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海高校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16-02-08 06:46张同宽
关键词:涉海海洋大学课程体系

张同宽

(浙江海洋大学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浙江舟山 316022)

涉海高校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张同宽

(浙江海洋大学 体育与军训教育部,浙江舟山 316022)

近年来海洋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但国内海洋体育教育却相对滞后。国内涉海类高校虽有开展海洋体育课程教育,但尚未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根据海洋体育与涉海专业特点,提出了构建海洋体育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并从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法和教学评价办法等四个维度提出了构建策略,旨在为推进涉海类高校的体育教育改革及海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依据。

海洋体育;课程;高校

海洋体育是近些年在滨海地区比较流行的体育项目。滨海游泳、海岛野外生存、帆船、帆板、沙滩运动、泥滩湿地运动等海洋体育运动项目蓬勃兴起,吸引了大量游客和体育爱好者。虽然海洋体育盛行,但由于缺乏海洋体育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与参与,以致一些海洋体育项目开展迟缓,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海洋体育教育明显滞后。目前,虽有少数涉海高校开设了海洋体育教育课程,但仅局限于个别项目,如中国海洋大学的帆船教学、浙江海洋大学的海岛野外生存教学等等,与海洋体育运动快速发展的趋势存在差距。在海洋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教育方面远远落后于海洋体育运动的发展。《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发展海洋体育,培养海洋体育人才,根据《纲要》精神,在涉海高校中开展海洋体育教育,对海洋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构建和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海洋体育课程体系基本情况分析

(一)课程、课程体系概念解析

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体系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决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获得怎样的知识结构。课程体系主要由特定的课程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活动方式所组成。

(二)涉海类高校与海洋体育相关课程的分析

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针对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方向的研究尚属空白,高校在本科教学中开设海洋体育专业还没有,但相关的研究比较多,如中国海洋大学王伟的“帆船运动与文化”课程的开展已初具规模,浙江海洋大学对“海岛野外生存与拓展”的课程研究已取得一定成绩;广东海洋大学的“滨海休闲体育人才管理”课程体系研究也有一定的特色和成熟度;综上所述,各高校海洋体育项目的开展没有以“海洋体育”课程名义命名,主要是以海洋体育下的一个项目名称命名,但这也是海洋体育教育发展前进步伐,能为海洋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三)海洋体育方向课程体系条件基本成熟

本世纪初,我国已进入“海洋时代”。海洋旅游、海洋休闲、海洋体育旅游、海洋康体等应运而生,促使或呼唤海洋体育人才相应而出。通过对中国海洋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国际海运学院等大专院系的调查,发现已经开设了与海洋体育相关的一些专业和项目,如中国海洋大学的帆船、浙江海洋大学的海岛野外生存等等。此外,成立了由21所高校组成的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海上运动分会,近些年更是组织了“海峡两岸高校帆船赛”“泛太平洋大学生帆船邀请赛”“中国大学生帆船锦标赛”等赛事,推动了海洋体育教育在高校的发展。在海洋体育理论研究上,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数量的学术团体,但相关研究者甚多,在学术上尽管系统性、整体性不够,但相关出版的论文较多,以“海洋体育”命名的教材或专著即将出版。综上所述,构建海洋体育课程辅助体系基本成熟。

二、海洋体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课程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付诸于实践的桥梁。[1]每个课程体系的构建都有一个指导课程发展的明确思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和海洋体育的特点,海洋体育课程体系应树立“以人为本,健康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指导思想,在海洋体育课程教育中应予以突出。因为高校涉海专业的主要特点是涉海性强,操作性、职业性、危险性、艰苦性突出,所以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构建中必须突出“海洋”的特色,同时兼顾学生身体发展和涉海专业的特点,让学生在接受海洋体育课程教育的同时提前适应涉海职业工作的特点。如轮机、航海、捕捞等涉海专业的学生必须要学会游泳、跳水、操艇、爬绳、攀登等技术,这些教学内容可在海洋体育教学中进行安排。通过海洋体育教学使学生有一个健壮的体格和熟练的涉海技能,为进入涉海工作打下基础,在掌握海洋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适任能力。同时,也挖掘了涉海高校海洋教育的资源,充分地展现海洋体育教学特色。

(二)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根据海洋体育课程内容的罗例、分析,并与涉海专业内容的对比、分析与研究,海洋体育课程构建的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海洋体育课程设置在内容选择、教学手段的要体现科学性;关联性原则,要体现海洋体育课程与涉海专业相互间有联系的内容;实效性原则,要体现海洋体育课程项目内容对学生涉海工作和海洋体育工作确实有帮助发展的;同时,在教育中要坚持能反映教育思想的先进性、统一性与灵活性;要反映知识发展的动态性,要体现现代人类健康的需求和社会需求,同时又要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械与设施。

(三)海洋体育课程的培养目标

根据海洋交通、海洋运输、海洋渔业等涉海行业的特点,提出海洋体育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通过海洋体育课程的教育,以达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海洋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良好心理修养,综合提高涉海专业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为融入涉海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四)海洋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1.海洋体育的分类与涉海专业的特点

