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效果试验

2016-02-08 12:22吴国富钟志成蔡丹桂
中国蚕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托布津石硫果桑

吴国富 钟志成 蔡丹桂

(富阳区新登镇人民政府,浙江富阳 311404)



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效果试验

吴国富 钟志成 蔡丹桂

(富阳区新登镇人民政府,浙江富阳 311404)

桑椹菌核病是危害果桑的一种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桑椹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桑椹菌核病对果桑的危害,2014年进行桑园冬耕、整枝、清洁田园、喷洒石硫合剂、地膜覆盖等越冬防治;2015年春季用20%爱可悬浮剂(SC)2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1 000倍液、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和50%多菌灵WP 500倍液等进行不同组合的农药防治试验,至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结果表明,春季桑芽萌发后间隔7~10 d交替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等杀菌剂3~4次,即可控制桑椹菌核病,防效均在91.00%以上,其中20%爱可SC 2 000倍液与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好,校正防效在98.50%以上;进行越冬防治也可减少桑椹菌核病初侵染源,但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不佳。

桑椹菌核病;大10;爱可;甲基托布津;菌核净;多菌灵;组合防治

近年来桑树的多元化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果桑的栽培与开发也日趋兴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旅游景点及城镇附近的果桑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新的乐趣,同时也给种植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据我们调查,本地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果桑品种主要为大10,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口感好等优点,但对桑椹菌核病(俗称白椹病)的抗性较差[2-5]。而桑椹菌核病是果桑的主要病害之一,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主要危害桑椹,致使桑椹的品质下降、产量减少[6-8]。目前,桑椹菌核病以化学(杀菌剂)防治为主要手段,在喷施时如果农药选择、浓度配比、防治时间和喷药剂量等掌握不准可能造成防治效果不佳,并带来食用安全问题[4-5]。为此,我们从2014年冬季开始进行了桑椹菌核病综合防治与不同药剂组合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供同仁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果桑品种:大10,树龄3年,栽植密度为每667 m2桑园330株,株行距为1 m×2 m。试验地点为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桐乡果桑园,桑园依江而建,通风、排水情况良好,砂质壤土,2014年暴发桑椹菌核病。

供试农药:29%石硫合剂水剂(AS)(登记证号:PD20095292),宜宾川安高科农药有限责任公司产品;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WP)(登记证号:PD20131162),中农主商天津农用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40%菌核净可湿行粉剂(WP)(登记证号:PD86108-2),浙江斯佩植保有限公司产品;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WP)(登记证号:PD85150-8),江苏蓝丰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产品;20%爱可悬浮剂(SC)(登记证号:PD20096616),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产品。

1.2 试验方法

桑园施药按试验设置农药品种和浓度,采用电动高压喷雾器常规喷药,以桑叶正反面、桑树树干及地面喷湿为度,在桑椹收获前25 d停止用药。

1.2.1 越冬综合防治+春季常规农药防治桑椹菌核病 2014年冬季先对桑园进行整枝、剪梢、清除枯枝落叶,然后再进行全面翻耕。试验设“冬季地膜覆盖+春季药物防治”(以下简称地膜覆盖区)和“冬季2次喷洒29%石硫合剂AS+春季药物防治”(以下简称石硫合剂区)2个处理区进行,每个处理区2 000 m2。地膜覆盖区于2015年2月19日采用黑色地膜全覆盖,石硫合剂区于1月16日和3月2日用29%石硫合剂AS 300倍液喷洒2次,2015年春季桑树萌发后2个处理区均交替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和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试验设区、喷药浓度和时间见表1。

表1 地膜覆盖区和石硫合剂区的用药时间及浓度(2015年)

处理区不同日期的技术处理及喷药种类和浓度01-1602-1903-0203-1803-3003-30地膜覆盖区黑色地膜覆盖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40%菌核净WP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石硫合剂区29%石硫合剂AS300倍液29%石硫合剂AS3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40%菌核净WP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

