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甲状腺抗体异常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2016-02-06 03:03陈墨洋李树臣
肝脏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丙型肝炎载量免疫性

陈墨洋 李树臣



·临床与基础研究·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抗甲状腺抗体异常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陈墨洋 李树臣

目的 研究导致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甲状腺抗体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25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入院时年龄、性别、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滴度及HCV载量、HCV基因型,从而研究不同年龄、性别、HCV载量及基因型与甲状腺抗体异常的相关性。结果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为66.0%(P<0.05),且女性的平均年龄大于男性的平均年龄(P<0.05)。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HCV载量及基因型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女性且年龄较大者为甲状腺抗体异常的好发人群。

慢性丙型肝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一种泛嗜性病毒,不仅具有嗜肝细胞特性又具有嗜淋巴细胞特性。因而,HCV感染不仅能引起肝脏组织本身的损伤,也会出现一些肝外表现[1],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曾有国外研究报道显示,HCV感染与甲状腺抗体异常存在相关性[2-3]。而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均伴有甲状腺抗体的异常,具体为TPOAb和/或TgAb滴度异常。为进一步探讨丙型肝炎患者中导致甲状腺抗体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256例丙型肝炎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病例资料

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56例。

二、判定标准

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HCV载量、HCV基因型。TPOAb≥5.61 IU/mL,TgAb≥4.11 IU/mL为异常。256例患者均不合并其他器官严重病变,且为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初治患者。

三、观察指标

对上述256例患者进行观察与比较,研究丙型肝炎患者TPOAb和/(或)TgAb异常与丙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毒载量、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四、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连续变量由均值±标准差表示,分类变量由频数和百分比表示。比较应用t检验,卡方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对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情况与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发现,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患者中女性比例较高,为66.0%,而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患者的性别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6,P=0.029)(详见表1)。

表1 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二、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对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情况与年龄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发现,丙型肝炎甲状腺抗体正常的患者中男女性平均年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患者中女性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三、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HCV载量、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追踪研究对象的HCV载量情况,以病毒载量的数量级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102、103、104、105、106、107、≥108,其中甲状腺抗体正常人数为8(3.3%)、18(8.6%)、33(15.8%)、43(20.6%)、63(30.1%)、40(19.1%)、4(1.9%)例,而甲状腺抗体异常的人数分别为3(6.4%)、2(4.2%)、7(14.9%)、14(29.8%)、12(25.5%)、7(14.9%)、2(4.2%)例。对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情况与病毒载量的关系进行比较发现,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HCV载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490,P=0.611);而通过HCV基因型的不同,又将研究对象分为基因型未检测组、1b组、1b+2a组、1b+3a组、2a组、未检测出基因型组,其中甲状腺抗体正常的人数分别为29(13.9%)、57(27.3%)、28(13.4%)、1(5.0%)、57(27.3%)、37(17.7%)例,其中甲状腺抗体异常的人数分别为5(10.6%)、14(29.8%)、3(6.4%)、1(2.1%)、11(23.4%)、13(27.6%)例,而对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的情况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发现,丙型肝炎合并甲状腺抗体异常与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213,P=0.286)。

讨 论

HCV作为一种既有嗜肝细胞特性又有嗜淋巴细胞特性的病毒,不仅引起肝脏损伤,也会侵袭肝外组织,表现出相应特性,如引起机体的代谢异常或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HCV可以逃避机体的免疫清除,贮存在皮肤、肾脏、甲状腺、眼部、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等多部位,导致长期慢性感染,也促使机体免疫复合物的堆积,进而表现出相应的免疫系统疾病[4]。随着近年人们对丙型肝炎导致肝外表现的不断关注及研究发现,针对于丙型肝炎肝外表现的甲状腺类疾病,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而TPOAb及TgAb又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中最主要的抗体。因而即使是不应用干扰素行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患者的抗甲状腺抗体的含量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5]。针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手段便是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行抗病毒治疗,这也是目前临床上的首选方案。干扰素在治疗过程中又会进一步引起甲状腺腺体本身或通过作用于细胞因子而影响免疫调节机制导致甲状腺功能的异常,进而促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出现。因而,在丙型肝炎患者中监测上述两种甲状腺抗体能够推测患者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甲状腺的情况,以及后期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风险[6]。

本研究显示,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女性的甲状腺抗体的阳性率高于男性,其中女性的患病年龄也较高。因而在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对于年龄较大的女性患者应更密切地关注其甲状腺抗体异常在治疗过程中的情况,以做到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预防。

[1] Cacoub P, Poynard T, Ghillani P, et al. 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hepatitis C. MULTIVIRC Group. Multidepartment Virus C. Arthritis Rheum, 1999, 42: 2204-2212.

[2] Cacoub P, Gragnani L, Comarmond C, et al. 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 of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Dig Liver Dis, 2014, 46(Suppl 5): S165-S173.

[3] Ferri C, Antonelli A, Mascia MT, et al. B-cells and mixed cryoglobulinemia. Autoimmun Rev, 2007, 7: 114-120.

[4] Ferrari SM, Fallahi P, Mancusi C, et al. HCV-related autoimmune disorders in HCV chronic infection. Clin Ter, 2013, 164: e305-e312.

[5] Ganne-Carrie N, Medini A, Coderc E, et al. Latent autoimmune thyroiditis in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HCV chronic hepatitis: a case-control study. J Autoimmun, 2000, 14: 189-193.

[6] Brix TH, Hansen PS, Kyvik KO, et al. Aggregation of thyroid autoantibodies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autoimmune thyroid disease is mainly due to genes: a twin study. Clin Endocrinol(Oxf), 2004, 60: 329-334.

(本文编辑:易玲)

150086 哈尔滨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16-03-06)

猜你喜欢
丙型肝炎载量免疫性
围剿暗行者——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病毒载量检测在102例HIV抗体不确定样本诊断中的应用
陈建杰教授治疗低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经验总结
Atg5和Atg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HCMV感染婴儿尿液病毒载量与肝脏损伤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治疗新药 Simeprevir
自身免疫性多内分泌腺病综合征4型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