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提问

2016-02-15 13:41袁萌萌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政治课政治评价

◆袁萌萌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

浅析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提问

◆袁萌萌

(河北省正定县第三中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及质量的重要前提,可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教学技能和智慧的集中体现。

有效提问 高中思想政治课 针对性

课堂提问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一种有效方式,问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影响着教学的质量。简而言之,没有有效的提问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才能使高中政治课堂的提问富有成效?笔者认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一、提问问题设置适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为了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提问的有效性,必须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和实施水平。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的提问设计存在发问时机不当、问题指向不明确、思考价值不大、答案封闭唯一等毛病,在教学实施时又出现回应不及时、点拨不到位、节奏把握不恰当等缺陷。这就要求课堂提问要设置得当,强调针对性原则。

1.问题难易适当。《礼记》之《善问者》有云:“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是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出发点,以学生的潜力水平为目标点,使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得到”。问题太难,超出了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学生无从下手,也就失去了探究的意义。问题太容易,学生不用思考就能顺利回答,课堂看似生动活泼,但学生没有实质收获。这些提问都属于“徒劳的提问”。

2.问题数量适当。为了让学生有时间探究思索,教师必须控制问题的数量,不能在一节课内设计太多的问题,由传统的满堂灌走向满堂问。这种情况下的探究根本无法深入,看似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实学生只是疲于应答,导致无效教学。因此,教师提问的问题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类型,设置合理数量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做到数量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3.问题指向适当。有效的政治课堂提问要有的放矢,围绕本节课的教学中心内容,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教师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有利于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充分贯彻针对性原则,从而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学生参与性

高中政治教师的课堂提问应当将学生的兴趣爱好作为出发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才能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期待与认知倾向。对于政治课这种理论较强较为抽象的学科,教师要以幽默的语言,诙谐的语调将政治课程中教条的内容融入到问题中,以增强问题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在愉悦轻松的教学氛围,引发更多的学生对问题的关注,扩大课堂参与性,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例如,可以选择那些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热点话题作为问题背景。对于经典的问题可以变换角度,采用新颖的形式来提问,使学生保持新鲜感。同时要坚持适度原则,趣味的外在只是用来辅助问题的表达,如果让学生忽视了对问题本身的关注,不仅不能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反而会干扰教学活动的进行。

三、发现亮点,捕捉生成性

一般来说,一堂课中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提前预设的,总会出现一些预计不到的情况,学生对问题的不同回答,或者是理解不透,或者包含着智慧的火花,这正是把问题引向深入的契机。老师如何处理,反映着老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提问如果学生的回答不是老师希望的,有的老师会对学生的回答不予理睬或打断,再让其他学生回答以保证回到自己设计的轨道上来,以保证按自己的设计完成教学。这反映出我们老师的观念需要更新,应该看到,预设的教学任务是否完成并不是评价一节课质量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教学过程对学生学习的作用和意义。

课堂教学是以人为主体,就该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因此,在课堂提问时经常会发生“意外”,学生有时会给出意料之外的答案。现实中,教师对课堂上非预期的生成性课程资源不够关注或缺乏应对经验,结果错失了教育的大好时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求教师在提出问题之前先要进行全方位的预设,这是对课堂的尊重,同时更要在教学中及时捕捉一闪而过的学习亮点,在“预设”中体现教师的匠心独具,在“生成”中展现师生智慧互动的火花,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具备根据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应变能力,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采取铺垫性、疏导性的提问,重视动态生成。例如,笔者在探究活动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安排学生组成4个学习小组,分别为两个家庭编制投资理财方案,即每个家庭有两个学习小组的方案并列呈现和可供选择。整堂课以“确定方案→自主、合作学习→效果评价”的教学模式实施,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和回答都做到预设和生成的和谐统一。

四、及时反馈,体现评价性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进行的评价是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手段。而现实中有些教师对于问题的反馈评价表现的过于随意盲目,这样是很难起到积极作用的。甚至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表态,这种无反馈评价的问题就属于无效提问。

教师对提问的结果应适时做出评价。首先要减少简单定性评价,学生期待的不是简单的对错判断,而是教师能对自己的回答做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努力发现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不能让学生只得到一个终极性的结果,应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其次,问题评价要有指向性,使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获得进步的力量,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同时倡导发展性评价,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希望和目标,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对学生回答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评价,需要教师首先在备课时要用心揣摩问题,问题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有可能会怎么回答,还可能出现哪些疑问,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就无法准确评价。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以聆听、欣赏的心态予以关注,察言观色,注意力集中,较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回答,以免断章取义,无话可说。

五、联系生活,要求实践性

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上升为理性认识的。高中生不仅要获得相关的政治生活知识,更要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高中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相对欠缺。因此,高中政治课堂的提问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性原则。特别是随着“生活化课堂”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立足本地实际,在抽象的政治内容与丰富的生活间找准结合点,设计出贴近生活、富有生活气息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观点去分析当前的时政热点、社会焦点以及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现实的关注,积极地参与到问题探究中来。增强课堂提问的实践性,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引导学生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既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又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政治教学的实用性。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生动活泼,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具有实践性的问题为学生提供更大的交流与学习平台,有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落实与完成。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问具有其它教学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如何进行有效提问,政治教师应该反复揣摩,不断反思,倾听专家的真知灼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改进,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陈羽丰.高中政治优质课研究.

[2]谢兴植.学习,学习,再学习——听课偶感.

猜你喜欢
政治课政治评价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如何上好政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