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移民融入问题研究——以河南省D市为例

2016-02-11 16:05刘栩静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计南水北调状况

宋 雯,刘栩静

(郑州轻工业学院 政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南水北调移民融入问题研究——以河南省D市为例

宋雯,刘栩静

(郑州轻工业学院 政法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是我国重大水利项目,而且是我国整体发展的重要布局,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在前期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如何更好地引导移民融入安置地成为新的议题。当前移民融入状况基本处于正常水平,但促进移民融入仍然大有可为。为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以移民工作为契机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创新治理机制,以移民工作为载体实现区域统筹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移民融入;区域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重大水利项目,关系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河南、湖北两省丹江口库区共搬迁33万人,其中河南省共搬迁16.2万人,安置区涉及河南省6个省辖市、25个县(市、区),这一规模在我国水利移民史上前所未有。在前期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完成之后,如何使移民融入安置地生活,更好地进行生产和发展,维护安置地的和谐与稳定,是亟待解决的后续问题。本文基于经济、身份和社会融入三个维度对河南省D市南水北调移民的实际状况进行研究。

河南省D市共接收移民29835人,约占河南省安置移民总量的五分之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安置外迁移民数量最多的县级市。D市共调整土地5.12万亩,建房6915座,建筑面积104.92万平方米,动用客车1013辆、货车2282辆、工作用车846辆,随车队工作人员4083人。工程建设动用人力累计20余万人,动用机械2.7万台(套)。本研究以D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3个移民安置村发放共计102份调查问卷,其中男性受访者占45.1%,女性受访者占54.9%;未婚者占7.8%,已婚者占89.3%,丧偶者占2.9%;年龄在41~50岁之间的受访者占26.5%,20~30岁之间者占19.6%。

一、南水北调移民的经济融入状况

经济融入是南水北调移民融入中面临的一个根本性问题,直接关系到移民能否安居乐业。本研究主要从搬迁后的生计结构情况、就业的难易程度以及经济收入状况对移民的经济融入状况进行考察。

1.生计结构。生计结构主要是指移民生计方式的构成状况。在调查问卷所设计的生计方式选项中,搬迁后生计方式占比上升的有种植粮食作物、居住地打工、家庭手工业和无业人群,其中无业人群由搬迁前的10.9%提升至搬迁后的26.7%,上升幅度最大;搬迁后生计方式占比下降的有种植经济作物、养殖、经商和异地打工等。由此可见,搬迁后移民的生计方式倾向于“内卷式发展”,即倾向于利用自身已有的资源谋求发展,属于比较传统的生计方式类型,而更依赖于外部资源的生计方式有所下降。

2.就业情况。就业的难易程度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至关重要,满意的工作意味着个人和家庭生活水平提升的可能性较大。根据问卷调查结果,63.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找工作“比较难”,25.7%的受访者认为“一般”,6.9%的受访者认为找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4%的受访者说不清楚。这意味着移民在安置地的人脉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外展式资源并不如原居住地那样丰富,同时也反映了当前移民并未建构真正融入当地生活的资源网络。

3.经济收入状况。本研究用三个指标来衡量移民的经济收入状况,即家庭收入的稳定程度、与安置地平均水平以及未搬迁的亲友相比的经济收入状况。从家庭收入的稳定状况来看,3.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家庭收入相当稳定,23.7%的受访者认为还算稳定,44.3%的受访者认为不太稳定,27.8%的受访者认为家庭收入很不稳定,1.1%的受访者则表示说不清楚。与安置地平均经济水平相比,4.2%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宽裕,44.8%的受访者认为处于中等水平,34.3%的受访者则表示稍有困难,16.7%的受访者则表示比较困难。与未搬迁的亲友相比,10.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要更好一点,31.3%的受访者认为没什么差距,44.4%的受访者表示差一点,14.2%的受访者则表示差得多。移民生计结构变化比较明显,更多的受访者选择了倾向于运用自身资源的生计方式,而较多依靠外界资源的经商和异地打工等生计方式则有所下降;就业的难易程度反映了移民群体对当地外部资源的利用程度不够。移民的经济状况与安置地的平均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影响移民经济融入程度的因素与其社会支持网络有着某种联系。总体而言,结合移民安置的时间来看,移民的经济融入程度处于正常并有待进一步深入阶段。

