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膜秆分离装置送风方式改变下的流场模拟

2016-02-15 14:25刘梦霞王春耀罗建清
江苏农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流场

刘梦霞 王春耀 罗建清

摘要:建立场地膜秆分离装置初始模型,采用ansys软件的“Fluent”模块对其腔体内流场压力分布、速度分布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送风速度为14 m/s,水平送风,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125 mm时,腔体流场的压力分布总体均匀,腔体内下落粗棉秆和细棉秆的范围相对较大,该工况下最合理,有利于地膜分离。

关键词:场地膜秆;分离装置;流场;送风

中图分类号: S225.91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8-0432-03

地膜在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不解决好废旧地膜回收问题,则会污染农田和生活环境,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1-3]。废旧地膜中往往掺杂着粗棉秆、细棉秆等杂质,所以废旧地膜分离工作尤为重要,分离出的地膜可以回收再利用,从而有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4-7]。目前国内外有关场地膜秆分离装置的研究尚不完全。本研究采用流场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送风方式下场地膜秆分离装置进行仿真,对其内部流场的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进行研究,以期为场地膜秆分离装置设计提供依据。

1场地膜秆分离装置的工作原理

[JP3]从风机吹出的正压气流与从进料口下落的物料混合后一起进入腔体,在腔体负压的作用下进行输送,腔体内部逐渐由负压输送转化为正压输送,最终输送出物料。经实地测量,粗棉秆的悬浮速度为8~10 m/s,细棉秆的悬浮速度为6~8 m/s,地膜的悬浮速度为2 m/s,地膜与棉秆的悬浮速度相差较大,因此利用其较大的速度差,物料依次落下,最后分离出地膜。

2基本参数和控制方程

通过改变送风速度、送風角度、送风口位置,比较其流场内部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找到其最佳工作状态。

流体在管道内的流动为湍流流动[8-10],定义管道内部的流场是不可压缩、定常等温流场,湍流流动采用k-ε模型[11-14],在直角坐标下的各控制方程如下。

3.1边界条件

根据腔体特点,将送风口类型设为“velocity-inlet”,送风速度设为10 m/s,出口处类型设为“outflow”,进料口类型设为“velocity-inlet”,送风速度设为0 m/s。假设在平衡状态下送料,物料和送风气流混合后进入管道,管道的其他固定边界设为“wall”。

3.2网格划分

用UG软件对实体进行建模,然后使用适用性很好的Tgrid混合网格对模型进行网格划分,生成的网格数约为 52 340 个,网格划分结果如图1所示。

4结果与分析

4.1初始模型的模拟分析

[CM(24]采用ansys软件的“Fluent”模块对场地膜秆分离装置进[CM)]

[FK(W10][TPLMX1.tif][FK)]

行流场分析,经过实地测量得到相关尺寸参数:外形尺寸 6 000 mm×1 000 mm×1 300 mm,送风口尺寸600 mm×150 mm,进料口尺寸400 mm×200 mm。

经过“Fluent”模块模拟分析装置内的流场,可以得到流场在整个腔体内的压力分布(图2)和速度分布(图3)。

由图2可见,流体在腔体前1/3处的压力为负值,即负压区;从腔体1/3位置往后,压力为正值,即正压区。说明管道内部是从负压输送到正压,在腔体长度X>4 000 mm 范围内,压力基本保持不变。由图3可见,流场在腔体内的速度从前往后逐渐减小,且腔体前半部分速度分布不均匀,各点速度分散,不够密集,腔体后半部分速度分布较均匀,在X>4 000 mm 范围内,速度基本保持在2 m/s以下。也就是说,初始模型不太合理,不能有效利用腔体空间。

4.2送风速度改变的模拟分析

在腔体中心线上每隔100 mm选1个点,共選出60个点,计算每个点所在面的压力和速度平均值,绘制成曲线。将送风速度分别提高为12、14、16 m/s,比较送风速度改变对流场压力分布和速度的影响。

由图4可见,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2 m/s时,负压值变大,但是负压区范围减小,气体进入正压区后,压力大于初始模型的压力,变化较平稳;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4 m/s时,负压区范围明显扩大,且负压值大于其他工况的负压值;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6 m/s时,负压区范围扩大,且负压值增大,但是其增加范围和幅度小于送风速度为14 m/s的工况。

