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简讯

2016-02-09 15:16
中国氯碱 2016年8期
关键词:烧碱氯乙烯聚氯乙烯

行业简讯

内蒙古蒙东现代能源180万t煤制乙二醇项目开工

2016年9月12日上午,内蒙古蒙东现代能源有限公司180万t/a煤制乙二醇项目开工仪式在内蒙古扎赉诺尔工业园区西区举行。

据悉,作为呼伦贝尔市重点建设项目,180万t/a煤制乙二醇是至今单体最大项目,是项目大型化、节约化、效益最大化、技术先进化的产物。原料、燃料用煤量为900万t/a,预计总投资23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预计为105亿元,其中增值税为9.87亿元,所得税为9.6亿元,年净利润为34亿元。

内蒙古蒙东资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家才表示,项目的建成生产不但需要先进工艺技术,完善的生产组织,也需要地方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密切配合。并表态力争36个月建成投产、垂直开车、水平运行;一次开车成功、一次达产达标。

内蒙古蒙东资源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呼伦贝尔市为了快速推动资源资本化而专门设立的综合性投融资平台,2016年3月7日在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注册成立。公司由自治区及呼伦贝尔市两级政府共同组建设立,呼伦贝尔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持股比例75%;内蒙古土地资源收储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为25%。

银光聚银PVC离心母液处理回用项目进入试运行

经过历时150天的建设安装,聚银公司离心母液处理回用项目于2016年9月4日试车后,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系统稳定运行,产出的水指标达到目标要求。

离心母液处理回用项目是聚银公司2016年的重点环措项目之一。在该项目建设之前,聚银公司PVC厂产生的离心母液经生化处理后作为循环水补水。因离心母液除含有少量有机物杂质和氯离子外,总体水质较好,因此,仅用于循环水补水存在“高水低用”的弊端。

为提高离心母液利用率,聚银公司、PVC厂与国内先进水处理企业开展广泛技术交流,对相关厂家进行实地调研,选取承建商,引入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将现有的离心母液送入该项目装置,进行机械过滤、反渗透、超滤等一系列深度处理,得到满足脱盐水指标的工艺水,回用于聚合反应,另有少量浓水可用于乙炔气发生装置。该项目设计最大处理能力为80 m3/h,优质水产水率可达到80%。

在试运行阶段,聚银公司将与承建商紧密合作,通过试运行查找项目装置存在的不足,对该项目装置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调试,确保项目顺利转入正常生产。

中盐吉兰泰科技创新项目获阿拉善盟科技三等奖

近日,中盐吉兰泰公司申报的“电石炉高效运行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获得2013—2015年度阿拉善盟科学技术三等奖。该项目按照成本最低和电石炉优化运行原则,找出成本最低和电石炉优化运行的碳材混合配方,有效提高了电石炉的运行效率。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创新在不断推动着企业的一次次大发展、再飞跃。近年来,公司逐步消化吸收了德国GEA的空冷技术、汽轮机侧齿汽封技术、锅炉防磨梁技术等;自主创新了新型气体除雾器、白灰粉末成型技术、氯碱工程节水减排成套技术、石灰窑下吸气梁余热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溴化锂机组利用氯乙烯转化余热系统等。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中盐吉兰泰将继续以“强化管理、降本增效、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经营方针为指导,以建设国内一流盐化工企业为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企战略,不断提高公司科技创新水平,让科技和创新成为公司的双翼,助推企业迅猛腾飞,为地方经济繁荣和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齐鲁石化氯碱厂顺利取得二氯乙烷产品生产许可证

2016年8月,齐鲁石化氯碱厂二氯乙烷生产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准予许可,标志着齐鲁石化氯碱厂顺利取得二氯乙烷生产许可证,为二氯乙烷的外销打开了“绿色通道”。

二氯乙烷外销是该厂优化生产负荷项目中一项重要举措,全年预计外销二氯乙烷6 000 t、增效近200万元。同时,将进一步优化该厂氯乙烯、聚氯乙烯装置负荷,有效提升乙烯用量,推动提效增盈工作,也为公司乙烯优化生产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扬子石化为用户提供氯化聚乙烯定制产品超万吨

