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普及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2016-02-11 16:05周良发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社科普及

周良发

(安徽理工大学思政部,安徽淮南232007)

社科普及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

周良发

(安徽理工大学思政部,安徽淮南232007)

社科普及是一种向社会公众传播社科知识和理论成果的实践活动,其构成要素包括普及背景、普及目标、普及主体、普及对象、普及内容、普及载体和普及效果,具有公益性、社会性、长期性、针对性等基本特征。社科普及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体系建构尚在探讨和建设中,其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将是一个逐步丰富和深化的过程。

社科普及;概念内涵;构成要素;基本特征

自2004年1月5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以来,社科普及工作受到了社科工作者和研究者的深度关切,相关理论研究成果颇丰。通过对研究成果的细密爬梳可知,研究者从不同向度、多个层面探讨了社科普及的基本条件、重要地位以及当前普及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就进一步完善社科普及机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对策措施。已有研究成果不乏理论和实践价值,却鲜有论者对社科普及本身进行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科普及事业向纵深推进。鉴于社科普及元理论研究的欠缺,笔者仅就社科普及的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略谈一些浅见,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之效。

一、社科普及的概念内涵

自社科普及工作提出以来,学术界至今尚未就其概念内涵达成一个令人普遍满意的定论,确切地说,目前社科普及的主旨内涵尚在讨论和探索之中。据笔者有限的了解,仅能找到一篇署名“牛”的《社会科学普及的基本概念与特征初探》的文章。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归根结底恐怕还与人们对科普工作的认识存在偏误密切相关,诸多学者与出版机构不愿涉足即为明证。表面上看,社科普及的通俗化、大众化与专家学者的纯理论创造相去甚远,殊不知社科理论研究的终极目标就是社科知识普及;社科普及因面向社会公众,以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为本,其经济效益具有潜在性和长期性,致使很多出版单位兴致全无。正因为人们长期存在认知上的偏颇,导致社科普及理论研究明显滞后,更不要说对其概念内涵进行深湛的学理探讨。

学术界把社会科学研究的功能分为三个层面: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对策研究与社科知识普及。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顾名思义就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积累与创造,应用对策研究则紧扣当下社会生活实际,为政府、企业、组织等相关单位出谋划策,而社科普及则是社会科学面向实践领域的一种延伸,其普及的内容、性质与任务完全由社会科学的内容、性质与任务决定。可以这样说,自社会科学产生之日起即面临社科知识普及的问题,只是传播和普及的力度没有今天这么强,反响没有今天这么大而已。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试着对社科普及的概念内涵作出如下界定:社科普及具有鲜明的与时俱进性,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文化活动,并伴随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而不断调适普及内容与普及方式,它是社会科学由理论研究走向社会实践,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社科知识的一项系统而庞博的社会工程。如果说这样的界定尚嫌烦琐,那么我们可以去繁就简地概括为:社科普及是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社科知识和理论成果的实践活动,其普及类型主要包括理论宣传、知识教育、实践服务等。

二、社科普及的构成要素

社科普及实质上既是一种动态的传播过程,也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因此它必定由若干要素构成。如果采用目标——手段——对象的逻辑模式,对社科普及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那么大体可描述为普及背景、普及目标、普及主体、普及对象、普及内容、普及载体和普及效果等诸要素。

1.普及背景。人类社会实践表明,任何社会思潮和观念的出现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境遇。社科普及也不例外,它的勃兴,不是什么人拍脑袋就可以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近年来,国家之所以加大对社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力度,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虽然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国民素质亟待提升,这与我国的国际地位很不相称。于是党和政府作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而社科普及则是繁荣发展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社科普及是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基本途径,是社会科学走向普通民众的重要平台,是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绝佳方式。基于这种认识,社科普及才会应运而生,顺势而起,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面,并逐渐走向国家机关、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组织和寻常百姓家庭。正因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才从总体上预设了社科普及的目标定位与内容形式。

2.普及目标。社科普及的目标是由政府主管部门和各级社科组织依据一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而做出的规划或设想。根据目标视角的差异,一般分为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宏观目标是对社科普及的一种总体构想,包括社科普及的总体要求、根本任务和主攻方向,具有长期性、全局性、稳定性等特征,通常体现在社科工作的总体规划上;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相对,一般是指具体的社科普及活动的实践情况及其效果评价,具有即时性、个体性、实效性等特点,主要体现在社科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宏观目标与微观目标相互支撑、互为映衬,共同推进社科普及事业稳步发展。现阶段,我国社科普及的基本目标是组建社科普及队伍、创作社科普及经典读物、搭建社科普及平台、拓宽社科普及领域、打造社科普及品牌,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提升全体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

