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奔驰E级轿车(W213)新技术剖析(四)

2016-02-06 07:50
汽车维修技师 2016年8期
关键词:车距盲点车道

张 伟

新款奔驰E级轿车(W213)新技术剖析(四)

张 伟

五、主动和被动安全性

安全设计:

与所有其他的梅赛德斯-奔驰型号系列一样,全新E级也实现了整体式安全防护体系。

梅赛德斯-奔驰安全原则包含四个阶段:

◆安全行车-避免危险,及时警告,为车辆驾驶员提供支持

◆出现危险时-预防,激活预防性保护措施

◆出现事故时-根据需求提供保护

◆发生事故后-避免情况恶化,实现快速救助

安全行车,如表2所示。

发生危险时以下系统可发挥预防性作用:

◆主动式制动辅助(标准装备)

表2 驾驶员辅助系统

◆带横向探测功能的主动式制动辅助(选装装备)

有别于正面碰撞,出现侧面碰撞时仅有一个有限的变形区可用。为将其扩大,侧面 PRE-SAFEImpuls 会将碰撞侧的乘员向车辆中心移动。为此,在识别到即将发生侧面碰撞时,系统会在瞬间将驾驶员或前排乘客座椅靠背的外侧侧壁中的专用空气室胀开。冲击会适度传递给乘员,以缓冲侧面碰撞时作用在乘员身上的作用力。这会极大地减少侧面碰撞给胸腔施加的负荷,显著降低受伤风险。

对于大的噪音,我们耳朵里被称为镫骨肌的肌肉会反射性收缩,以此做出反应。微肌肉的收缩可短时改变鼓膜至内耳的连接,由此更好保护内耳以应对高声压。PRE-SAFESound 利用的就是这个自然反射。如果 PRESAFE系统识别到危险情况,车内已有的音响系统会发出一个短促的噪音信号。这会触发镫骨肌反射,以这种方式调节保护乘员听觉。

发生事故时:

乘员防护系统和行人保护装置可在发生事故时避免重伤。

全新E级可装备以下防护系统:

◆驾驶员膝部气囊(标准装备)

◆驾驶员和前排乘客安全气囊(标准装备)

◆驾驶员和前排乘客侧部安全气囊(标准装备)

◆右后和左后侧部安全气囊(特殊装备)

◆右侧和左侧车窗安全气囊(标准装备)

◆针对驾驶员、前排乘客和后排乘客的三点式安全带(标准装备)

◆前部和后部外侧安全带紧急拉紧器和安全带拉力限制器(标准装备)

◆前座位上的可逆电动安全带紧急拉紧器(标准装备)行人保护

在全新 E 级中还提供行人保护装置的另一项改进。行人保护装置可在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降低其受伤程度。发动机罩铰链会在 A 柱区域内骤然升起,从而扩大发动机罩与其下部件之间的空腔。这样行人就不会直接撞到发动机罩下方的部件,而是先接触一个额外的变形区。

◆向后方交通发出警示

◆在车辆停止的状态下对车辆进行制动使其保持静止

◆触发预防性乘员保护措施

如果未发生事故,则会将所有措施都恢复到初始状态。系统可逆,再次出现新的危险情况时直接可用。

如果事故无法避免,额外的系统将有助于减轻事故后果:

◆危险警告灯:在识别到碰撞后危险警告灯自动激活以保障事故地点的安全,从而降低发生继发事故的危险(标准装备)

◆应急照明:防护系统触发后车内照明自动激活,为事故伤员和救援人员提供定位便利(标准装备)

◆车门应急解锁:在发生某些事故时中央锁止系统会自动打开车门,令营救乘员更容易(标准装备)

◆强制通风:已关闭的前部侧窗玻璃自动降低约5cm,以便在燃爆式防护系统触发后对车内进行通风(标准装备)

◆发动机紧急关闭:在发生某些事故时发动机运行自动中断,以避免车辆不期望地前行(标准装备)