二、南水北调移民的身份融入状况

本研究从身份认同、政府的态度以及与政府打交道的频率等方面来考察移民的身份融入状况。

1.身份认同。所谓的身份认同,简而言之就是移民把自己视为“当地人”还是“外来人”。移民的安置和融入工作就是要促进移民身份从“外来人”向“当地人”的转变。调研发现,受访者认同自己“外来人”身份的达56.1%,认同自己“本地人”身份的占43.9%,但从整体而言,两种身份认同基本持平。

2.政府的态度。政府对移民的态度是影响移民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政府在制定和执行政策过程中能否做到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于移民身份认同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被问及“当地政府在对待您和当地人时有没有区别”时,38%的受访者认为还是有所区分的,62%的受访者则表示并无差别。也就是说,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政府以较为公平的态度对待移民。

3.与政府打交道的频率。在搬迁和安置阶段能否与政府保持良好的联系,能否及时获取相关的政府扶持信息,对于移民融入来说至关重要。13%的受访者表示经常与当地政府打交道,9%的受访者表示有时会跟政府打交道,22%的受访者表示只是偶尔会与政府打交道,而56%的受访者则表示从未跟政府打过交道。可见,移民对于身份认同比较复杂,总体而言,将近一半的移民已经认同了自己“本地人”的身份,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对待移民是比较公平的。调研发现,移民在利用政府资源促进发展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

三、南水北调移民的社会融入状况

社会融入是衡量移民融入程度的重要维度,本研究通过考察移民与当地原居民的熟悉程度、日常生活的互动以及为其提供最大帮助的群体三个方面来了解移民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状况。

1.与安置地原居民的熟悉程度。调研发现,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与安置地原居民非常熟悉,21.2%的受访者认为“比较熟悉”,14.2%的受访者认为“一般”,38.4%的受访者认为“不太熟悉”,而22.2的受访者则认为“很不熟悉”。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与安置地原居民之间并不是很熟悉,这可以结合移民搬迁时间对这一数据进行理解。

2.日常生活的互动。移民日常生活的互动是移民社会交往状况的直观反映。本研究对此采用了多选排序的形式,请受访者从给定的选项中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首选的日常生活互动最多的人群里,“一起移民的朋友”入选率高达61.6%,“一起移民的亲戚”次之;在第二顺序选项中“一起移民的朋友”仍占据较高比例。可见,移民日常生活互动的对象仍然是“一起移民的亲友”。移民村以整体落户的形式存在,移民的住房和土地相对集中,加之搬迁前社会支持关系的延续,移民自然而然地与原社会支持网络保持相对密切的关系。