针对通用产品市场过剩的情况,扬子石化通过科研优势,为下游客户量身定制氯化聚乙烯新产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截至8月底,扬子石化累计为客户量身定制了5个氯化聚乙烯新产品,2016年前8个月,氯化聚乙烯定制产品产量达到10 059 t。

扬子石化是国内最大的氯化聚乙烯专用料生产厂家,也是国内首家开展定制式生产聚氯化聚乙烯专用料的厂家。为了推进定制式新产品开发,近年来,扬子石化聚烯烃新产品开发团队走访山东、河北、安徽、浙江等地近50个客户,与客户进行一对一、点对点的技术交流,了解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搜集下游客户、行业、以及国家政策等信息和相关数据。通过市场调研,扬子石化共征集到各类信息70余项、数据近1 000个,归纳总结有价值信息19项,确定定制式氯化聚乙烯专用料目标新产品5个。

在定制式氯化聚乙烯专用料新产品开发过程中,扬子石化累计开拓了30余家新客户,并与重要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双方消息互通、信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起稳固的客户关系,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

近年,扬子石化开发定制式氯化聚乙烯新产品5个牌号,包括酸相法高门尼新产品YEC-5407T、酸相法中门尼新产品YEC-5410T、酸相法低门尼新产品YEC-5515TL、细粒径新产品YEC-5305T、高速成型聚氯乙烯新产品YEC-5008T,开创扬子石化氯化聚乙烯新产品开发的新模式,提高公司聚烯烃新产品的自主研发能力。

目前,扬子石化已经形成了“定制开发、定量生产、定点销售、特色服务”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于一体的新产品开发模式,将公司的新产品研发优势和特色的技术服务融入生产和销售环节,真正实现卖产品也要卖服务的理念,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聚烯烃新产品的品牌优势,实现利益共赢。

鲁泰化学30万tPVC填平补齐项目获专家评审通过

近日,鲁泰化学30万tPVC填平补齐项目方案设计专家评审会在鲁泰控股集团公司召开。来自国内先进氯碱企业和研究机构的评审专家对项目方案设计充分讨论论证,发表了评审意见,提出了中肯建议。会议一致通过项目设计方案,并结合专家建议,对方案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最终方案。

鲁泰化学30万tPVC填平补齐项目方案设计委托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起草编制。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前身为化工部第一设计院,在氯碱行业工程设计方面经验丰富。针对项目的填平补齐需要,在氯化氢合成,氯乙烯转化、聚合,PVC储存,公用工程及电气仪表等方面,充分考虑项目用地和新老装置的结合,严格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及行业规范对工程设计的要求编制完成。

陕西北元化工集团总工程师张宇作为评审专家组组长主持评审会议,围绕设计方案所涉及的工艺、设备、运输、给排水、电仪、总图运输、公用工程、消防、等专业,结合各自企业生产运行经验和国内成熟生产工艺对设计方案进行认真评审。专家组一致提出填平补齐项目设计方案起点要高,在充分考虑安全环保的前提下,对产品质量、节能、自动化也要重点兼顾。未来PVC行业竞争激烈,避免出现提量不提质,增量没效益的局面。四川金路树脂有限公司研究所所长黄传华、昊华宇航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郝利、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PVC厂长崔建文、四平昊华化工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德林、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毅作为评审专家参与设计方案评审。

鲁泰控股集团董事会秘书肖作飞,鲁泰化学总经理申玉海,鲁泰控股企管、安全、生产、机电、科研等部门等负责人、鲁泰化学填平补齐项目组部分成员参加评审会。

欧盟MIRPHAB项目研发新型快速化学品检测仪

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支持的MIRPHAB项目近日宣布研发成功一款新型化学品检测仪,可在30 m的距离内检测出爆炸物或毒品,检测速度是目前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的六倍。这种极其灵敏、实时反馈的检测仪通过读取光与液体或气体相遇时发射出的特有频率来测出危险化学品,可配置在机场入口处扫描人员和行李,在可疑物品进入机场之前就予以发现。