◆确保启动机导线无电压(标准装备)

◆驾驶员下车辅助:自动抬起电动可调式转向柱,从而便于驾驶员下车(特殊装备)

◆紧急呼叫:防护系统触发后自动连接到紧急呼叫中心,即可启动救援流程。此时,也会传输例如当前所在位置等其他数据

六、辅助系统

概述:

E级拥有全新第四代驾驶辅助组件,在别的型号系列尚未使用过,因此带来了更多创新和独特特征。

辅助系统概览:

◆主动式制动辅助(标准装备)

◆带横向探测功能的主动式制动辅助(选装装备)

◆DISTRONIC 车距引导装置(选装装备)

◆侧风稳定控制辅助系统(标准装备)

◆ATTENTION ASSIST(疲劳提醒和注意力辅助系统,标准装备)

◆带限速器的定速巡航控制(标准装备)

◆ECO 显示 2.0(标准装备)

◆带转向引导装置的DISTRONIC 车距引导装置(特殊装备)

◆主动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特殊装备)

◆盲点辅助系统(特殊装备)

◆主动式盲点辅助系统(特殊装备)

◆交通标志辅助系统(特殊装备)

◆主动式紧急停车辅助系统(特殊装备)

◆避让转向辅助系统(特殊装备)

◆主动式换道辅助系统(特殊装备)

◆后视摄像头(特殊装备)

◆远程驻车引导装置(特殊装备)

◆带倒车摄像头的驻车引导装置(特殊装备)

◆带 360°摄像头的驻车引导装置(特殊装备)

辅助系统的探测范围如图20所示。

(一)驾驶员辅助系统

驾驶员辅助系统名称更改如表3所示。

1.带横向探测功能的主动式制动辅助

E 级包含第四代主动式制动辅助。除了静态和动态距离报警、自主紧急制动以及按情况的制动辅助这些已熟知的功能,系统还扩展了针对横穿行人的紧急制动功能。此时,借助雷达传感器监控周围的行人移动。会连续监控是否有行人位于车辆的碰撞曲线上。如果系统识别到即将碰撞,则会发出警告并启动自主紧急制动。扩展的功能范围由此有助于避免行人事故或减轻事故后果。

图20 辅助系统的探测范围

表3 命名法更改

2.DISTRONIC 车距引导装置

DISTRONIC 车距引导装置通过制动(如需要)和重新加速(如可能)按照驾驶员的预输入自动调节车速以及与前车的距离。DISTRONIC车距引导装置的行驶性能自动匹配所选行驶程序(DYNAMIC SELECT)。对于走走停停的交通,车辆的DISTRONIC 车距引导装置自动制动(必要时制动到停住)。只要交通情况再次允许,DISTRONIC 车距引导装置会自动将车辆加速到所设置的限定车速。

3.侧风稳定控制辅助系统

侧风稳定控制辅助系统在侧风肆虐的驾驶情况下为驾驶员提供辅助。此时会更改车辆上的制动力矩,尽量消除风的影响或将之降到最低。

自适应制动器(ADAPTIVE BRAKE)的控制单元为此会利用电控车辆稳定行驶系统(ESP)的传感装置以及电子动力转向系统(EPS)转向控制单元中的转向角信号。

较弱的侧风信号会被系统过滤掉。达到特定阈值之后,系统才会采取行动,通过在车辆上实施制动干预提供支持。制动干预能产生充分的转向效果,从而降低侧风干扰。侧风稳定控制辅助系统自车速80km/h起,当车辆直行或略微转弯行驶时激活。如果驾驶员自行采取猛烈或快速的转向修正,则侧风稳定控制辅助系统针对该驾驶状况停用。

