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新动力 引领新常态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6-02-12 08:59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调控与监测处宋迎新
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国土资源结构性用地

□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调控与监测处 宋迎新

激发新动力 引领新常态加快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浙江省国土资源厅调控与监测处 宋迎新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也是党的又一次重大理论创新。要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全面把握,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结合工作实际,用心用力,扎扎实实地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深刻领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丰富内涵

相对于需求侧的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具备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其中,土地要素显然举足轻重。从结构性看,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要素投入结构和增长动力结构等。在要素投入结构中,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性矛盾突出,土地粗放利用和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产业用地供应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等问题凸显。必须要从供给侧、生产端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进行体制机制创新,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

2.准确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要求

明确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握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推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落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进一步加大全面深化改革力度。

3.充分认识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耕地保护目标的必然选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论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还是产业创新,首先都必须立足于区域资源环境禀赋状况。由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增加刚性投入必然会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碍,已构成扩大供给的瓶颈约束。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通过大规模消耗土地特别是耕地资源来实现高速增长。通过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进一步创新完善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利用新模式,通过控制总量、优化增量、主动减量、盘活存量、用好流量、提高质量,拓展建设用地内涵空间,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对平原优质耕地的占用,释放增长空间、提升有效供给能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供给结构失衡,实现土地精准配置的关键举措。与需求侧管理主要是用来调总量,而不是用来调结构有较大的不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必须落到结构改革上,通过资源要素有效配置和供需有效匹配,促进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等系列结构性问题化解。通过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及规划管控制度,强化空间统筹和结构优化,加大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指标安排和供地计划精准配置力度,从而优化城乡用地空间结构和利用结构,不断增强土地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利用方式粗放,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主要途径。放松管制、释放活力、让市场机制发挥决定性作用,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通过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土地市场供应主体单一,供给方式垄断,土地供应制度不利于无效供给去除、有效供给进入难题,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进一步推广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经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切实破解长期以来资源错配、劣配、违法配、低效配的问题。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制度供给不足,实现治理能力提升的内在要求。制度供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而简政放权是制度供给的关键。通过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制度供给,打破农村土地管理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体制障碍,建立基于法律规范的长效体制机制,推动供给体系和供给结构的改善。

二、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形成引领经济新常态的国土资源体制机制和利用发展方式,任务相当繁重。既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协调,更要突出重点突破,以点带面。要紧扣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向改革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从改革重点领域深处着力。

1.抓住“三个关键环节”

立足稳增长,着力于土地政策力度和节奏的正确把握。从供给侧入手,变需求驱动为供给引导,建立完善以土地供给引导和约束需求的调控机制,并将结构性改革引入土地调控,形成“调控+改革”的土地政策组合拳。要结合宏观经济走势,围绕扩大有效投资,灵活和审慎地把握好土地政策力度与节奏,科学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减少新增用地计划,增加存量用地指标,逐步稳定土地供应总量,不断提升资源有效供给能力。

立足调结构,着力于土地供应重点和投向的合理引导。从结构性入手,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切实改进规划管控和计划管理机制,建立完善有扶有控、有保有压的供地政策,进一步强化空间统筹和结构优化,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积极探索和推进 “多规合一”试点,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快形成海洋经济区、四大都市区、生态功能区为基本架构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坚持“精准配置、突出重点、保障民生、节约集约”原则,制定和落实好差别化计划管理政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

立足促集约,着力于土地利用质量和效益的全面提高。从体制机制入手,综合经济、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进一步完善以规划与标准控制为前提、政策约束与激励为导向、监管与评价考核为保障、有偿使用与市场配置为基础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长效机制。必须正确把握“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要求,创新土地政策逐项加以落实,有效解决供给侧存在的结构性问题,要多动存量盘活脑筋,挖掘存量用地的潜力,拓展建设用地内涵空间;少做增量扩张文章,实施新增建设用地精准投向,大力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加快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以更小的资源消耗实现更高层次、更优质量的经济增长。

2.聚焦“四大重点领域”

以结构优化为重点,突出“规划管控”精准配置重塑新格局。更加注重规划计划引导管控,推进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优化,切实增强土地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土地要素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要完善土地利用规划管控机制,严控生态空间底线,促进空间布局优化;落实年度计划管理精准配置,推进用地计划指标配置的精准化、差别化、减量化和项目化;积极支持新产业新业态用地;深化“坡地村镇”建设用地试点,完善低丘缓坡“规划调整、计划单列、征转分离、点状供地、垂直开发”开发利用新机制;改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推行“先复垦、后挂钩”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市场化配置机制。

以存量盘活为重点,围绕“集约优先”提质增效激发新潜能。结合“三去一降一补”任务,加大存量低效利用和空闲土地盘活力度,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全面提高土地要素供给质量和效率。要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引导土地用途兼容复合利用,拓展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加大批而未用、闲置土地处置力度;进一步规范土地收购储备;推动土地二级市场培育发展;进一步加强土地市场风险防范。

以制度供给为重点,坚持“改革引领”释放红利注入新活力。进一步建立完善以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为目标,以用途管制、土地征收、有偿使用为核心的土地管理制度体系,统筹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促进城乡土地要素合理流动。要进一步创新完善耕地保护机制,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及示范区,全面实施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进一步通过 “节流、开源、统筹”等多措并举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积极探索沿海滩涂垦造耕地区域动态调整机制;规范征地拆迁及信息公开;深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机制,进一步推进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全面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完善“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工业用地供应方式;全面推广海宁要素市场化配置试点经验,深入推进嘉兴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推行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形成工业用地市场项目准入、资源配置、绩效评估等经验示范;统筹协调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三项试点;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进程。

以体制创新为重点,力促“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催生新动能。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把国土资源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激励创新的制度环境,为国土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探索用途转用制度改革;加快综合监管机制建设,实现“天上看、网上管、地上查”全方位精细化管理,推动土地资源全程监管和高效配置,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猜你喜欢
国土资源结构性用地
欢迎订阅2020年《国土资源信息化》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欢迎订阅2018年《国土资源情报》
2016年国土资源科技成果统计分析
切实抓好去产能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临床人才结构性改革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