3.普及主体。社科普及主体是社科普及理论构成的核心要素,没有普及主体的策划、宣传、运作和推广,社科普及活动就不可能顺利开展和持续推进。从理论层面上讲,一切热爱社科普及事业,具有一定社科理论知识的人都可以成为社科普及的主体。但就现实层面而言,社科普及的主体一般是指能够承载社科普及功能、从事社科普及工作的组织或者个人。具体来说,社科普及主体包括各级党委相关职能部门(通常是指宣传部门)、各级社科组织专门实施机构、社科理论研究机构、教育出版单位以及从事社科普及工作的个人。因普及主体的多元而促成的聚合作用将有力保障普及过程的持续性、普及成果的全面性和普及代价的可控性。有人将普及主体的角色仅仅定位为传递者,笔者认为这样的界定略显单薄,无法彰显普及主体所产生的启迪和引领作用。在具体的社科普及中,普及主体不仅向社会公众传递社科知识,同时还需扮演解释者的角色,因为普及主体与普及对象有时存在交叉的可能性,再者普及对象间存在差别也是客观事实。

4.普及对象。社科普及的对象即社科普及的客体,它是相对普及主体而言的。一般来说,社科普及的对象包括全体国民,但在社科普及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往往是以某一特定人群为普及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02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5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年)等文件的精神,当前社科普及的对象主要包括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群体。各个群体在年龄、教育、职业、身份、经历上的差别,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社科知识的喜好和需求,这就要求普及主体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能够有针对性地调整社科普及的内容和形式,以便采用切实可行的普及方法和模式。这其中尤为关键的是未成年人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对其普及社科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但有个问题不容忽视,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主客之间的代际问题日益凸显,会无形中增加普及难度,这是社科普及工作者和研究者需要深入思考的紧迫课题。

5.普及内容。社科普及的内容是社科普及工作者向社会公众表达和传递的信息,它是社科普及的关键性要素。社科普及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社科普及的内容是否符合普及的目标要求,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知识需求,因此在普及内容的选择上务必遵循一定的方针原则。概括来说,笔者认为以下四点原则尤为重要:第一,坚持“双为”原则,即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服务。第二,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现实、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第三,坚持“三兼顾”原则,即兼顾社科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策略,兼顾本土社科成果和国外社科成果,兼顾优秀传统社科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第四,坚持普及导向性,包括弘扬主旋律、彰显正能量,大力普及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现阶段我国主流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概括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决定着当前社科普及事业的性质和方向。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普及对象的文化素质存在差异,故而在内容的选取上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切不可一视同仁。

6.普及载体。社科普及的载体也称为社科普及的方式,是指向社科普及对象进行社科知识普及的介质或者工具。普及载体的选取是否妥当,直接决定了普及效果是否完美。当前我国社科普及的载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科普读物。即以纸质图书形式进行的普及活动,如名家通识讲座“十五讲”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话说中国”系列(上海文艺出版社)、动物科普读物系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大家小书系列(北京出版社)、“茶座”系列(山东人民出版社)等。第二,人文讲坛。即借助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介开展的普及活动,如央视百家讲坛、上海东方讲坛、山东齐鲁讲坛、北京社科普及讲座、云南先进文化讲坛、安徽新安大讲堂、香港世纪大讲堂等。第三,宣传咨询。即社科普及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亲临基层,为普及对象提供专业指导和技术咨询。第四,科普基地。即由建立社科普及示范基地而开展的社科普及活动,如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以来共建成27家普及基地,并出台了自治区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创建与管理办法和自治区社科普及条例等指导性文件[1]。任何社科普及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普及载体的支撑,但普及载体的选择和使用需要根据社会发展和普及对象的具体情况而定,因为不同普及载体对社科普及传播的时间、辐射的范围以及所产生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别。

7.普及效果。社科普及效果是指社科普及活动所生成的实际效用,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既有直接效果又有间接效果,既有显性效果又有隐性效果,既有整体效果又有局部效果。从根本上讲,社科普及效果是衡量社科普及成败的重要指标。但由于社科普及的作用具有长期性,故而很难立即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效用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久才能显现,这是它与自然科学普及的一个显著差别。因此只能通过社科普及工作者与社科普及的受众群体两个方面,对社科普及的效果有个大致了解或者大体上的估算。社科普及能否取得良好效果,不完全取决于普及主体与普及对象的积极互动,而是多种因素合力促成的,比如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宣传推广、营造普及氛围;又如法律法规的保障,即出台相应的社科普及保护与管理办法;再如相关部门的参与,包括政府公共部门、公共企业单位和社会公益组织等。