由图5可见,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2 m/s时,在送风速度v≥6 m/s的范围内,流场速度大于初始模型速度;在v≤6 m/s 的范围内,流场速度小于初始模型速度,且v≥6 m/s的范围和2 m/s≤v≤6 m/s的范围都比初始模型小,没有达到优化目的;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4 m/s时,只有在 1 900 mm≤X≤2 500 mm范围内,流场速度小于初始模型速度(v≤2 m/s忽略不计),有利于棉秆下落,且v≥6 m/s 的范围和2 m/s≤v≤6 m/s 的范围都比初始模型大,达到了优化目的;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6 m/s时,v≥6 m/s的范围和 2 m/s≤v≤6 m/s的范围明显比初始模型大,但是流场速度在腔体前1/3处波动十分剧烈,不利于棉秆分离。即随着送风速度加快,v≥6 m/s 的范围和2 m/s≤v≤6 m/s 的范围与初始模型相比流场速度增大(送风速度12 m/s情况下例外)。

[FK(W10][TPLMX5.tif][FK)]

综合考虑送风速度加快对腔体内流场压力、速度的影响,可知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4 m/s时,负压区范围明显增大,且负压值大于其他工况的负压值,有利于物料进入,v≥6 m/s的范围和2 m/s≤v≤6 m/s的范围都比初始模型大,达到了优化目的。

4.3送风角度改变的模拟分析

初始模型的送風角度为0,即水平送风。改变送风角度,将送风角度向上偏5°和向下偏5°,取点方法与前面相同,计算每個点所在面的压力及速度平均值,绘制成曲线,比较改变送风角度对流场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影响。

由图6可见,当送风角度向上偏移5°时,负压区范围明显增大,约占整个腔体的72%,且负压值相较于其他2种工况变大;正压区范围相对很小,约占整个腔体的28%。当送风角度向下偏移5°时,负压区范围减小,且负压值小于初始模型的负压值;进入正压区后,压力大于初始模型的压力。即送风角度上偏,负压区范围明显增大,负压值变大,正压区范围缩小,正压值变小;送风角度下偏,负压区范围减小,负压值变大,正压区范围增大,正压值变大。

由图7可见,当送风角度向上偏移5°时,流场速度基本上不高于6 m/s,即分离不出粗棉秆;2 m/s≤v≤6 m/s的范围在腔体前端13%处,腔体剩余部分v≤2 m/s,没有充分利用腔体,这种工况不合理;当送风角度向下偏移5°时,v≥6 m/s 的范围明显减小,且只有在腔体长度X≤800 mm范围内,流场速度大于初始模型速度,其他范围流场速度小于初始模型的流场速度,2 m/s≤v≤6 m/s的范围也减小,整体情况不如水平送风的工况好。

综上,随着送风角度增加,流场速度减小,且送风角度向上偏的流场速度小于送风角度向下偏的流场速度,水平送风为最合理工况。

4.4送风口位置改变的模拟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取点,计算每个点所在面的压力和速度平均值,绘制成曲线,比较改变送风口位置对流场压力分布和速度分布的影响。初始模型送风口中心距离腔体中心275 mm,改变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的距离分别为200、125、50、0 mm(即送风口在腔体中心位置)。

由图8可见,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200 mm时,负压区范围较其他工况更大,进入正压区后,1 900 mm≤X≤2 500 mm范围内,压力小于初始模型压力,在X≥2 500 mm 范围内,压力值大于初始模型压力。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125 mm时,负压区范围较初始模型增大,且负压区压力值大于初始模型压力值,有利于物料进入腔体,进入正压区后,1 900 mm≤X≤2 800 mm范围内,压力值小于初始模型压力值,在X≥2 800 mm范围内,压力值大于初始模型压力。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50 mm时,负压值范围基本保持不变,但是负压值明显增大,且波动性大,很不稳定,进入正压区后,压力值与初始模型压力值相差不大。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0 mm时,负压区范围明显减小,且负压值小于初始模型负压值,不利于物料进入,进入正压区后,压力大于初始模型压力。即送风口位置越往下,负压区范围偏小。

由图9可见,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200 mm时,在X≤1 300 mm范围内,流场速度明显加快,即靠近腔体前端,流场速度明显加快,v≥6 m/s的范围稍减小,2 m/s≤v≤6 m/s的范围基本与初始模型一致。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125 mm时,v≥6 m/s的范围基本与初始模型一致,2 m/s≤v≤6 m/s的范围较其他工况更大,有利于分离出细棉秆,v≤2 m/s的范围较小,提高了腔体利用率。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50 mm时,流场内速度明显降低,几乎没有v≥6 m/s的范围,达不到分离棉秆的目的。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0 mm时,流场内速度相较于其他工况更低,没有v≥6 m/s的范围,达不到分离棉秆的目的。即送风口位置靠上,v≥6 m/s的范围偏大。

