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纸媒意识束缚了微信发展——关于区县党媒微信运营的几点思考

2016-02-13 15:23王娟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党媒南川时政

□王娟

(南川日报社,重庆南川408400)

别让纸媒意识束缚了微信发展——关于区县党媒微信运营的几点思考

□王娟

(南川日报社,重庆南川408400)

舆论场上,正在发生变化。不可否认,微信俨然是当下最热门的一种。传统的党媒,虽然早早地进军微信,但是“阵地占领”型的多,能够实现华丽转身的少。尤其是对于像重庆南川这样身处三四线城市的党媒来说,能够华丽转身的更少。

如何破局,如何在微信上做出好文章,成为了当前不少区县党媒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课题。

区县党媒微信公众号目前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从目前重庆市各区县党媒的微信运营情况看,其操作的团队无外乎两种:一种当地的党报运营,一种由宣传部下设的网信办运营。其营运后台、模板等都是统一的。这样的采编构成也导致了不少党媒微信保守过余、创新不足。

其次,从微信编辑内容看,不少党媒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其新闻素材大多来源于纸媒,微信与传统纸媒新闻同质化严重。以南川日报社运营的南川微发布为例,专职的微信工作人员就只有一个编辑,稿件线索都来自《南川日报》。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今天你通过微信看到了一条新闻,明天你就会在报纸上看到同样的一则新闻。唯一不同的就是新闻标题和内容语言,这样的情况并非南川特有,重庆区县报中,至少80%的党媒微信公众号都如此。

再次,对于地方时政稿件,缺乏新闻拆解和语言转化的胆量。领导的时政活动是区县媒体最重要、最关键的一个版块,其中藏着不少第一时间的新鲜新闻素材。但微信如果直接照搬纸媒发布,未免太刻板、严肃而无法引人阅读。要发布,就必须改标题,必须对这些时政新闻进行拆解、提炼,对领导讲话语言进行转化。但多年纸媒运营的经验以及当前各区县微信运营团队的政治把控能力,让区县党媒的微信运营过分的胆小谨慎,很少有人有胆量拆解新闻,因为害怕拆解出错。

综上所述,目前大多数区县党媒运营的微信公众号仅做了“阵地占领”工作,其运营、管理方式,受传统纸媒影响颇深,微信的平台优势发挥不足。这也是当下党媒运营的微信公众号僵死粉较多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从党媒本身所拥有的新闻线索资源,以及它本身具备的良好权威性、公信力基础来分析,党媒运营微信应该比其他社会性的盈利性公众号更有优势。只是,现目前优势没能得到有效发挥,以致于不少党媒微信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平台。反之,微信的传播功效无法得到很好发挥,平台的推广运营就难上加难。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新形势下,区县党媒怎么运营好微信公众号?

准确定位 精准发力

在市场营销学中,品牌的概念定位就是使品牌、产品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形成一个适当的概念,甚至造成一种思维定势,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并使其产生消费欲望。

这其实也是包括微信在内的所有新闻媒介所应该达到的目的——认可平台、产生阅读欲望。所以,在最初选择要运营微信公众号这一平台时,就应该想清楚,这个平台要干什么、与传统的媒介相比有何优势、针对的受众群在哪?

只有准确定位,才能精准发力,引领这个平台朝可持续的方向良性发展下去。

内容精准快 语言更通俗

微信面对的受众群相对于报纸而言更广泛,文化层次以及新闻接受度也更多元化,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内容更容易被大多数受众所接受。

要避免微信变成报纸翻版,就需要微信编辑花更多精力对那些线索源自纸媒的新闻,进行内容再加工,从标题到内容都需要二次创作。要在不改变原本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让标题产生引人阅读的效果,确保内容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简单明了交代清楚新闻的详细内容。这就需要不断加强对现有微信编辑的提升培训,包括编辑的政治素养、语言驾驭能力、准确把握大局能力和适应媒体新形势的能力。

发挥优势 做出特色

对地方性媒体来说,新闻受众是有很大局限的,同一地方的媒体在新闻与服务的内容上很难独树一帜。

但是党媒经营的微信公众号有一个其他平台所不能具有的优势,就是时政新闻来源绝对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党媒紧靠着时政,也应该借风使力。如果能在微信中充分挖掘利用好这一优势,未尝不是运营好党媒微信的一大抓手。新疆的官方微信《最后一公里》,就在时政要闻上探索出了一条特色,这个平台几乎每期头条都是领导的时政活动,但头条阅读量却并不低,很多时候都达到了100000+,最少的也能达到20000个左右。

当然,要在微信平台做好时政,完全照搬报纸是不行的,必须进行再提炼。要抓住受众感兴趣的点,挑出文章中的干货实货,将严肃的领导讲话转化为通俗的、更易于被当地群众接受的语言,简言之就是语言要带乡味,要让微信平台的时政变成更接地气的新闻,而不是长篇累牍的领导讲话。

如果平台允许,还可以在一些重大时政活动报道中,运用音频传播方式,将讲话重点通过声音的方式传播出来。弥补传统纸媒无法做到的,不也正是党媒在最初开设微信平台的目的之一吗?

加强策划 打造精品

现在都是粉丝经济,个体化营销,而微信被认为是培养粉丝的最好地方。但当前无论是党媒经营的,还是社会个体经营的微信公众号众多,要让自身的微信稳固持续发展,还得靠品牌。通过品牌栏目的植入,让粉丝产生依赖,愿意每天花一些时间阅读,才能让自己所经营的微信在某一个群体站稳脚跟,并不断做大。就像《为你读诗》一样,吸引一大批爱好诗歌、喜欢阅读的粉丝,让人一想到听诗,就会想到这个微信平台。

就区县党媒实际来说,最大的一个受众群体就在政府职能部门。而这些部门最想要达到的一种宣传效果就是让百姓理解支持、让领导认同。基于这样的需求,区县党媒的微信可以考虑在类似于“群众来信”、“民生热线”、“民生咨询”等方面作一些探索,围绕群众关注的、想了解的惠民政策,在部门与群众间搭起一座交流沟通的中介平台。

此外,要在重大、特发新闻面前,不拘泥于刊发时间,实时第一时间推出。因为微信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社交属性,但这一点恰好是报纸所缺失的。所以,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微信就应承担起第一时间传播官方声音的作用,而不应拘泥于每天固定某个时间点发布的时间限制,实时第一时间推出。

同时,还要不定期策划活动,吸引受众注意力,以扩大自身微信的传播范围,让更多人关注。■

猜你喜欢
党媒南川时政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党媒要补足评论这个“钙”
重庆市南川区:山隐云深不知处
坚定扛起党媒新时代“探路者”的使命与担当——温州日报新时代融合发展的新探索
寻 宗
浅谈互联网“党媒”新闻队伍建设和创新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