3.提供最大帮助的群体。本研究把受访者认为能够给自己提供最大帮助的群体作为衡量其社会融入程度的一个指标。遇到困难时,41.4%的受访者认为家人能够给自己提供最大的帮助,29.3%的受访者认为是一起移民的朋友,15.2%的受访者认为是一起移民的亲戚,当地朋友和政府的入选率则非常低。在移民看来,最为牢固的社会关系网络仍然是家人和一起移民的亲友。移民仍然以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为主,从社会融入的角度来看,移民融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四、推进南水北调移民融入的政策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以移民工作为契机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加大对南水北调移民工作的宣传力度,吸引社会的关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移民工作。第一,扩大宣传范围。将移民、安置地群众和移民干部等相关主体纳入宣传范畴。移民为了国家建设离开了故乡,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政府对于这些应该予以宣传。与此同时,安置地群众为了配合国家的移民政策也出让了部分资源。以河南省D市为例,为了使移民新村建设能够符合移民的要求,政府调整了土地。在实际工作中,移民、安置地群众、移民干部之间容易产生误解,对相关工作的宣传也有利于加强彼此了解,促进移民工作共同体的生成。第二,避免“标签化”现象。在移民工作的前期宣传以及中期迁移过程中,对移民身份的强调是客观需要,但在后期发展过程中,过度强调“移民”身份,则极有可能会引发“标签化”问题。对于移民来说,对“移民”这一身份的强调似乎时时刻刻在提醒他们作为“外来人”的事实,这既会使移民在心理上与安置地形成隔阂,又有可能使他们产生由“移民”身份而带来的对外界资源的过度依赖。按照不同的宣传情境,谨慎使用“移民”概念,尤其是在发展阶段,对区域利益共同体的强调将更加有利于经济社会融合式发展。第三,吸引社会资源投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社会治理其中一项重要内涵就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即广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这就要求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引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移民安置地的社会发展,使社会资源与移民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对接,这既能够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又有助于解决移民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2.创新治理机制,以移民工作为载体实现区域统筹发展。在移民后期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原有的区域分隔化发展路径既不利于移民摆脱“移民”身份带来的负面效应,又无益于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创新社会治理机制,以移民工作为载体,探索新型农村发展路径是解决移民问题乃至区域发展的有益尝试。第一,以发展为着眼点,统筹规划区域建设。在前期移民工作中,采用了整体安置的方式,这一方式在增强移民搬迁的信心和动力,以及安定移民情绪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移民社区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周边村庄相对滞后的发展状况形成了落差,这对于区域整体的稳定和发展而言并非有利因素。因此,在后期的发展政策设计中,应适当淡化“移民”与原居住地人民之间差别化的身份特征,利用移民建设、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以发展为着眼点,整合资源,以区域整体发展战略推动移民和安置地原有居民生活水平的共同提升。第二,以民生为抓手,创新社会治理机制。调研发现,“移民”身份本身所带来的社会融入问题在安置初期比较明显,而在后期发展中移民所反映的问题大多与民生相关。缺乏致富门路、市场信息不足以及生产能力欠缺等,并不是移民体的独特诉求,而是当前农村发展中普遍存在的民生问题,因而,解决农村居民的民生问题对于当前稳定推进移民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围绕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发动移民、原居住地人民、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等多主体群策群力,发挥各自优势,构建协同机制以推进整体建设。政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等新型治理方式加以引导和辅助。如针对普遍存在的生产问题,政府不宜扮演传统的主导角色,而应鼓励居民自发结成互助组织、选取致富项目。政府对移民与原居住地人民共同建成的合作社予以资源倾斜,引导移民和原居住地人民发挥各自的技术和社会关系优势,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和谐关系。引入专业的社会组织来解决移民养老和农村文化建设等问题。在解决当前移民问题的过程中,不应囿于移民本身,而是应当围绕所有农村居民的民生问题,尝试探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机制,从更大的框架内解决问题。第三,以共赢为总目标,构建区域认同。“移民”作为一个身份概念存在,而开展移民工作的终极目标实质上是要消除这一身份概念及其带来的差异化待遇。根据历史发展规律,移民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褪去“移民”身份而变为当地人,而这一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就是社会融入的直观体现。移民工作其实就是消除身份差异,构建区域认同的过程。

移民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细致的工作,一项研究显然无法窥其全貌。此外,用比较典型的河南省D市的情况来观照整个移民群体的融入问题,虽然会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作用,但其能否代表河南省乃至全国南水北调移民融入状况仍然有待进一步观察。民生无小事,为国家整体建设做出巨大牺牲的移民、原居住地人民和移民干部更值得我们用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政策使之真正受益,对相关问题应予以充分细致的思考。

[责任编辑李孝敏]

D632.4

A

1671-6701(2016)03-0083-04

2016-04-16

2014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2014-qn-362)阶段性成果

宋雯(1986—),女,河南邓州人,博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刘栩静(1987—),女,河南郑州人,硕士,郑州轻工业学院政法学院助教。

猜你喜欢
生计南水北调状况
BY THE SEA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工程管理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早期鲜卑生计方式探讨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冰天雪地的生计与浪漫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