梗是没有痛感、心律失常等症状,容易导致漏诊或者误诊情况发生,因此,对于相关患者要做好及时有效的动态心电图诊断,做到及时发现与治疗才能控制疾病危害性。

[1]程红.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09):992-994.

[2]王智华.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糖尿病性冠心病诊断中的比较分析[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01):80-81.

[3]刘萍.动态心电图对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意义[J].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32-33.

刘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大学本科学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功能检查部主管技师,主要从事心电图等工作。

猜你喜欢
心电图检出率动态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国内动态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思考心电图之176》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