1.2.2 春季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 试验设4个不同药剂组合处理区和1个清水对照区。每个处理区选择4行共计160株桑树进行桑椹菌核病的防治试验,各处理区间隔2行桑树作为保护行,随机排列。2015年春季进行试验,具体喷药时间、药剂种类与药剂浓度,见表2。

表2 不同药剂组合的用药时间与浓度(2015年)

处理区不同日期的喷药种类和浓度03-1903-2403-3104-09A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40%菌核净WP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40%菌核净WP1000倍液B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20%爱可SC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20%爱可SC2000倍液C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50%多菌灵WP500倍液40%菌核净WP1000倍液D70%甲基托布津WP1000倍液50%多菌灵WP500倍液20%爱可SC2000倍液清水对照清水清水清水

1.3 桑椹菌核病发病率调查

2015年4月29日桑椹成熟时进行桑椹菌核病发病率调查。越冬综合防治+春季常规农药防治桑椹菌核病试验和春季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试验,每个处理区均选择第5、第10和第15株桑树作为调查对象,只要桑椹上有病变的均按病果计算,其余为好果,统计总果数和发病果数,并按照以下公式分别计算发病率和校正防效[9]。发病率(%)=(病果数÷调查桑椹总数)×100;校正防效(%)=[(清水对照区发病率-药剂处理区发病率)÷清水对照区发病率] ×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越冬综合防治+春季常规农药防治桑椹菌核病

试验结果显示,地膜覆盖处理区和29%石硫合剂AS 300倍液喷洒区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分别为9.05%、7.20%,存在一定差异,冬季清园后喷洒29%石硫合剂AS 300倍液+春季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和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交替防治,效果略优于冬季地膜覆盖+春季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和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交替防治。

2.2 春季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

从2015年春季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及校正防效(表3)可知,不同处理药剂组合的校正防效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B(99.45%)、D(98.50%)、C(97.33%)和A(94.96%),春季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效果均非常好,各处理区间差别不大,A、B、C、D不同药剂组合的用药时间与浓度,见表2;表中数据为调查3株桑树的平均值。

表3 2015年春季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的发病率及校正防效

处理区桑椹总数/个好果数/个病果数/个发病率/%校正防效/%A949092572332469496B1112011090300279945C846783571101309733D82338173600739850清水对照88104513429748770

其中使用20%爱可SC 2 000倍液的2个农药组合(B、D)效果略好于仅使用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50%多菌灵WP 1 000倍液等常规农药的2个组合(C、A)。

2.3 2组试验防效对比情况

比较越冬综合防治+春季常规农药防治桑椹菌核病与春季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可以发现,进行越冬综合防治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不佳,而春季桑树萌芽后采用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50%多菌灵WP 500倍液、20%爱可SC 2 000倍液持续进行交替防治,至桑椹采摘前25 d停止用药,可有效防止当年桑椹菌核病的发生(表3)。

3 小结与讨论

3.1 桑椹菌核病不同药剂防治效果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只要20%爱可SC 2 000倍液与老牌杀菌剂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组合交替使用,无论是喷药3次或是4次防治效果均能达到98.50%以上,防治效果较好。这是因为20%爱可杀菌剂作为一种广谱性杀菌剂,易溶于水,喷药后较易被植物吸收,而且活性高、药效好[10]。另外,40%菌核净杀菌剂具有直接杀菌和内渗治疗的作用,不怕雨淋流失,药效期较长,对核盘菌有高度活性,具有抑制病菌孢子和病斑扩大等优点,当病菌丝接触药物后,溢出细胞和内含物而不能正常发育,导致病菌死亡[11-12]。

