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工笔人物画与现代工笔人物画构图装饰性的比较

2016-02-15 13:41杜芳霞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24期
关键词:装饰性工笔人物画

◆杜芳霞

(新疆喀什师范学校)

浅谈传统工笔人物画与现代工笔人物画构图装饰性的比较

◆杜芳霞

(新疆喀什师范学校)

工笔人物画的历史悠久,是中国绘画的珍宝,它的特点在于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中国工笔人物画自身所具有装饰性。这种装饰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画面的造型、线条、色彩、图案、材质等方面,画家利用现实中的实物,通过概括、夸张、变形来造型设色,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构成法则及叙述风格来反映艺术家审美意趣和艺术家的艺术审美追求,是艺术家对艺术观念的一种表达手段和方式,从而构成了我们民族所特有的审美观。中国工笔人物画师站在继承传统又发展传统,借鉴外来文化又不同于外来文化的艺术交汇点上,创造出的新的绘画方式和技法。这种新的特点同时也丰富了工笔人物画的装饰性。但是要“立足中华,面向世界”,我们要用深厚的传统文化做底蕴,关注当前的生活和人文背景,做到形式和艺术的统一,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寻求发展,既要尊重民族艺术的独特性,体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又要反映现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把传统精神与现代语言有机结合,丰富工笔画的装饰性,才是发展的必由之路。

工笔人物画 装饰性 传统 现代 构图

装饰,在很早就产生了。这种产生,也许与人的本质有关,像日常生活一样,是一种生理器官的要求,也许产生于生产劳动,要劳动和生存,就要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木器,以作为工具;也许是为了区别等级关系,便以色彩或特定的形状作为象征性的区分。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它以平面化、单纯化、秩序化、理想化、规律化为基本要求,在不断地改变和美化着事物,形成合乎人类所需要的、理想和谐的形态。装饰规律就是形式美的规律,以实用功能为前提,兼具审美功能,以形式美的规律为出发点,以特定的材料和特定的工艺完成的。装饰艺术的一大特征是平面化的表现,它将现实中的物象,限定在二维空间的范围之内,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表现,追求平稳、生动、饱满的平面艺术效果。

一、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点

工笔人物画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是民族绘画最为成熟的画种之一,历来为各个阶层人民所喜爱,以诗意、恬静、精细、工整之美,达到美的极致。唐宋是中国绘画走向成熟的时期,尤其在唐代,人物画获得了重大发展。唐代的人物画坛呈现繁荣兴盛,这种繁荣气象对现代绘画产生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构图”在中国传统画论中称作章法、布局和经营位置。在创作一幅作品时,往往要先有“意”,即立意,之后才能考虑如何表现。因此画面的组织是十分重要的,这种组织也就是构图。构图如同建筑的骨架一样,它决定的是画面的基本形,所研究的是画面中每一部分彼此之间的组合关系。

构图是艺术的骨架,本身所具有一定的装饰性。中国工笔人物画在构图方面的装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用散点透视的方式来组织画面的。这种多角度、多视点的绘画透视方法使得中国画在物象构成方面不受空间与时间的任何限制,可以把不同空间、不同时间的物象排列组合在一起,以此符合画面的需求。这种组合方式使得中国画在物象的表现方面有了很大的自由,丰富了画面的内容和表现力,起到了更好的表达作用,这种散点透视则是装饰绘画用来组织画面构成的主要方法。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他的作品在对人物渲染刻画上比唐代更为细致、更为深入并且更具立体感。在构图上,采用突破时空的画面处理,以屏风作为连续和间隔的媒介,这种手法把不同地点、不同时间的人与事物处理在同一个画面上,利用一些环境物体把人和事物组织、联系在一起,安排在同一个画面中,取得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效果,形成既分割又连贯的统一体。这种装饰手法增强了画面的形式感,强调画面结构和表现需要的匀称。在艺术处理上的装饰性手法,如《簪花仕女图》,画面不强调周围环境和空间深度的细致描绘,而是对背景作了大胆的省略,从而使主体人物更为突出,画面单纯化。简化了背景的大面积的平面与人物精细的衣纹、发丝发饰、衣饰相对照,形成疏与密、虚与实的鲜明对比,画面构图采用平铺的方法。北宋时期,在画面的构成上,由于山水、花鸟画的形成与发展,从唐代到宋代的这个时期里,已由原来的简单配景逐渐发展成为大量运用环境的构图方法,由此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并增强了画面的真实感。