综上,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125 mm时,负压区范围较初始模型增大,且负压区压力值大于初始模型压力值,有利于物料进入腔体,在大部分正压区范围内,压力值大于初始模型压力,有利于物料输送,且2 m/s≤v≤6 m/s的范围较其他工况更大,有利于分离出细棉秆,v≤2 m/s的范围较小,提高了腔体利用效率。

5结论

随着送风速度加快,v≥6 m/s的范围和2 m/s≤v≤6 m/s 的范围流场速度与初始模型相比增大(送风速度 12 m/s 情况下例外);当送风速度提高到14 m/s时,负压区范围明显增大,且负压值大于其他工况的负压值,有利于物料进入,v≥6 m/s 的范围和2 m/s≤v≤6 m/s的范围流场速度与初始模型相比都比初始模型大。

送风角度上偏,负压区范围明显增大,负压值变大,正压区范围缩小,正压值变小;送风角度下偏,负压区范围减小,负压值变大,正压区范围增大,正压值变大;随着送风角度增加,流场速度减小,且送风角度向上偏的流场速度小于送风角度向下偏的流场速度,水平送风为最合理工况。

送风口位置越往下,负压区范围越小,送风口位置靠上,v≥6 m/s 的范围偏大。当送风口中心与腔体中心距离为 125 mm 时,负压区范围较初始模型增大,且在负压区压力值大于初始模型压力值,大部分正压区压力值大于初始模型压力,有利于物料输送,且2 m/s≤v≤6 m/s的范围流场速度较其他工况更大,有利于分离出细棉秆,v≤2 m/s的范围流场速度较小,提高了腔体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建强. 流体力学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18(3):66-67.

〖FQ(162。54,ZX,DY-W〗[KH4D]

[2]李自仁. 乌苏市实施废旧地膜回收与利用技术的主要经验与做法[J]. 农业机械,2012,32(11):55-56.

[3]韩长军. 实施废旧地膜回收保障农业生态环境[J]. 吉林农业,2014(15):2-3.

[4]周明冬,秦晓辉,候洪,等. 新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治理现状及建议[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39(5):171-174.

[5]Wong M H,Chui V W. Toxicity tests of soil contaminated by recycling of scrap plastics[J].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1990,3(1):81-89.

[6]Cui T,Song K L,Zhang S B. Research on utilizing recycled plastic to make environment-friendly plywood[J].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2010,12(4):218-222.

[7][JP3]Khan W S,Asmatulu R,Davuluri S,et al. Improving the economic values of the recycled plastics using nanotechnology associated studies[J].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4,30(9):854-859.

[8]王学坚,许岩韦. 基于Fluent的省煤器输灰管弯头流场数值模拟[J]. 能源工程,2012,1(1):48-50.

[9]包福兵,林建忠,吴法理,等. 粉煤灰管道气力输送特性的研究[J]. 流体机械,2005,33(7):15-19,59.[ZK)]

[10]张鹏. 颗粒物料气力输送流体动力特性与控制的仿真研究[D].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3.

[11]马清亮,王维新,刘克毅,等. 软摘锭采棉机采摘头三维流场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9(6):762-766.

[12]韩彦杰. 固体热载体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D]. 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1.

[13]夏鵬. 炭黑气力输送气固两相流的模拟分析與实验研究[D]. 青岛:青岛科技大学,2011.

[14]匡世波. 基于离散单元法气力输送的数值模拟研究[D]. 沈阳:东北大学,2009.

[15]田虎楠. 梳齿式采棉机气力输棉系统的研究[D].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流场
大型空冷汽轮发电机转子三维流场计算
增压汽油机集成水冷进气歧管三维流场分析
转杯纺排杂区流场与排杂性能
基于HYCOM的斯里兰卡南部海域温、盐、流场统计分析
标准模型流场数值计算
基于CFD新型喷射泵内流场数值分析
天窗开启状态流场分析
基于瞬态流场计算的滑动轴承静平衡位置求解
基于国外两款吸扫式清扫车的流场性能分析
桥墩附近流场分布及对通航船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