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江底镇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6-02-07 01:43张丽元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21期
关键词:鲁甸县种薯马铃薯

张丽元

(鲁甸县江底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昭通 657100)

鲁甸县江底镇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思考

张丽元

(鲁甸县江底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昭通 657100)

文章通过对鲁甸县江底镇马铃薯生产现状、制约因素、存在问题进行的客观分析,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提出对江底镇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建议。

马铃薯 产业 发展

1 江底镇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形式

近年来,鲁甸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14年,种植面积达0.14万hm2,总产量3.1万t,平均单产1 476 kg,农业产值3.1亿元。同年,因地震影响,秋马铃薯种植面积只有66.67 hm2左右。

2 有利条件

2.1 马铃薯深加工逐步完善

鲁甸县通过马铃薯加工企业,给马铃薯走向产业化道路创造了良机。

2.2 逐步形成优势产业

马铃薯是鲁甸县农业优势产业。近年来,在云南省、昭通市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初步建成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333.33 hm2,对解决种性退化,提高马铃薯产量,加快新品种推广起到了推动作用。

3 不利条件

3.1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

由于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低,自然灾害频繁,导致马铃薯生产水平受自然气候影响大,影响了马铃薯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3.2 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江底镇虽然在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由于技术推广队伍弱小,缺乏现代专业批发市场,信息服务滞后等原因,使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缺乏有效的服务而导致脱节,使马铃薯资源优势得不到合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化进程。

3.3 种薯生产繁育成本高,制约着脱毒种薯的普及速度

由于目前脱毒种薯未形成规模化生产繁育体系,使种薯生产成本大,价格偏高,农民难以承受而采取串换生产用种薯方式,从而种薯质量参差不齐,纯度不够,降低了单产水平。

3.4 农业机械化程度低

目前,鲁甸县的农业机械化应用程度较低,仍采用传统的种植生产工具,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效率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3.5 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少

由于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能力低,对马铃薯产业的带动效益不明显。

4 发展目标

4.1 提升马铃薯产品品质

通过3~5年时间,建成优质高原商品薯基地0.33万hm2,并通过科技培训,逐步实现半坡、缓坡地带的马铃薯机播、机收,逐步实现江底镇马铃薯生产半机械化。

4.2 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依托鲁甸县农技推广中心,开展马铃薯物资流通、产品营销、栽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训及知识更新工作。

4.3 建设商品薯生产示范园

建设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园区66.67 hm2,落实推广节水灌溉系统、机械化种收、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等现代化技术措施。

5 保障措施

5.1 深化改革,破解难题

精心组织,并树立全局观念,确保领导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5.2 资金投入,扶持政策

积极寻求上级的资金、项目支持,并通过资金、技术、社会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利用马铃薯良种补贴、地膜补贴等扶持政策,扩大种植规模,提高种植水平,推进规模化种植。

5.3 技术研发,推广培训

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作用,加强马铃薯生产关键技术的研发,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同时,加大技术培训力度。

5.4 强化服务,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

(1)在生产中,要组建科技服务突击队,通过培训,强化服务功能。

(2)组建和扶持马铃薯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建立农民信息网站,加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极力开拓产品市场,创造知名品牌。

(3)积极招商引资,培养龙头企业,促进马铃薯的分级包装、 储藏保鲜及深加工建设,提高产品附加值。

(4)建立农户+基地+协会(公司)+市场的运作模式,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鲁甸县种薯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春栽马铃薯种植技术
美国马铃薯种薯生产及认证
给马铃薯催壮芽可增产10%
我国马铃薯脱毒种薯推广应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定边马铃薯
脱毒马铃薯技术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