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

2016-02-16 18:45陈开立孟维国林中洪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麻

陈开立 孟维国 林中洪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分析

陈开立 孟维国 林中洪

【摘要】目的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麻醉特点及疗效做出相关探讨。方法 随机将10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患者全麻麻醉方法,予以观察组患者硬膜外麻醉方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率速度、并发症发生率及血压变化等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方法效果较好。

【关键词】全髋关节;全麻;硬膜外麻醉

作者单位: 134001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上用于治疗股骨骨折、风湿性关节炎及晚期股骨头坏死等疾病,此类疾病以中老年人群为病症高发人群。中老年人群中一定数量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病症,加之全髋关节置换术本身具有的术中出血量大、创伤刺激大等高危因素,使得术中危险系数随之增高,因此,安全有效的麻醉方式是促成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必要保障[1-2]。为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临床麻醉处理的特点与疗效,现将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2例,女性18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73±3.2)岁,病程2~10周,平均病程(6.8±3.3)周;对照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22例,年龄58~83岁,平均年龄(71±4.6)岁,病程2~8周,平均病程(5.3±3.1)周。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观察组 患者取侧卧体位,于L1~2间隙进行穿刺,成功后向头侧行3~5 cm置管,经导管注射2%利多卡因5 ml试验剂量,对麻醉平面与未全脊麻征象,根据观察到的具体征象及患者耐受程度推注0.5%罗哌卡因注射液6~12 ml,根据术中具体情况可追加硬膜外给药剂量。患者在术中持续行面罩吸氧,同时也可根据患者要求采用把控注射丙泊酚予以适当维持镇静。

1.2.2 对照组 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麻醉诱导:芬太尼4~6 μg/kg,丙泊酚2 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气管插管成功后接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适当调节呼吸参数,麻醉维持:静脉泵注丙泊酚8 mg/(kg·h),瑞芬太尼0.3~25 μg/(kg·min),间断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5 mg/kg。术毕前20 min停止给药并静注舒芬太尼20 μg。

1.3 观察指标

麻醉前用T0表示,诱导用T1表示,骨水泥填充前用T2表示,骨髓腔后用T3表示,缝皮用T4表示,仰卧位用T5表示。

1.4 统计学方法

所用相关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数据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血压变化方面:两组患者于T1~T5阶段的血压稳定性及心率速度方面明显较T0阶段有显著降低;T1~T2阶段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阶段血压下降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阶段两组患者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4~T5阶段对照组患者血压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血压指标无明显变化。

心率速度变化方面:观察组患者心率速度变化程度于各阶段均较对照组低(P<0.05)。就血压稳定性及心率速度变化方面来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心肌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4%;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心肌缺血4例,并发症发生率14%。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不断增长,钙质不断流失,骨质易疏松,同时身体机能的不断下降,使老年人成为股骨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高发人群[3]。髋关节置换术逐渐广泛应用于老年骨科疾病治疗手术中,其中麻醉方法是髋关节置换术中一重要环节。全麻手术镇痛效果显著的同时也多发不良反应,老年患者特殊的身体因素导致术后并发症多发[4]。硬膜外麻醉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全麻缺陷,患者在血压稳定性方面、心率速度方面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都优于应用全麻方式的患者,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生理功能影响小、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康复率及康复速度[5-6]。

综上所述,硬膜外麻醉能够有效克服全麻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缺点,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新. 两种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对照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4):21-22.

[2] 孟佳骝,邹艳芳,钟红辉. 全髋关节置换术58例临床麻醉特点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4):31-32.

[3] 胡玮,张涛. 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身麻醉与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比较[J].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5,7(4):252.

[4] 吴波文,张锡平,王镖,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空心螺钉治疗老龄股骨颈骨折疗效分析[J].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5):579-582.

[5] 许海,李浩,曾松旺,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股骨头坏死23例[J].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9):1214-1216.

[6] 罗少波,柯东风,林三瑜,等. 布托啡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研究[J]. 海峡药学,2015,27(8):167-169.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Anesthesia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CHEN Kaili MENG Weiguo LIN Zhonghong, Tonghua Central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 Tonghua 13400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inical anesthesia and the effect of total hip replacement. Methods 100 cases of hip replacement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it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of patients with anesthesia anesthesia method,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in general epidural anesthesia method,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Heart rate, complication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changes and other dat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pidural anesthesia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is better.

[Key words]Total hip joint, General anesthesia, Epidural anesthesia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057-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38

猜你喜欢
硬膜外麻醉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局部浸润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的比较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探讨静吸复合全麻与靶控输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麻醉深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