三、社科普及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社科普及概念内涵和构成要素的深度剖析,我们认为社科普及具有公益性、社会性、长期性、针对性等基本特征。

1.公益性。公益性是社科普及事业最鲜明的特征。公益是公共利益的简称,是由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发起,为社会公众或部分群体利益而实施的项目工程,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受益广、时限长等特点。社科普及正是这样的公益性事业,它由县级以上政府制定社普工作规划、实行政策引导、进行督促检查、推动社科普及发展。社科普及始终秉持社会效益为本的原则,所以绝大多数社科知识是免费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即便有些社科普及活动需要收取费用,其费用也多是为了回收成本或管理维护,并不以经济效益为目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社科普及首先在于其社会效益,但若由此而产生若干经济效益则不能简单地视为其背离了公益性。因为社科普及固然以社会效益为本,但它从来不排斥经济效益,若能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结合无疑是一种理想状态。

2.社会性。社科普及旨在对广大民众普及社科知识,故而有着显著的社会性,此特征可从两个层面加以呈现。第一,社科普及直接指向社会公众。关于这个层面的内容,由上述社科普及的对象可窥其一斑。也就是说,社科普及是一项面向社会各个领域、不同阶层的事业,需要普及工作者深入机关、军队、医院、学校、社区、农村等单位传播社科知识,走向公园、商场、机场、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宣传科普活动。第二,社科普及需要社会各界参与。社科普及虽由各级政府主导,但其力量毕竟有限,故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进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一章第六条提出“国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第三章第十三条提出“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社会各界都应当组织参加各类科普活动”。社会组织、民间人士的积极参与,能够为社科普及活动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智力支持,对社科普及事业的持续推进大有助益。

3.长期性。社科普及的长期性具有双重内涵:第一,社科普及是一项持久性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一章第四条郑重指出“发展科普事业是国家的长期任务”。众所周知,普及社科知识旨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然而个人素养的提升并非朝夕之功即可实现,因为社会公众对社科知识的了解、认同和接受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故而要求普及工作者必须反复、持续地传播和推行。第二,普及效果的显现需要一定时间。自然科学普及的效果往往能在短期内显现,而社会科学普及却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和效益检测,因此社科普及的效果往往很难立竿见影。而且社会公众对社科知识的吸纳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再者知识内化为主体的思想观念进而规约其行为方式无不是长期而艰巨的普及结果。

4.针对性。由于各地科普条件以及科普对象存在差异,因此社科普及必须有针对性地实施。也正因为条件与对象存在差异性,科普工作者应当利用所在地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旅游等资源,结合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发展需求等需要开展科普活动。比如对于青少年群体,应该更多利用少年宫、文化馆、博物馆进行知识普及;对于农民群体,应当结合其地域特征、生产方式与市场走向普及先进的生产生活知识;对于公务人员,则可适度普及其职业生活中的道德情操、道德准则方面的职业素养;对于领导干部,需要普及廉政文化以增进其预防和抵御腐败的能力;对于父母,可以普及一些处理家庭问题、调整成员关系方面的道德规范;对于在校大学生,需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教育引领。

社科普及从提出到现在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不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还是体系建构都尚在探讨和建设之中,其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会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概念内涵、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等核心义理,也将是一个逐步丰富和深化的过程。就现今的情况而言,社科普及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以在普及目标、普及内容、普及载体、普及主体等深刻影响普及效果的领域下功夫,从而寻找出社科普及理论研究与普及实践的新路径。

[1]霍晓庆.27家社科普及基地功能凸显[N].内蒙古日报,2015-05-25(03).

[责任编辑张敬燕]

C12

A

1671-6701(2016)03-0079-04

2016-01-16

2015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A2015035)、安徽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编号:Xskl2015-2016-12)阶段性成果

周良发(1979—),男,安徽六安人,博士,安徽理工大学思政部讲师。

猜你喜欢
社科普及
社科成果展示
《新疆社科论坛》2022年征稿启事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普及篇
《新疆社科论坛》2022年征稿启事
社科成果展示
西安交通大学社科三刊简介
规范普及礼仪有妙招
人文社科
当代诗词创作的普及和提高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