4.注意力辅助系统

注意力辅助系统(ATTENTION ASSIST)在车速 60~200km/h范围内分析车辆的行驶性能。注意力辅助系统(ATTENTION ASSIST)的敏感度可设置为“标准”和“敏感”这两种模式。驾驶员的注意力可以注意力等级形式通过仪表盘中的5级块状指示条显示。

如果发现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则系统发出视觉和声音警告,要求驾驶员休息。配备驾驶室管理和数据系统以及联网功能(COMAND online)时可使用服务区查找功能。关闭发动机或松开座椅安全带锁扣并打开车门后,系统复位。

5.带限速器的定速巡航控制

所需速度可通过定速巡航控制(TEMPOMAT)设置并保持。此外通过可变限速功能装置还可自行规定最高车速。接通定速巡航控制(TEMPOMAT)后,无须踩踏加速踏板,车辆即可以输入的标准车速匀速行驶。为遵守所需车速或最高车速,车辆会在下坡路段自动采取制动。

6.ECO显示2.0

ECO显示2.0 在组合仪表中向驾驶员显示加速、滑行以及均匀驾驶方面的驾驶方式,如图21所示。相较于已熟知的带文本的组合仪表显示,通过彩色突出显示的图标展示驾驶风格。

7.带转向引导装置的 DISTRONIC车距引导装置

DISTRONIC车距引导装置按照驾驶员的预输入自动调节车速(不超过210km/h),以及与前车之间的距离。另外还集成了主动式制动辅助功能。由此当面对车速 210km/h以内的碰撞危险时,车辆可自主采取部分制动。通过DYNAMIC SELECT 可以更改DISTRONIC车距引导装置的驾驶方式。按照行驶程序,行驶性能会调整为舒适或动态。

转向引导装置在保持车道时为驾驶员提供辅助。通过立体多功能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会探测车前的车道走向和前车。要求的转向运动会由电动转向系执行。转向引导装置并不能免除驾驶员将车辆保持在行车道中的责任。

它只能用于减轻负担并由此带来舒适。

8.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图21 ECO显示2.0

由此驾驶员可以检查他的驾驶方式是否高效并在必要时进行匹配,ECO显示会根据情况展示对其驾驶风格的评估。借助于ECO显示,驾驶员可以培养出更高效的驾驶风格。

相较于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添加了越过实线的车道线时的轨迹修正干预。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结合驾驶辅助组件还另外添加了越过虚线的车道线时的轨迹修正干预。越过虚线的车道线时的激活前提是,占用了其他交通参与者的相邻车道且此次换道并无意义。要识别到相邻车道的交通参与者,起主要作用的是雷达传感器。

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识别到驶过车道标记,在某些情况下会通过转向盘振动以触感方式警告驾驶员。多功能摄像头捕获到驶过车道标记的图像并进一步处理。触感方式的警告由转向盘的振动电机产生。系统在车速60km/h以上时激活。同时,主动式车道保持辅助系统会考虑驾驶员的驾驶特性,以决定在哪个时间点发出警告。如果多功能摄像头或智能驾驶控制单元识别到驾驶员未有相应反应,则会触发有针对性的制动干预(如果安装了驾驶辅助组件),以将车辆再次导回车道。如果在制动干预前或期间,驾驶员发出信号表明他在“主动操作”,则会抑制或中断制动干预。

9.盲点辅助系统

盲点辅助系统利用后保险杠中的近程雷达传感器监控通过车外后视镜无法看到的侧面区域(盲点)。当有车辆处于这个区域,系统会告知驾驶员。

10.主动式盲点辅助系统

相较于盲点辅助系统,主动式盲点辅助系统可以发起轨迹修正制动干预。

主动式盲点辅助系统通过短程雷达监控车辆的后部、侧面区域,必要时告知驾驶员,不推荐当前准备进行的换道(已操作转向信号指示灯)。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主动式盲点辅助系统是车外及车内后视镜的延伸。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由此免除驾驶员安全换道的责任。

通过下列部件发出视觉警告:

