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2016-02-15 13:41阳素云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教学模式

◆阳素云

(邵阳学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阳素云

(邵阳学院)

在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进行高效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应设定和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并结合设定的目标和原则,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举措。以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进一步创新发展提供支持和借鉴。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 模式创新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普遍重视教学模式的创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也开始了对教学模式创新的探讨,其中关注点集中在对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相关学者着重探讨了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内容与形式、监控与考评、问题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对策等。实践教学时对理论教学的进一步重要的延伸和补充,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其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投入不足

大部分高校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相比其他科目,思政课所占的课时少,相较于其他公开课程,课程地位不高。高校对思政课的经费和物力等投入不足,导致实践教学应配备的师资达不到课程要求,且学生缺乏有利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导致高校思政课在开展时普遍存在偏理论的现象。尽管有些学校已经开始进行实践教学,但教学模式仍脱离不了传统模式的禁锢,设置的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二)缺乏清晰的实践教学目标,规范性、系统性差

一些高校在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时,为了实践而实践,脱离了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和实践教学的目的,导致实践教学的效率低下。与此同时,高校中的思政课教育课程缺乏规范和系统的体系,部分教师没有清晰的实践课程的授课计划,实践课程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实践模式单一,不符合实践教学灵活性、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要求。

(三)实践教学模式缺乏灵活性

在现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高校存在缺乏灵活的实践教学模式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设置的实践环节单一枯燥,没有充分利用好当地资源,如西安、北京、湖南、南京等地的高校,在进行思政课教育时,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体验和考察,加深学生印象,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应确立的目标与原则

进行高效思政课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必须遵循的目标和原则包括规范化目标、科学化目标和高效化目标。首先,规范化是前提,制订一套符合大部分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体系,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规范化的流程。其次,科学化是核心。进行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要确保科学合理,要以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为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化的实践教学创新模式;最后,高效化是最终目标。进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要做到尽量避免对资金、场地、教育人员等资源的浪费,通过构建科学、规范的创新模式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化,推动实践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发展。

三、实现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举措

(一)实践教学模式的理念创新

各大高校要重视更新教育理念,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首先,提高实践教学课程的地位;其次,成立专门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指导中心,以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教师的不同风格和社会需求为指导,集中探讨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不断突显思政课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采用多样化、立体化的教学模式

1.模拟式教学

现代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设备为教学提供了便利,针对部分资金投入不足、实践学生覆盖面不广的高校,可充分借助多媒体设备构建出“模拟实践资源库”,模拟实践场景。要确保模拟的实践场景的内容覆盖生活、心理、学习、社会等方面,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学生通过扮演实践模拟场景中的角色增强体验,并针对模拟场景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交流,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观点进行评价和指导,进而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分享式教学

分享式教学强调学生心得体会的交流和分享,这一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的目标确定活动主题,活动形式可为辩论赛、演讲赛、知识竞赛、座谈讨论等,学生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分享彼此的心得体会。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道德品质提升的契机,不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

3.调研式教学

各大高校要积极响应思政部联合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的号召,积极开展暑期或寒假的实践教学活动,严格要求同学们参与其中,规定实践天数,提供可选的实践内容和主题。教师要主动承担自己的职责,动员教学班的学生积极投入到调研活动中去,调研可分为集中合分散式调研,教师在调研完成后要指导学生撰写调研报告,并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为评分依据评定学生的调研成果。对表现优秀的人予以奖励,表现不合格的人延期到下一学年的实践调研,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的提高。

4.参观考察式教学

参观考察式教学时是指各大高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并对教学基地进行分类,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道德与法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意识。教师在进行实际的实践教学时,要根据课程主题选定实践考察基地,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进行ppt汇报,加深学生对民族历史、党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状况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5.义务服务式教学

教师要将义务服务式教学作为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风险意识的主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不同内容和环节建立起完善的“义务服务资料库”,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确定服务对象和时间,可组织学生建立义务服务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义务服务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所服务单位的反馈意见评定学生的表现,并计入平时成绩,确保有效管理。

6.专业实习式教学

专业实习式教学是指高校建立实习和思政教育并存的机制,对实习中的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学生的主修的专业,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合到学生所学的专业中,实现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对学生的“双修”。专业实习式教学需要教师在进行思政教育时兼顾学生的专业技能的传授和职业道德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并对实习期满的学生进行双重考核,包括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考核。专业实习式教学能改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加强调教学模式的立体化和多样化,符合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的挑战和突破,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效融合,是教书与育人、教学与科研的高效衔接,更是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教育改革方向的要求,是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是进一步深化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要求。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能促进其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快思政课改革的进程。

[1]丁春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创新研究——现状、问题与原因[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02):108-112.

[2]魏钢,徐仲伟,代金平,卢凤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和特征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1,(04):129-134.

[3]张俊,龙兴跃,蒋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45-47.

[4]叶山土.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2,(03):115-120.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