二、现代工笔人物画的构图特点

现代工笔人物画在继承了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以及对外来文化艺术的借鉴等,和画家主观意识的增强,出现了一些新的面貌特点。在构图上,出现了在继承传统的构图方式以外,出现了一部分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新的构图方式。

现代画家的构图大多是以实、满为主要特征,画家着力于表现画面的丰富性。李乃蔚的《银锁》,描绘地十分认真、仔细,砖块结构的墙面,木质的地面,以及和木质屋梁构成了一个真实的室内场景。

三、构图装饰性的差异及原因分析

在传统绘画中,儒家思想对绘画也起了一定的影响,儒家学说中:尊君、礼制、等级和忠孝等理念得到了当时统治者的极力推崇和维护,使得儒学与政权相结合,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其强调了礼制下的政治等级制度,仁义下的道德伦理秩序,以人的身份、地位、权势为标准的等级观,奠定了几千年来封建专制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传统人物画便受到了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这种尊卑等级观念被融入到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表现上。在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和布局上,人物有大小的不同安排,并且这种安排不是遵循“近大远小”的透视法,而是以人物的地位和身份决定了画面中人物的大小和主次,因此地位高的,身份尊贵的人大而健,身材也挺拔。地位卑微低下的人则故意刻画的弱而瘦小。

传统的中国画构图是一种平面性的,以流动的视点,在空间的处理上也强调发展二维空间与平面结合的特征,只是在意象上或者象征上表现出三维的空间。画面的结构与空间关系主要是靠黑白面积的对比、线条的疏密来表现的。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构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留白。

在现代,大多数的画家,以及工笔人物画家都或多或少受到过西方的绘画观念和素描的技法表现、写生和训练。从而,便受到了一定写实观念和素描的影响,他们利用一定的光线,吸收了西方绘画中的满的构图方式,使构图显得饱满充实,以及利用一定的精力去表现背景,使得整个画面比较饱满、充实、雄厚,在满构图的特点中寻求虚实的变化,注重虚实结合、以实求虚,例如,何家英的作品。

传统与现代画家在工笔人物绘画表现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现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所进行的诸多新的表现上,在表现技法和视觉效果上有别于传统。现代画家们多方借鉴和画家绘画观念的变化,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同时,绘画形式也随之需要发展,社会与文化的变化使得现代画家自觉的去寻求新的绘画表现形式。

现当代艺术发展的多元化,出现了新的绘画观念,丰富多彩的绘画材料,以及多种多样的绘画表现形式,因此丰富了工笔人物画艺术的表现形式。有些在继承传统绘画基础上作更深层次的发展研究,有一些从外来艺术中借鉴吸取新的表现手法,有的将工笔和写意手法相互结合渗透,甚至有些则在艺术学科的边缘生成新的模式。

[1]郑军.中国传统人物装饰设计原理[M].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1.

[2]郑军.中国装饰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3]毕继民.传统文化与中国人物画[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

[4]胡宁娜.当代中国画新技法工笔人物[M].古吴轩出版社,2001.

[5]文艺.中国画工笔[M].辽宁美术出版社.

[6]俞建华.中国古代画论类编[M].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7]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装饰性工笔人物画
黎洁仪“装饰性泥沽沽”主题创作
论克里姆特的装饰性绘画风格
Chinese kites today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穿着”大理石外衣的陶瓷——Araldica&Policroma大尺寸装饰性墙砖系列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