海洋体育是人类缘于涉海环境、涉海生产、涉海生活实践中而创造发明的体育行为、意识、思想和体育物质行为。[2]海洋体育根据活动开展的载体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滨海海洋体育、海中海洋体育、海空海洋体育,具体见表1。海洋体育具有涉海性、劳作性、危险性和愉悦性等特点,而涉海专业在工作层面上主要以基层为主,涉及抛揽绳、爬杆、爬绳与爬绳梯、艇筏操纵与驾驶、滚翻、攀爬、攀岩运动等,在海上安全方面主要涉及游泳、海上救生、海上求生、跳水、浪木运动、现场急救,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危险性和艰苦性。

表1 海洋体育分类表

2.海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构建

海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建设主要是考察了海洋交通、海洋运输、海洋渔业等涉海行业的特点,二是调查分析了涉海专业学生工作的方向是以基层为主,特别是以船舶驾驶、船舶轮机、捕捞是以海员为主,同时结合在海岛旅游区、度假区的海洋体育工作特征,对海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构建见表2。可分为四个模块,海洋体育理论模块、海洋体育基本身体素质模块、海洋体育专项素质模块、海洋体育非智力素质模块。

表2 海洋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三、海洋体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海洋体育是体育的组成部分,海洋体育除具有一般的体育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涉海性、危险性是它最大的特征。把海洋体育课程引入高校体育教育中,应充分利用涉海高校的场地、器材、师资和涉海教育(船员四小证考核)的经验、技术,这是一项创新教育,也体现了《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海洋体育课程体系构建既要强调海洋体育基础理论知识与海洋体育运动技能的传授,又要关注涉海专业能力的培养。既要强调体育教育的共性,又要关注学生专业特长的培养。在内容构建上把海洋体育课程设置为涉海专业学生的官方课程,也可吸收一些非涉海类学生加入,分成以官方和非官方课程两条线进行设置。官方课程设置必选课程和选修课程,如图1。在必选课方面,教学时间跨度为2学年,四学期,教学时数为144学时。把四个教学模块的内容科学地分布在四个学期中,第一、二学期教学安排一般的体育教学内容和海洋体育基本身体素质模块练习内容,为专项素质练习打下基础;第三、四学期教学安排海洋体育专项素质练习内容,并与船员“四小证”考核相结合;而海洋体育理论知识模块和海洋体育非智力素质模块内容则穿插在四个学期中,灵活机动安排。在选修课程方面设置课程,以海洋体育单项开展,每个学期进行30学时的教学,吸收非涉海学生参与。

图1 海洋体育教学组织与实施图

在官方课程开设同时,开设海洋体育的非官方课程,它是对官方课程的补充和延伸。非官方课程的开设面向全校学生,以俱乐部、社团、协会等形式出现,如成立海上救生俱乐部、帆船帆板俱乐部、海岛野外生存俱乐部等等,由学校学生社团组织管理,挂靠体育教育部门。海洋体育教师以指导者身份进行组织与指导,并通过交流、学习、参观、体验、竞技的形式来培养学生对海洋体育课程的兴趣。

在海洋体育课程考核方面,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结束时对学生进行海洋体育课程成绩评定。在考试结构上分为海洋体育理论知识测试(10%)、平时(10%)、身体素质(10%)、体质测试(20%)、阳光长跑(10%)和教学测试(40%)。在考试形式上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团队协作”项目考核中采用定性的方法进行。考试内容方面应根据海洋体育的特点以及学生今后工作的主要方向,突出力量性、耐力性、灵敏性项目,如在力量性和灵敏性方面的考核,应选择引体向上、爬杆、爬绳、爬绳梯、抛揽绳、皮划艇、攀岩等内容,在耐力素质方面考核可选择游泳、帆板、皮划艇等内容,并在第四学期中组织海事部门对每个涉海专业学生进行“四小证”考核。

四、海洋体育体育课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3]它的核心环节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教学设计、组织、实施等)的评价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考试与测验)。因此,海洋体育课程教学评估维度要从以下四点出发:(1)教学目标是否合适、恰当,教学内容是否完成,容量是否适合,内容是否是海洋体育支撑点,是否与实践有联系;(2)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否合理、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气氛是否活跃。(3)教师教学的基本素质,海洋体育理论知识度,仪表等;(4)在教学效果方面,是否完成教学任务,合理利用测试等手段,能否及时调整与反馈学生的掌握程度。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88-90.

[2]张同宽.舟山新区海洋体育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6):46-49.

[3]教学评价[EB/OL].[2016-08-06].http://baike.so.com/doc/5395136-5632288.html.

On Construction of PE Curriculum System in Marine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ZHANG Tongku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ilitary Training,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Zhoushan 316022,China)

Compared with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marine sports in recent years,the education of marine sports at home is relatively fallen behind.Thoug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related to the seas and oceans have carried out the programs of marine sports education,their curriculum system have not been properly established.According to marine sport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rine disciplines,this paper attempts to advance the principle and guiding ideolog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marine sports.Besides,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is put forward from such four dimensions as specialty training objective,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aiming at providing the basis both for the reform of marine universities’physical education and for the exploration of teaching patterns of training marine talents.

marine sports;curriculum;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642.3

A

1008-8318(2016)05-0067-05

2016-09-03

张同宽(1968-),男,浙江岱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涉海海洋大学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中国海洋大学作品选登
涉海翻译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①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战略管理导向下涉海企业全面预算审计体系研究
基于管理创新涉海企业投资审计运行机制研究
Analyze the Personality Structure of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on and Sixpence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中国海洋大学 自主招生,让我同时被两所211大学录取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