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

2016-02-16 15:42顾兵兵淮阴住房公积金中心江苏淮安2233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21期
关键词:公积金住房职工

文/顾兵兵 淮阴住房公积金中心 江苏淮安 223300

关于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

文/顾兵兵 淮阴住房公积金中心 江苏淮安 223300

目前,由于大部分非公企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导致非公企业职工的工资构成中缺少了应有的住房消费资金部分,失去了申请住房公积金低息贷款的基本条件,从而使大量最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企业职工却游离于政策覆盖面之外,成了被住房保障体系冷落的群体。本文通过分析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要性,提出了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的措施。

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自试点至今,已经历了二十余年,在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非公企业对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非公企业的从业人员亦越来越多。然而,住房公积金制度在非公企业的覆盖面很低,住房公积金归集扩面的难点也在非公企业,如果该制度不能有效覆盖非公企业职工,那么其社会保障职能将大打折扣。住房公积金制度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全面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公企业建制情况。因此,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今天,住房公积金工作重点是,加快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并完善住房公积金体系的步伐,落实普通职工住有所居的基本需求。

1、非公有制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重要性

1.1 实现公平正义的需要

当前我国的职工群体构成中,非公企业职工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而大部分非公企业尚未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如果住房公积金制度不覆盖非公企业职工群体,它的社会保障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必须扩大制度的覆盖面,否则该制度的受惠人群仅为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央企等单位职工,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解决好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是对他们的关心爱护,是对他们生存权利的尊重,也是鼓励他们发挥自信、自强的能力,拉近他们和其他人群的心理差距,以保证社会的稳定。

1.2 企业依法经营的需要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住房公积金,是指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在职职工缴存的长期住房储金。由此可见,企业要依法经营,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城镇私营企业、其他城镇企业等均属于非公企业范畴,应依法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该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单位录用职工的,应当自录用之日起3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审核文件,到受委托银行办理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的设立或者转移手续。

1.3 企业长久发展的需要

当前就业环境下,人才流动性大,薪酬体系健全和福利保障全面的非公企业显然更受职工欢迎,也能够增加职工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为员工建立了完善的“五险一金”保障制度,使员工无后顾之忧,更能赢得职工信赖,从而提高非公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促进企业长期发展。

2、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缓慢的原因

2.1 企业法人缴存积极性低

非公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实施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单位每月至少要以上一年度最低工资标准基数的5%用来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以100人企业为例,假设最低工资标准为1400元,企业每月应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7000元,全年就是84000元。虽然《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为税前列支,但毕竟要增加企业支出,减少经营利润,所以多数企业能拖就拖,能不交就不交。

2.2 企业职工维权意识欠缺

非公企业高收入者一般为管理层,大多有住房,对住房公积金需求不大。而低收入者一般以临时工和外来务工者居多,流动性大,对企业是否缴纳住房公积金没有强烈要求。加上住房公积金属专项资金,除购房、建房提取和贷款法定条件外,其他一律不能随便支取,因而职工的积极性不高。另外,很多职工为了保住饭碗,也难以敢于维权。

2.3 法规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相关文件发不到非公企业,深入企业宣传的力度较小,使得企业不了解住房公积金这一政策法规。加上非公企业的能动性和积极性较差,大部分业主即使知道这一政策,也不愿主动向职工宣传,而职工想了解,确无从知道详尽的政策制度,导致“双盲”。

2.4 行政执法难以组织实施

虽然《条例》规定,对不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不设立住房公积金账户、逾期不缴或欠缴的单位,责令限期办理,处以罚款或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虽然赋予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执法职能,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执法能力有限,执法工作常常难以顺利开展。

3、加快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

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对重点龙头非公企业派人上门宣传、定期或不定期在报纸电视上宣传、发放宣传手册、借助政府平台召开非公企业法人会议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条例》,提高单位法人的法律认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促使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3.2 争取部门支持配合

在政府综合部门的牵头协调之下建立起各职能部门的行政合作关系。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税务、工商、社保等部门之间要逐步建立起信息共享制度,互通有无,摸清单位基本情况定期交换审核相关单位的劳务用工信息,在劳动仲裁范畴之内调整解决职工的住房公积金权益纠纷事件,督促用人单位将企业与个人所需承担的住房公积金存缴义务放入劳动合同文本并加以规范。

3.3 强化行政执法力度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建立专门的执法队伍,充实执法岗位。通过学习培训、法律辅导等方式,使他们既熟悉业务,又懂得法律与执法程序,为依法办事打好基础。主动进行执法检查,再配合媒体宣传,逐步提升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在企业、职工心目中的威信和社会地位。

3.4 建立灵活使用制度

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召开“制度推进会”。根据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主要集中在园区的实际,联合园区管委会组织召开非公企业负责人“制度推进会”。联合市工商联分行业召开“制度推进会”。联合乡镇、街道召开辖区非公企业“制度推进会”。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普遍较低,针对城市外来职工多租房居住的现状,可以允许他们使用一定的住房公积金冲抵房屋租金,以达到调动职工积极参与企业住房公积金建设的目的;针对非公企业职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住房公积金的决策机构要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适当放宽这类企业职工参与住房公积金的基本条件,让他们充分享受到参与住房公积金所带来的优惠政策等。

3.5 建立社会评价体系

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推动企业自觉履行法律义务和社会责任。如在评选“百强企业、明星企业、文明企业”等,加入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否建立这一参数(条件),否则不予参评,以此来推动企业主动将住房公积金摆上重要位置,促使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

总之,加强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建设,有利于带给员工归属感、稳定员工队伍、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益回报,并且同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只有在数量众多、蓬勃发展的非公企业拓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才有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才能使住房公积金制度成为让更多人受益的民生工程。

[1]赵沂场,王海娇,王建军.我国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政策中住房补贴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中国理论探索,2012.19(114):189-192.

[2]钱凯,董明君,任志鹏.基于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政策分析改革和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观点综述田.西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3):11.

[3]高红梅,林志山.浅议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2(11):120-121.

[4]贾小丽.关于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3(10)25-27

猜你喜欢
公积金住房职工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一种车载可折叠宿营住房
聚焦两会!支持合理住房需求,未提房地产税!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青年职工的贴心人
住房保障与住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