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新技术综述

2016-02-08 08:01范红良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4期
关键词:排液压裂液气压

范红良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国外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新技术综述

范红良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成都610500)

本文概述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国内外处理现状,重点介绍了三种国外返排液处理新技术,分别为电絮凝技术、MVR蒸馏技术和臭氧催化氧化技术。这些技术均能有效地处理页岩气压裂返排液,不仅节约成本,还可避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电絮凝;MVR蒸馏;臭氧催化氧化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页岩气开发技术取得突破,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页岩气,正被政府和相关油气公司重视。目前,页岩气开采多采用长井段水平井、分段射孔和滑溜水体积压裂技术。水力压裂中压裂液耗水量巨大(每口水平井需7 600 m3~19 000m3清水),此外,滑溜水压裂液中还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包括防垢剂、降阻剂、杀菌剂、表面活性剂和粘土稳定剂等。压裂作业后,体积占注入压裂液60%~80%的返排液逐渐返排至地表[1]。返排液具有高化学需氧量(COD)、高悬浮物(TSS)、高矿化度(TDS)、难生物降解和成分复杂等特点。页岩气返排液产生量巨大,如不采取有效处理方式加以处理,容易对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甚至人类健康造成严重损害[2]。

2 国内外处理现状

目前,返排液处置方式主要有三种:(1)深井回注;(2)处理后外排;(3)处理后回用。国内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处置方法主要是深井回注和重复利用。近年来,国内加大了对页岩气返排液处理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力度,但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外在工艺和装备方面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美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较早,是页岩气商业开发最成功的国家,其返排液处理方法主要是重复利用。美国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的发展由市场经济主导,其市场上存在许多污水处理公司,且大部分为民营企业,由于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促进,这些公司开发出的返排液处理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且有多家公司开发出了可移动或模块化的处理设备,具有移动灵活、占地面积小和处理高效等特点。

3 返排液处理新技术

3.1电絮凝技术

电絮凝装置由电源、反应器和过滤器等部件组成,反应过程中产生电化学和电凝聚、点气浮的协同作用,主要去除返排液中的TSS和重金属离子。其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电絮凝装置通电后,反应器中作为阳极的铝板或铁板经电解后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铝、铁离子,然后这些离子经过一系列水解、聚合和亚铁氧化反应后产生各种絮凝剂(如氢氧化物、羟基络合物、多核羟基络合物等),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与絮凝剂发生电性中和、吸附架桥和网捕卷扫作用而脱稳,产生肉眼可见的大絮体,最终通过物理分离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目前,商业化比较成功的为美国Halliburton公司开发的CleanWaveR装置,该装置采用水质调节—电絮凝—过滤技术流程,处理流量达到240m3/h,出水满足重新配制压裂液要求。

3.2MVR蒸馏技术

MVR指机械蒸汽再压缩,该技术由蒸发器、压缩机和换热器等部件组成,主要去除返排液中的金属离子。MVR技术与传统蒸馏技术相比,在节源方面有优势,体现在:蒸汽在蒸发器内被第一次利用后,产生的二次蒸汽中蕴含的大部分低品质能量,经过压缩机并花费较小的电能后,这部分二次蒸汽被提升为高品质能量,送回到蒸发器作为热源继续使用,达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

目前,美国的Aqua-pure公司研发的NOMAD 2000装置利用MVR技术,已在Marcellus和Barnett等页岩盆地返排液处理工程中推广应用,其日处理能力约为1600 m3~9500m3,处理后出水既可外排,又可回用于配制压裂液。

3.3臭氧催化氧化技术

传统的臭氧氧化技术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臭氧对污染物的去除是选择性的。新型的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引入催化作用,该技术产生的羟基自由基(OH·)具有最高的氧化电位(2.80V),能够没有选择性地氧化有机物。活性炭、超声波等可与臭氧组成臭氧催化氧化体系。

目前,美国Hydrozonix公司研发的HydrozonixEF80系统利用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处理返排液,能去除返排液中的细菌、硬度、有机物和硫化氢等。该系统的工作流程为:首先返排液进入反应器发生水力空化现象而产生数大量微小气泡,这些微小气泡崩溃产生的高温高压使水热化学分解而产生OH·,进而将有机物分解;然后向反应器中通入臭氧,将细菌杀死并氧化重金属;之后向返排液中通入电流发生电化学作用,将钙、镁等金属离子沉淀下来;接着,对返排液施以超声波,反应器产生高频振动而使返排液产生超声空化,由震动产生的数以万计的微小气泡逐渐长大后发生剧烈碰撞而崩溃,将上述钙、镁离子产生的沉淀瓦解为纳米级别大小的颗粒而去除;最后,出水从反应器流出,可以重新配置成压裂液。该系统为车载模块化形式,处理流量可达760m3/h,具有移动灵活、使用方便等特点。

4 结语

返排液具有间歇式排放、污染物浓度高和成分复杂等特点,直接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本文综述了三种目前国外返排液处理的新技术,以期对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装置的开发提供参考。

[1]付茜,彭其勇.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对环境的影响及思考[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5,03:60-63+74.

[2]吴青芸,郑猛,胡云霞.页岩气开采的水污染问题及其综合治理技术[J].科技导报,2014,13:74-83.

范红良(1989—),男,汉,北京市平谷区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水处理理论与技术。

猜你喜欢
排液压裂液气压
耐高温交联酸压裂液的研制及其性能评价
看不见的气压
低渗砂岩气藏压裂液伤害机理及评价
改良电动排液装置的制作及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压力容器气压端盖注射模设计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排液设计综述
可在线施工的反相微乳液聚合物压裂液
民用飞机辅助动力装置舱排液装置设计方法研究
排液法测物体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