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摄影记者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2016-02-15 17:02陈刚
中国地市报人 2016年9期
关键词:铜梁摄影记者读图

□陈刚

(重庆市铜梁区新闻中心,重庆 铜梁 402560)

对摄影记者职业化发展的思考

□陈刚

(重庆市铜梁区新闻中心,重庆铜梁402560)

在逐渐崛起的新媒体时代下,读者对媒体图片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给传统媒体中的摄影记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媒体环境催生出的手机摄影、大众摄影的冲击波,摄影记者应当主动面对挑战,积极转型,促进新闻摄影工作的职业化发展。

“读图时代”全面到来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交汇融合的当下,伴随着新闻生产方式和影像传播介质的改变,在新媒体的推动下,我们已经悄然来到了一个新闻“读图时代”。

图片作为一种直观的表现方式,刺激着人们的眼球,激发人们的求知欲。“读图时代”其实是一种科技进步的表现,传统老套、古板呆滞的新闻图片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审美疲劳,而一幅幅具有视觉冲击力,充满现场感的图片则为新闻增色不少,引得无数点击量、转载量,媒体的影响力也随之提升。

时代给摄影记者带来诸多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摄影记者发稿的平台多了,渠道更广了。但过去摄影记者遇到的问题仍然部分存在:如摄影记者与版面编辑在选择图片上的认识差异仍然存在,由于专业不同,思维方法存在差异,摄影记者可能更偏重于图片的视觉效果,版面编辑则可能偏重图片的新闻价值和版面的整体效果。这二者之间的差异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存在。

“草根记者”的兴起。随道智能手机、数码摄影的普及,每个人都成了潜在的新闻摄影人,这导致了大量“草根记者”的兴起,也给图片编辑部的编辑带来了大量全新的稿件。

很多新闻事件发生时,最早出现在现场的往往是普通市民,当记者赶到时,拍摄的图片可能早已失去了最佳拍摄时间,其新闻价值也大打折扣。如2009年春节期间,最先拍摄并上传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发生火灾照片的是一位路人;2013年10月余姚发生洪涝灾害,当地居民通过拍摄图片,向外界介绍受灾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草根记者”的新闻摄影作品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专业摄影记者在突发新闻事件不在现场的缺憾,增强新闻摄影的现场感和时效性。在这种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新闻摄影记者的生存状况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新闻图片质量下降。由于网络传播“多”与“广”的特点,加之摄影成本的下降,使得新闻图片需求量增大,同时也会导致新闻图片质量下降与重复使用的问题。在需求量大且紧急时,部分机构和摄影记者会将新闻图片质量的把关门槛降低,出现了一些虚假新闻图片。在读图时代,图片的好与坏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低质量的图片会阻碍新闻图片信息的传播,对信息的传播造成负面影响,重则甚至引发骚乱,影响民众的是非判断。

加强学习提升综合素养

加强写作,提高综合素质。摄影技术是摄影记者安身立命的根本,如果摄影记者能在新媒体下坚持自己动手写稿子,则可大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当摄影记者具备了较高的写作水平,便能容易拍摄出反映生活的报道,图片加文字,使得图片更加形象,文字更是锦上添花。新媒体时代下的摄影记者,应该将图片和文字同时展现给读者,让读者一并欣赏到美文、美图。

吃苦耐劳,现场才是最好的新闻。如今传统媒体第一时间发稿的优势已不复存在,独家新闻已成奢侈。在这种情况下,那些过度依赖文字记者,甘当配图师傅的摄影记者的路将越走越窄。摄影记者要不怕困难,勇敢地冲到新闻现场,拍摄焦点清晰、曝光正确、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的的鲜活图片。同时,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摄影记者一定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所在媒体的优势,增加知识积累,进行深度采访和跟踪报道,力争把图片拍得有深度、有温度、有细节。

此外,生活类新闻的线索大多来源于民间,范围广、涉及面宽,往往带有突发性,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在大街小巷、商场公园等人口集聚区不停地走访。只有坚持长期如此,才能在新闻发生时拍摄下最生动的现场。

积极学习媒体转型技术。作为纸媒中的视觉部门,要适应当今受众多元化的视觉需求,单单依靠少量的几张静态图片是不够的,往往需要通过新媒体平台加载更大体量的图片和视频,以达到音频+视频+文字的立体动态式传播效果。在各种媒体频出的“富媒体”时代,报道形式需要不断迭代升级,因此学习比经验更重要。摄影记者要提高素养,学会新闻视觉的整体传播,学习运用现在最新的VR技术,还有GIF图、HTML5等新技术。这都是提升视觉整体竞争力的方式。

时代在进步,信息在变化,图片新闻是最直观的报道,也是群众最喜爱的一种报道形式。只有新闻摄影记者不断创新,紧跟时代步伐,才能在新媒体时代成功转型,胜利地“突围”出来。

【1】刘红雨.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发展.新闻研究导刊,2015年7月下半月刊

【2】于鸣.新闻摄影记者如何应对“读图时代”.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6月

【3】栾雅丽.新媒体时代给新闻摄影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科技传播,2015(01)

猜你喜欢
铜梁摄影记者读图
铜梁:美丽乡村扮靓龙乡大地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重庆市发改委批复市郊铁路璧山至铜梁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