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2016-02-06 10:11田雷雷胡文峰曹显杰周万俊何家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1600
法制博览 2016年4期
关键词:产学工程技术岗位

田雷雷  胡文峰  曹显杰  周万俊  何家胜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201600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点和形式探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田雷雷胡文峰曹显杰周万俊何家胜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1600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实施产学合作的高校,历经三十余年的产学合作实践,以形成一套具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特色的教学模式。该校产学合作分为校内产学合作和校外产学合作两种形式,而校外产学合作——校企结合是该校主要表现形式。自2014年,该校施行全学分制教学制度,这种制度旨在追求学生的自由发展,配备辅导员和导师全程护航。在这种制度下,学生的学习和培育仅被局限在一个大的框架下。如何做好全学分制下的产学合作教育,将是该校面临的新问题。校内产学合作相比校外产学合作具有监督力强、不定因素少等鲜明优势。经过我们小组长达八个月的调研,本文将阐述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的优势及未来趋势。

校内产学合作;岗位;形式;优势

一、引言

产学合作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它连接学校与企业,以企业人力资源需求为目标,在学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下培养具有动手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的人才。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学校的产学合作引进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经验,并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改革,形成了“一学年,三学期”的特色产学合作体系。产学合作的主要形式是通过学生找到雇主单位以职业人的身份去完成,大部分产学合作雇主单位都是校外。但是校外产学合作时间主要集中在假期,在监督力度上会存在不足,而常常雇主单位与学校离得也比较远,学生产学合作花在路上的时间成本也比较高。对于部分学生,尤其是实习经验比较欠缺的大一学生,也比较难找到合适的雇主单位。因此,部分学生与老师更加倾向于校内完成产学合作。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完成产学合作课程,既能够充分利用时间,也能达到产学合作的效果。随着完全学分制的推广,产学合作也逐渐形成“一学年,三学期,五学段”的体系。这给校内产学合作的开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本文旨在通过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优势分析,探讨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

二、校内产学合作岗位设置优势

(一)有效解决校内工作岗位的空缺

经调研发现校内诸多工作岗位存在工作人员的空缺的情况,针对这些岗位进行产学合作岗位增设,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岗位存在问题和空缺。如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是以勤工俭学的形式对在校学生进行招聘,勤工俭学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空闲时间而安排,因岗位本身的时间要求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和对学生监制力度不足,学生在出勤方面存在问题。在暑假及邻近考试时往往是图书馆最缺工作人员的时候,导致图书馆的一些日常职能不能正常工作。将图书管理员增设为校内的产学合作岗位,设置考勤表,加强监督和出勤力度,不仅可以在暑假阶段弥补学校图书馆“用工荒”的问题,还可以在考试期间协调图书馆的运管。可见,在校内增设产学合作岗位可以有效的解决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空缺问题。

(二)为缺乏社会经验的大一新生提供选择的机会

产学合作作为一门必修课,我校从一年级即开始产学合作教程,但大一同学特别是缺乏社会资源的农村学生由于刚经历应试教育,存在工作技能不足,适应能力较差,社会经验较缺等问题,在产学合作双向招聘会上,面对高年级的同学往往缺乏一定的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增设可以专对缺乏相应技能的学生,作为过渡期,使其能够在校内做好走出学校工作的准备。

1.可以使学生在假期自由选择实习

在校完成产学合作就可以在完成课程的同时完成产学合作,可以让更多的同学在暑假是可以进行更好的实习。可以让大一新生提早接触产学合作,可以促进产学合作工作的展开。可以较好解决大一新生第一次完成产学合作时适应工作慢、专业知识薄弱、自我期望高等问题。让学生在时间安排上更加的自由,更好实现每个学生时间的自由、自主,更有利于每个学生个人发展。

2.便于产学合作质量的监控

产学合作教育中的质量监控是决定产学合作效果的最重要的步骤,在校外完成产学合作教程是把学生分散到全国各地的企业中去,这样在质量的监控就有难度。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的设置可以在学校老师和其他部门职员的监督下完成,并对学员的出勤和表现进行考评,可以简化产学合作教程的监督过程,使学生有效的完成产学合作教程。

三、校内产学合作形式的分析与探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产学合作教育的改革中也在逐渐涉及校内产学合作,主要有三种形式,国际化产学合作交流,校内工作岗位和大学生科研训练。

(一)校内产学合作岗位特色形式

第一,国际化产学合作:学校通过为学生创造国际化交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深入世界一流学校的课堂、国际知名企业的实验车间,目的是将其培养成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二,大学生科研训练:在工作学期,学校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校企合作创新项目,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大学生获得科研训练的经历,获得成功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通过课题的开展,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第三,其他学校行政岗位:易班工作站、学生协调员、学生督察员、游轮岗实习等。在产学合作学期中学校通过这种多样的岗位设置来满足不同需求的学生的产学合作校内岗位,旨在培养能与社会对接和具有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的社会需求人才。

(二)校内可以增设的产学合作岗位探究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可增设岗位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团委办公室助理、校内服务岗位、导师教授的科研助手等。

第一,图书馆图书管理员:平日就协助老师管理图书馆日常的开放和图书的分类、整理、上架。在接近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时候图书馆事物较多,此时甚至可以让学生完全顶替一个老师的工作岗位。

第二,团委办公室助理:主要岗位是办公室助理,负责办公室里的一些工作,如保洁、文件整理、数据录入等。

第三,校内服务岗位:师生活动中心的咖啡吧、健身房、桌球厅等地,负责做好这些校内具有盈利性质的服务。

第四,导师教授的科研助手:对一些喜欢科研的学生来说,跟着导师做课题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机会,如果能够以科研助手身份参与科研,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完成产学合作教程。

四、结语

三十年以来,我校产学合作体制不断改革,产学合作方式不断创新,产学合作规模不断突破,校内产学合作的增设是产学合作教程的发展的趋势。校内产学合作的研究对产学合作教育的改革和升级并建设更高质量的人才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

[1]俞宁,廖林清,罗静.胡飞地方本科院校“三段式”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

[2]刘昌明.地方高校产学合作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顾佳峰.产学合作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4).

[4]葛萍.产学合作条件下教学管理研究[J].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 (7).

[5]楼建明,傅越千,鲍淑娣,廖远江.基于“产学合作、项目驱动”模式的校内工程训练中心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

[6]谢冬.加拿大产学合作的经验与启示[J].继续教育研究,2012(9).

G647

A

2095-4379-(2016)04-0283-02

田雷雷(1994-),男,汉族,山西晋城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在读;何家胜(1995-),男,汉族,河南商城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产学工程技术岗位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工程技术矩阵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产学结合教育模式在路桥专业中的应用
对磁浮工程技术的一些思考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逆向工程技术及应用
基于差异化目标导向下的产学合作创新利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