◆车外后视镜中显示左侧盲点辅助系统警告

◆车外后视镜中显示右侧盲点辅助系统警告

◆多功能显示屏中显示盲点辅助系统的就绪及警告(通过盲点辅助系统菜单)

11.交通标志辅助系统

交通标志辅助系统通过单目或立体多功能摄像头探测诸如路边、标志龙门架上或施工地点处的交通标志。多功能摄像头位于风挡玻璃内侧。数据会与导航系统中的信息进行对照,然后同时显示在仪表和导航地图视图中。

禁止超车和相应的取消标志也会被记录并显示。在带有相应标志的禁止驶入地点,系统额外还会在仪表盘中发出视觉和声音警告。超过限速时同样也会发出视觉和声音警告(可以通过主机选择和设置)。

12.主动式紧急停车辅助系统

当驾驶员不再能自主操纵车辆及制动(例如失去意识)时,主动式紧急停车辅助系统提高了道路交通中的安全性。如果系统识别到驾驶员有一段时间未将双手置于转向盘上,它会先发出视觉的接着再发出声音的要求,要求驾驶员重新握住转向盘。如果反复发出声音警告后,驾驶员都无反应,则DISTRONIC 车距引导装置会降低车速。如果驾驶员继续不主动操作,则系统会自动发起受控的制动,将车辆在本车道制动到停住。

13.避让转向辅助系统

避让转向辅助系统在即将撞到行人时为驾驶员提供辅助。如果避让转向辅助系统在这种情况下识别到驾驶员的避让要求,则它会通过额外的齿轮齿条力对避让行动提供辅助,并在避让行动后更容易矫直车辆。此时,辅助始终是针对驾驶员意愿发起,避让方向也是由驾驶员给出。由此,驾驶员可以顺从系统动作或接管系统。避让转向辅助系统的理念是极大地协助驾驶员,但是驾驶员必须发出避让意愿。这样的原因是,假如自动进行避让运动,之前未留神的驾驶员可能会被自主方向盘运动惊吓到,以至于做出错误反应,例如下意识地尝试反向转向。

14.主动式换道辅助系统

主动式换道辅助系统在变换行车道时通过转向扭矩对驾驶员提供辅助,只要驾驶员通过操作转向信号指示灯表明了换道意图,且系统在相邻车道未识别到其他车辆。

(二)驻车辅助系统

对于全新E级,有下列不同系统可用于辅助驻车过程:

◆后视摄像头(特殊装备)

◆驻车组件(带360°摄像头的驻车引导装置)(特殊装备)

◆带倒车摄像头的驻车引导装置(特殊装备)

◆远程驻车引导装置(特殊装备)

1.后视摄像头

后视摄像头是一个视觉驻车及调车辅助工具,如图22所示。其任务包括记录倒车区域的周围环境,生成动态和静态辅助线,以及向多媒体系统控制单元发送图像数据。由后视摄像头以扩展视角(大于180°)记录到的图像,将由后视摄像头进行相应处理。

基于车辆尺寸、车速和转向角,当前的行车轨迹会显示在主机中央显示屏中。摄像头盖可防止后视摄像头的镜头受到污染。摄像头盖会根据后视摄像头的状态(激活或停用)自动打开或关闭。它会在车速v>10km/h(无论是否可能需要校准)时,或端子15被切换到“点火开关关闭”后,自动关闭。如果车辆装备了挂车挂钩(选装装备),则会激活挂车模式。此时,通过车辆中心轴的标记移动到牵引杆中部,在调车过程中对驾驶员提供辅助。

图22 后视摄像头

(待续)

猜你喜欢
车距盲点车道
基于OpenCV的直道车道线识别技术研究
基于单目视觉车距测量方法综述
北斗+手机实现车道级导航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潮汐车道设计与实现
不保持车距将被罚款
不保持车距将被罚款
眼见为虚
斑马线前该如何礼让
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