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2016-02-08 08:01戴小平黄深琪夏友超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4期
关键词:化工行业水溶性废气

戴小平 黄深琪 夏友超

(1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072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7)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

戴小平1黄深琪1夏友超2

(1南京国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浙江杭州3100072浙江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7)

医药化工行业是我国医疗产业链中的支柱产业,其开工生产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民生与社会的稳定;然而,溶剂式生产是其主要的生产工艺,而此种工艺下的溶剂废气为环境带来较大的隐患。本文探究其治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防治对策,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治理体系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溶剂废气;治理;对策

医药化工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萃取、微生物培养、化学合成等有效工艺来进行相关的生产。在上述生产过程中均需要使用不同种类与计量的有机溶剂,在有机溶剂的使用以及后续生产工艺的落实过程中势必会带来一定的废气污染。上述工艺环节产生的废气污染则主要是以水溶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为主体。该类有机物污染对于环境的扰动十分明显,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处置容易形成包括酸雨、雾霾、毒雾等在内的严重环境安全隐患,甚至形成周边区域高致病、高致死现象,为了更好的解决溶剂废气的污染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其综合治理角度探究出一条可行路径。

1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能力较差

我国医药化工行业准入门槛较低,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我国医药化工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技术、资金实力单薄,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清洁生产措施执行不到位,在生产管理、工艺技术水平、生产装备水平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1.2非水溶性治理技术欠发达

目前比较完善的非水溶性溶剂废气治理技术有冷凝法、有机溶剂吸收法和碳纤维吸附法,3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有优劣,且形成了不同的应用条件。具体而言冷凝法系统简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但冷凝效果不理想。有机溶剂吸收法和碳纤维吸附法处理效果较好,投资大,运行成本高,当前只用于具有回收价值的非水溶性溶剂废气处理场合。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现阶段的处置技术无法兼顾经济、效能与实际效果,为此开发新技术成为后续一段时期的关键。

1.3企业非水溶性废弃治理遵从度不高

从现有的有机物处理技术来看,更多的是采用水溶性溶剂对相关的污染物进行吸收与处置,而废气中的非水溶性处置设备在运行成本高、维护难度大、建设投资多等特点的作用下,使得企业自主的遵从性较低,最终导致了其宏观非水溶性溶剂废气治理水平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1.4缺乏专项执法标准

从目前的排放标准体系建设而言,针对医药化工行业的标准有一定的欠缺。在具体的执法过程中,即使是企业达标排放的废气中依然含有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甚至能够达到400 mg/m3~1200mg/m3,且还存在一定的不被检测项目,这些排放总量的增加均是相关排放标准与检测手段与实际应用之间矛盾的根本体现。

2 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防治对策分析

2.1制定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放标准

通过排放标准的制定来实现总量控制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区域TVOC的总量排放,适应环境承载力,还能够以此为标准出台相应的执法依据,在此方面的相关建议:(1)增加医疗溶剂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检测项目,利用重量控制的思想对不同类别的污染物排放进行表征,并根据环境容量规定其标准化排放红线。(2)从源头把控,根据物料衡算的方式对溶剂回收与使用消耗的数量进行测定,以此来代表其对环境的排放贡献,进而建立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排放标准体系与具体的操作原则。(3)对区域以及具体的企业进行总量控制,并对具体的工艺以及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管,杜绝企业人为的偷排盗排,尤其是以稀释的方式做到“达标排放”等环境违法现象。

2.2规范基于提高门槛的技术要点

除了必要的总量与标准建设之外,提高技术规范与行业准入是一种有效的监管手段,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提高企业自发的遵从度,具体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1)总结以往医药化工行业废气污染整治方面的经验教训,综合考虑医药化工行业生产特点和溶剂废气排放特点,结合生产、环保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制定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2)从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路线选择、处理工艺设计、工程施工和验收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规范废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技术要求。

2.3研发基于水平提升的治污技术

医药化工企业的生产周期短、产品分类众多,且产品更新换代相对频繁。在繁杂的生产过程中势必带来较为丰富的排污节点。传统治污技术无法满足多种污染物的去除,因此研发因地制宜、行之有效的治污技术是后续发展的重点。在具体的落实阶段应该通过对冷凝法、吸收吸附法、化学与物理方法等相关的研究,结合对医药化工企业具体工艺与排污节点的分析,研发更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处置方法,进一步在保障成本的同时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

3 结语

本文对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探究其存在的可能问题时,发现企业实现清洁生产能力较差、非水溶性治理技术欠发达、企业非水溶性废弃治理遵从度不高以及缺乏专项执法标准等四个方面是现阶段该领域废弃治理与监管的主要掣肘。为了更高的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应该从制定基于总量控制的排放标准、规范基于提高门槛的技术要点、研发基于水平提升的治污技术等三个方面来为后续的建设与监管提供必要根据。

[1]郭微.医药化工行业溶剂废气治理存在的问题及防治对策[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2,10:191-192+219.

戴小平(1981—),男,浙江德清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猜你喜欢
化工行业水溶性废气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一种水溶性腐植酸有机肥的制备及产物性质研究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抗疫情,石油和化工行业勇做贡献
中石化上海工程有限公司被认定为2019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化工行业的挑战:如何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盈利
木菠萝叶中水溶性黄酮苷的分离、鉴定和测定
惠生工程再次获评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