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2016-02-13 15:34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科院实验室心理健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北京 100101

中科院心理健康实验室成立于 2002 年,是目前我国唯一以心理健康为主要研究方向的部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中科院心理所首批进入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四类机构分类改革的特色研究所系列。现任实验室主任为王亮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为范明教授。

实验室面向提升国民心理健康的国家需求,围绕“心理健康的发展、维护与促进”这一科学目标,研究心理疾患的脑机制,探索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研发常见心理疾患的识别与干预技术,建设心理健康基础数据库与服务平台,从生物-心理-社会等层面回答提升人口素质与心身健康水平的基础科学问题,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心理健康研究平台。实验室将心理健康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作为主要工作方向,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为引领和推动心理健康研究和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引领心理健康基础研究,产出原创性和系统性成果

实验室系统研究了精神分裂症谱系的内表型指标,发现神经软体征所对应的脑网络,挑战了传统的“神经软体征没有对应特异脑区”的看法;首次通过毕生发展大数据阐明了神经软体征在精神分裂症谱系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开发出临床辅助诊断、早期筛查的有效测量工具,受到 Nature 专访。最早提出 DNA 甲基化这种表观遗传修饰在成瘾记忆的获得、提取和巩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国际上首次区分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负性情绪与快感缺失症状,并研究其病理心理、认知神经和脑机制;建构了国际上首个基于文献来源的 PTSD 遗传学数据库;开发创伤应激相关心理问题综合诊断评估系统,并申请软件著作权,已在多种创伤应激人群中推广应用。系统探索了轻度认知损伤(MCI)患者在标准化神经心理测验、生化学标记、实验室任务和脑功能连接等方面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于 MCI 早期识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出了整合多维指标、多测查点的 MCI 早期筛查模型,研发面向我国社区老年群体的多模态身心健康综合干预系统。研制了心理健康测量标准及工具,在科技部专项支持下开展了国民重要心理特征调查,并建设我国首个中国人心理与行为基础数据库,建立多个心理疾患遗传学数据库并向全球开放。

“十二五”期间,实验室发表 SCI/SSCI 论文 573 篇;出版专著或译著 55 部;上报中科院咨询报告 38 篇,其中被中办、国办采用 20 篇,得到国家领导人批示 3 篇;申请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 3 项、实用新型项目 2 项、软件著作权 5 项;制定包括心理咨询服务国家标准在内的国家标准 2 项;获得北京市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

“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将主要牵头研究重大突破“心理疾患的识别与干预:认知和生物学指标”和重点培育方向“创伤应激研究与心理干预”,将进一步针对心理健康问题及心理疾患的遗传基础、生物学机制、环境影响因素、识别与干预等开展系统研究,同时加强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和促进技术的研究。

2 加强心理科学知识传播,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

自主研发 30 多项科普产品,出版公众心理科普纲要,研发“我的心理师”等 APP 应用,运行和维护科普网站、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编写并发放了 20 万册《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心理健康科普知识》手册,组织了 20 多场心理健康巡讲,组织开展了心理健康大篷车巡回服务活动,获得了积极地肯定与反馈。

在重大自然灾害后心理援助的模式和关键技术上取得重要成果,向国家提交一系列政策建议,推动心理援助工作逐步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牵头组建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凝聚和培养全国心理援助人才队伍。在汶川、玉树、舟曲、盈江等受灾地区、在青岛特大输油管道爆炸事故、昆明暴恐事件、天津港“8.12”事故等突发事件后开展心理援助,以专业深度、人群广度、区域跨度、时间长度引领和示范着我国心理援助专业工作,直接受益人群逾百万,获我国政府最高慈善奖“中华慈善奖”。

“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将针对重点或特定人群开展心理健康问题自助和他助的方法及途径宣教和服务。并充分利用新媒体、新兴信息技术等渠道和平台,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养、培育积极社会心态。

3 立足专业优势,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规范发展

面向不同群体开展特色心理健康服务。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为 96 个部委的 25 万职工和中科院职工及家属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针对儿童青少年、老年、企事业单位员工、军人等群体,研发心理健康指标检测体系和心理问题疏导平台及服务网络。探索总结了“科普、心检、咨询、培训”4 个体系和试点定制服务,形成了可示范推广的模式。

研发心理健康服务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参与制定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心理咨询服务》;获得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移动心理服务平台、“心理急救宝典”等多项知识产权授权。

“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将继续服务于特色研究所发展目标,加快研发并及时推广和示范符合国情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技术标准和流程规范。针对不同人群推广个性化自适应的心理干预与治疗技术,开展低成本干预。

4 聚焦“三重大”产出目标,争取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 75 人,其中研究员 20 人;副研究员 25 人;助理研究员 25 人;管理支撑人员 5 人;包括青年千人 2 人、短期千人 1 人、“杰青” 1 人、“优青” 1 人、“百人计划”4 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 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 人、爱因斯坦讲席教授 1 人和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4 人。在国内外学术组织和机构任职 70 余人次,包括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yS)执委、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AAP)秘书长、国际神经心理学会(INS)亚洲区代表和亚洲社会心理学会(AASP)主席。

“十二五”期间,实验室承担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973”课题、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科研任务,实到科研经费总计 1.37 亿元。“十三五”期间,实验室将针对心理健康领域核心基础科学问题、心理学研究成果直接服务社会等目标,积极参与先导专项、国家重点专项等重要科技任务,以任务促发展。

实验室拥有一流的基因、脑、行为 3 个层面的心理健康综合实验平台和我国首个体系全面、大样本量的中国人心理与行为特征纵向动态大数据库。“十三五”期间,拟建设心理健康研究与促进平台,推动心理健康领域的设备和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建设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实验及实习培训基地、心理健康产品研发及展示平台。

未来,实验室将围绕实现国家和科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战略目标,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促进心理健康事业大发展,为推动国民心理健康和社会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图片请见封二)

* 修改稿收到日期:2016年11月8日

猜你喜欢
中科院实验室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