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安全博眼球,必须的!

2016-02-10 06:25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12期
关键词:儿童家长孩子

■文/本刊记者 徐 颢

儿童安全博眼球,必须的!

■文/本刊记者 徐 颢

近日,一段网上视频很博眼球,是一幕来源于真实事件的影视剧情节:一位母亲带着2岁大的孩子赶火车,不料轻信他人将孩子丢失,撕心裂肺的场面让人唏嘘不已。儿童安全,已成为当下社会一门亟须补上的课程。

家有宝贝,我们总惴惴不安。我们常常告诫孩子: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的世界,地震、火灾无可避免,大街上车流如织,骗子花样多端,熟人亦不可轻信。孩子,你只能紧紧牵着爸爸妈妈的手……然而我们也深知:苦口婆心终不能覆盖忡忡忧心。儿童安全问题,犹如一把悬在每个家庭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是家庭抑或学校难以单独承担的社会问题。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之道就在于——博眼球,求关注。

政府:建立平台快速调动大众力量

在孩子安全问题中,最令人揪心的当属孩子的遇拐走失。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失踪的儿童人数达到20万,除此之外,有一个数据更可怕:找回率不足0.1%,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则高达97.7%。相比电视剧情节,这个悬殊的落差恐怕让为人父母者更为唏嘘。

美国的“紧急警报系统”(“亚当警报”) 和“安珀警戒”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一个名叫亚当・沃尔什的孩子走失遇害促成了美国“全国失踪和受剥削儿童保护中心”的成立和“亚当警报”的诞生。90年代,另一个名叫安珀・哈格曼的孩子走失遇害,激励美国政府部门建立了全美失踪儿童信息系统,又称“安珀警戒”。这是一个向全国发布失踪儿童信息的庞大系统,一旦有儿童失踪,经警方认定,就可利用“亚当警报”,通过广播、电视、电子路牌、手机推送、社交网站等途径,发布信息。一旦安珀警戒发出,接收到警报的民众就都成为警方眼线,大众力量快速调动,让搜寻的范围与力度大大加强,也让美国的失踪儿童找回率从1990年的62%,提高到今天的95%以上。

因为一个孩子,催生一个系统,这种先进反应机制让人惊叹,其技术平台的强悍和有效值得借鉴。目前我国也已经跨出关键性一步——与“安珀警戒”类似,公安部在2016年5月15日上线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通过一个名为“团圆1.0”的手机应用系统,部、省、市、县四级共5000余名打拐民警在获取儿童失踪信息后,第一时间上报。失踪儿童体貌特征、照片等相关信息会通过“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官方微博等新媒体、高德地图等移动应用对公众发布,同时通过相应渠道自动精准推送到儿童失踪地周边相关人群。以儿童丢失地点为圆心,失踪时间1小时以内的,推送半径100公里;失踪2小时以内,推送半径200公里;失踪3小时以内,推送半径300公里;失踪时间超过3小时,推送半径500公里。据报道,在这个平台的试用期已经有一名女童成功获救。

孩子:学会化解风险,寻求主动安全

儿童安全问题,异常复杂,除了“人祸”,亦有“天灾”。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让这一年成为中国的“公益元年”,许多公益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出,他们关注儿童灾后心理重建,开展灾害教育,对孩子们传授逃生技能——“藏这、藏那,抱头、蹲下。”侯盈,国内儿童安全教育专家,曾经在国际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英国)担任儿童安全项目官员,她评价这些应试般千篇一律的做法“刻板且薄弱”:“因为没人能准确告诉你藏在哪里是绝对安全的,灾难和危险来临之际,考验的往往是人的求生意志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而曾经被媒体深情讴歌的“美丽教师袁文婷地震中救出13名孩子后不幸被大梁压住”的英雄事迹更是让她觉得“心塞”:“老师能抱着孩子出来,说明逃生通道是通的,灾难发生时,孩子们能做的难道只是傻等着别人来救吗?”专业认知警醒她:以命换命的救援并不是件美好的事情,它恰恰暴露了在儿童安全领域,作为当事人的儿童在其中角色承担的空白。

