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党员引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2016-02-15 13:41◆孙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价值观核心

◆孙 琦

(大连医科大学)

大学生党员引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

◆孙 琦

(大连医科大学)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事关党的领导,事关党的执政地位,是党建工作的重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对高校提出的具体要求。大学生党员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在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学生党员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确实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应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志愿服务当中,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 大学生党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建

高校学生党建是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的后备力量建设,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青年群众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4年11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关于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的意见》,要求各级学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向长期性系统性工作,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探索有效形式、形成长效机制”,可见,在高校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融入到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新的任务和使命。

一、大学生党员与普通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方面差异分析

1.大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更加完整全面,更加希望能够加强在这方面的学习和探讨

调查中,当被问及“你是否能够完整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时,分别有74%的大学生党员和45%的普通同学表示可以完整阐述,体现了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度比普通同学要高很多,在被问及“是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有95%的学生党员和83%的普通学生明确表示非常认同,有5%和17%的学生表示不清楚。

2.大学生党员更愿意学习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觉悟更高

在被问及“是否希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中,94%的学生党员和63%的普通学生表示希望加强,分别有2%和13%表示不希望,持“无所谓”态度的分别占4%和24%。可见,学生党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非常肯定的态度,较普通同学有更高的思想觉悟。

3.大学生党员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感,更愿意承担宣传、践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命和责任

在被问及“是否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时,分别有81%和65%的党员和普通同学表示了认同,在被问及“遇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件”时,分别有61.5%和37%的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选择挺身而出,表示“非常不满,但不会阻止”的学生分别占36%和55%。

4.大学生党员对党员身份定位准确,与普通同学的期待差距不大

在被问及“最能够体现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中,分别有89%和78%的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认为是“充满正能量”,也有84%和79%的同学认为是“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能力”,在被问及作为党员最出色之处时,分别有93%和91%的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认为是“充满正能量,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也有61.5%和78.2%的同学认为是“信仰坚定,立场分明,敢于与社会不良风气做斗争”。

综上,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的理论素质,在大学生心目中有着较高地位,能够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起引领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其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也有很多问题,如有26%的大学生党员坦承自己不能完成整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部分党员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遇到违反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事件表现不够积极,个别党员对加强理论学习,积极宣传弘扬正能量等方面的问题回答比较含糊,持“不清楚”或者“无所谓”的态度,这都是我们在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大学生党员发挥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领作用路径

1.加强二级党校建设

高校中二级党课承担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职能,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党员、学生干部,因此,二级党校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平台作用,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主战场。在当前这个价值多元的时代,各种社会思潮、价值观纷繁复杂,相互交错的时代,二级党校更应该直面问题,结合大学生容易困惑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专题讲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解释、辨析当前社会出现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特别是对大学生党员的理论教育,更应该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党员做到内心不迷茫、有方向,才能带动普通同学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践行。

2.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的方式方法,利用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吸引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调查中,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上基本达成了共识,分别有83%和80%的同学认为校园文化活动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有70%以上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面。可见,大学生党员和普通同学一样,也希望能够通过校园文化活动或者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中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方向。

3.加强大学生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扩大学生党员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正式党员都在三年级及以上年级,甚至有些学生党员已经进入实习阶段,这为学生党员先锋示范作用的发挥带来挑战。目前,各高校都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组织了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主力却是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党员、学生干部因为课业繁忙,很难充分投入到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党员培养过程中,坚持一贯制,重视对党员入党后的再教育。特别是在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挖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组成党员理论宣讲团,通过党员日记,手机党课等形式,宣传党员的先进事迹,发挥党员的能动性,探索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方法和实践活动,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学生党支部。激发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以端正的入党动机、较强的党性修养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示范作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出一支身体力行,具有较高理论修养和思想觉悟的党务干部队伍,注重发挥辅导员、总支书记和学校组织部门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他们宣传员和引导员的重要作用,用理论武装头脑,注重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家里手,从而推进大学生党员在引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常态化,持久化发展。

[1]伍处文.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 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2]曲朝霞,苏丽.高校党建工作“五位一体”长效机制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

[3]齐卫平.论高校党建对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

[4]刘新庚.和谐社会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新拓展[J].中南大学学报,2008.

[5]郑永廷,张静.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J].思想理论教育,2005.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