3.2 桑椹菌核病不同药剂防治方法

不同药剂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试验表明,采用70%甲基托布津WP 1 000倍液、20%爱可SC 2 000倍液、40%菌核净WP 1 000倍液、50%多菌灵WP 500倍液等多种药剂,科学组合,防治桑椹菌核病都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但喷治时,要准确配比浓度、细雾足量、药剂要交替使用,避免病菌产生抗性,并且在桑椹采摘25 d前停止用药。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上一年的发病危害程度、桑树生长势、天气实况等,掌握好用药间隔时间、用药次数。近年来不断有新型杀菌剂推出,为了避免连续使用单一农药产生抗药性,应常年开展适用农药的筛选试验。

3.3 加强田间管理

桑椹菌核病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在菌核萌发传播前通过冬耕把部分病菌埋入土中,再进行地膜全覆盖能起到把病菌覆盖在膜内,减少翌年感染的机率,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也具有明显的效果[6]。冬季喷洒29%石硫合剂AS 300倍液也能有效杀灭土表部分的病菌,减少越冬病菌基数。越冬综合防治+春季常规农药防治试验也表明二者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全覆盖地膜成本较高,据我们调查,每667 m2桑园需要150元,又费工;而喷洒2次29%石硫合剂AS 300倍液成本低,每667 m2桑园只需要12.00元,不仅效果好,而且省时,发病率也比地膜覆盖减少1.85个百分点。另外,加强桑园管理,多施有机肥、钾肥和磷肥,也能减少越冬病原菌量,增强桑树生长势[13]。因此,为提高果桑的抗病能力,降低来年果桑病害的发生率,应加强桑园管理,多施有机肥、钾肥和磷肥,冬季做好清洁田园、深翻土地、及时喷洒石硫合剂等农业措施。

[1] 冯纪元,鲍先巡,汪泰初.利用果桑效益促进蚕业发展[J].中国蚕业,2005,28(1):90-92.

[2] 郭昕,戴斌,王韡,等.大10等3个果桑品种桑椹的感观性状调查[J].中国蚕业,2010,31(4):15-18.

[3] 章伯元,王利芬.果桑品种白玉和大10的品质表现[J].中国蚕业,2004,25(3):60-61.

[4] 蒯元璋,吴福安.桑椹菌核病病原及病害防治技术综述[J].蚕业科学,2012,38(6):1 099-1 104.

[5] 邓真华,彭晓虹,杜贤明,等.不同药剂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研究[J].中国蚕业,2014,35(3):33-35.

[6] 浦冠勤,毛建萍,朱引根,等.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综合治理[J].中国蚕业,2008,31(3):50-51.

[7] 石旭平,邓真华,彭晓虹,等.不同果桑品种菌核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J].蚕桑茶叶通讯,2014(6):6-8.

[8] 卢艳春,韦持章,周婧,等.广西西南地区果桑菌核病感病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J].中国热带农业,2012,48(5):54-55.

[9] 朱潇婷,朱敏华,林健.70%甲基托布津WP等4种药剂对桑椹菌核病的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J].中国蚕业,2015,36(3):38-41.

[10]成林.新型高效广谱杀菌剂爱可20%烯肟·戊唑醇水悬浮剂[J].农药市场信息,2010(14):41.

[11]佚名.菌核净2013杀菌剂的专宠[EB/OL].中国农药第一网,(2013-03-17). http://new.nongyao001.com/show.php?itemid=36953.

[12]佚名.“菌核净”农药简介[J].湖北植保,1996(6):28.

[13]谷少伟,刘英,李锦源,等.桑椹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J].蚕学通讯,2013,33(4):29-36.

2015-11-06;接受日期:2015-12-11

S888.71

B

1007-0982(2016)01-0020-03

第1作者信息:吴国富(1965—),男,浙江富阳,本科,农艺师。 Tel:0551-66826686,E-mail:346843974@qq.com

猜你喜欢
托布津石硫果桑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石硫合剂在果树上的应用
石硫合剂使用要点
阆中果桑产业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不同化学消毒试剂脱毒处理对龙牙百合的生根影响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60Co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