2011年,侯盈创办了斯福儿童安全中心,研发出一套儿童安全生命力提升课程体系。课程分为风险评估、自救技能、提出建议和志愿行动4个部分。让孩子们学会分析风险、利用“资源”,解决两个问题:“当你遇到风险时,你能向谁求救?”和“当风险可能发生了,你能主动做点什么?”这是一个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的过程,同时也能触发儿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活动。

2014年,斯福儿童安全中心依托社区组织孩子们走上北京东五环人车无序的街头,与行人面对面呼吁拒乘“黑摩的”。那次活动影响较大,之后,政府在社区之间安排了摆渡车,直接消除了“黑摩的”的生存空间。侯盈说,“这不能说是我们活动的直接效果,但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至少成为了孩子们主动消除安全隐患的一次成功的志愿活动。”

但这远远不够,孩子主动寻求安全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侯盈曾去北京市某区的重点中学做志愿讲座,可正当她带领学生们在校园里寻找身边形形色色的风险点时,校长走到她身边,用手指指校门,对侯盈说:“看到了吧,学校的大门在那里,你就讲门以内的安全隐患就好了。出了校门,不归学校管。”

父母:亲子承诺,让彼此对安全更重视

当我们还是孩子时,书本告诉我们:“有问题,找警察。”可是,警察不是私人保镖,当我们的孩子遇到危险,很多时候他不可能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实际上,在西方,维护儿童安全的主力军正是家长和孩子,警察是辅助力量。

然而,作为家长,对于孩子的安全教育往往仅限于过于担心和令行禁止:“不许去危险的地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至于实际效果有多大,每个家长似乎都“心有戚戚焉”。

在100多家社区720多场公益讲座中,斯福儿童安全中心的志愿者们几乎每场都会碰到遭遇儿童安全危机的家长。外婆身份的兰阿姨曾经在“亲子链接”环节中失控,抱着外孙号啕大哭。

“孩子,如果你被坏人拐走了,或是遇到危险没有成功脱离,我再也看不到你,我会很伤心,这辈子都很伤心。”当父母们一字一顿地说出这段话,能让孩子清楚意识到:自己的安全问题,会让最亲的人受到巨大伤害。实际上这是父母在向孩子要一个承诺:“为了最爱自己的父母,要好好守护自己的安全”,安全意识就这样被真真切切地放进孩子心里。“亲子链接”的后半部分则是父母对子女承诺:“你放心,我会保护你,一直守护你的安全。”将安全感重新放置回孩子的心里,有点类似于心理学上的“灾后心理重建”。整个过程让兰阿姨激动不已,她体验到一种新生的喜悦:“彷佛自己又得到了一个孩子。”

亲子承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苦口婆心的告诫,更走心而已。有比承诺更奏效的,那便是家校联动,实践化教学。这是对“校外安全学校不管”思维的彻底击破,日本就已将此作为一项日常教学活动。据了解,在政府的指导下,日本每个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由学校、家长自发组织起来,成为最主要的儿童保护组织。日本交通管理部门每年还会举办交通安全运动会,要求家长到马路上充当交通管理员,每个家长每年至少参加一次。

旅居日本的华人网友“一夫食堂”曾经在微博上记录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今早轮到我家值班,早上学生经过各个路口,都有退休警察、交通协警、家长轮流指挥学生过马路。学生都按地域编成通学小组,由高年级孩子带着低年级孩子上学。”

只不过在当下的中国,作为家长,我们信任的,唯有自己那双牢牢锁定孩子的眼睛和那双紧紧抓住孩子的手,然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无数双牢牢锁定孩子安全的眼睛和双手。我国的儿童安全问题尚在通向建立政府鼎力、家校联合、儿童自主多层级体系的路上,还须打破坚冰,孜孜不倦,博诸多眼球,求更多关注,必须的!■

猜你喜欢
儿童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留守儿童
家长请吃药Ⅱ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