新型检测仪采用了新的光子学技术,通过波长为3~12 μm的中红外线作业,化学品极易吸收这种电磁波,从而被明确地检测到。该检测仪在一个小时内可作业1200次,是普通检测仪的六倍,且携带方便,体积大小与手机相当。

这种检测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机场安检,还可广泛地应用于其他领域,如检查疾病、扫描冰箱中的细菌、检测酒精含量,甚至检测二氧化碳排放量。

MIRPHAB项目由18家机构组成的联盟执行,获欧盟资助1 300万欧元,瑞士政府也提供了200万欧元的资助。项目联盟计划组建自己的产品供应链,到2020年时投产一系列检测仪。

环保部解读《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日前,环境保护部会同质检总局发布了《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就如何理解、贯彻该标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邹首民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自1995年以来,中国烧碱和聚氯乙烯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烧碱工业从1995年烧碱产量269万t到2014年产量3 910万t,聚氯乙烯工业从1995年聚氯乙烯产量131万t到2014年产量2 389万t。目前中国是烧碱和聚氯乙烯生产最大国家,产能产量均达到40%以上。由于近年来中国聚氯乙烯产能增速过快,消费拉动不足,导致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开工率仅为50%~60%。

烧碱、聚氯乙烯工业属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产业,其中我国占据主导地位的乙炔法聚氯乙烯工业属《水俣公约》重点治理的涉汞行业。行业排放汞、氯乙烯、氯化氢、氯气、二恶英等有毒有害污染物,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含汞废酸、废汞触媒等,每年耗汞占国内汞消耗量的85%,产生废汞触媒1.7万t左右。

目前,该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执行《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1995);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执行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现行标准存在污染物项目缺失、限值宽松、缺少特别排放限值等问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环境管理需求。

标准限值是综合考虑国内烧碱、聚氯乙烯工业生产和排放控制现状、生产工艺和污染物排放治理技术发展情况以及达标的经济成本等因素而制订的。

与GB 15581-1995相比,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

新标准增加了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污染物项目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氯气、氯化氢、汞及其化合物、氯乙烯、二氯乙烷、非甲烷总烃、二噁英类等十项;原标准规定的水污染物项目主要包括酸碱度(pH)、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硫化物、活性氯、氯乙烯、总汞、石棉。本次修订在上述污染物项目的基础上,增加石油类、氨氮、总氮、总磷、总钡、总镍。取消石棉。共计14项污染物。同时,进一步收紧了BOD5、悬浮物、活性氯、氯乙烯、总汞及基准排水量等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增加了水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取消了按污水去向分级管理的规定。

新标准中废水CODCr、BOD5、悬浮物、石油类、氨氮、总氮和总磷等常规污染物排放限值与国际标准相比,处于中间或者相对比较严格的水平。大气污染物排放汞及其化合物排放限值严于德国和世界银行相关的规定,氯乙烯排放限值宽于美国和世界银行的限值,二氯乙烷排放限值与世界银行相关的规定一致,二噁英类与欧盟、世界银行等的规定相同。

与执行现行标准相比,CODCr、BOD5、总汞和氯乙烯年排放量将分别削减77%、67%、67%和87%的排放量,颗粒物、氯乙烯、非甲烷总烃年排放量将分别削减51%、72%、58%。

实施新标准后,达到该标准要求,烧碱和聚氯乙烯现有企业污水处理设施总投资约为22亿元,约占固定投资的4%;每年运行费用4亿元,约占生产成本的0.8%。烧碱和聚氯乙烯全行业企业废气处理设施总投资约为24亿元,约占固定投资的4.3%,每年运行费用约2亿元,约占生产成本的0.4%。

猜你喜欢
烧碱氯乙烯聚氯乙烯
◆电线电缆及端子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氯乙烯生产中变温吸附脱水工艺的使用及改进
职业性氯乙烯中毒的预防
干洗衣物晾晒后再穿
复合型阻燃剂对聚氯乙烯的阻燃抑烟作用研究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中废水的再利用
发展聚氯乙烯 重振氯碱工业
离子膜法烧碱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措施
离子膜烧碱水平衡系统简化计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