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2016-02-16 18:45张爽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张爽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张爽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结果 实验组的麻醉药物剂量、完全阻滞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而起效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术后实验组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气管插管全麻;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作者单位: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肿瘤医院麻醉科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属于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已经成为临床上根除膝关节疼痛、治疗膝关节严重疾病及重建膝关节功能的常用方法,大部分患者均为中老年群体[1],具有出血量多、手术创伤大及手术时间长等特点,手术治疗过程中,常用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的麻醉方法,现对其麻醉效果给予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1)凝血检查异常,或合并有肿瘤、静脉曲张、糖尿病等疾病;(2)近期有血管手术史者;(3)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心脏疾病、失代偿期甲亢患者。纳入标准: (1)符合ASA分级(Ⅰ~Ⅲ级)标准;(2)年龄<80岁。将其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肝功能、CT等常规检查,术前构建静脉通道,静脉注射0.1 mg/kg戊乙奎醚,并给予无创血液监测。

实验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患者侧卧位,取动脉血腰硬联合麻醉,从L3~4间隙进行手术穿刺,蛛网膜下腔位置注射高渗腰麻溶液(0.75%布比卡因2 ml、50%葡萄糖0.5 ml),退出腰麻针后需要置入硬膜外导管,让患者保持15 min的平卧之后,还需要在硬膜外为其提供2%利多卡因3 ml,随后每隔1 h将10 ml左右罗哌卡因注射到硬膜外,麻醉效果凸显之后还需要将10~20 ml丙泊酚通过静脉注射,直到进行缝皮工作结束为止。

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全麻:首先通过静脉将0.07 mg/kg咪达唑仑、1.5 mg/kg顺苯磺阿曲库铵、0.3 mg/kg依托咪酯、15 g舒芬太尼进行注射,并在患者肌肉完全松弛后为其进行气管插管,确保其呼吸频率维持在10~12次/min,潮气量维持在8~10 ml/kg,PETCO2维持在30~40 mm Hg。手术过程中还需要将顺苯磺阿曲库铵及丙泊酚通过静脉泵入。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麻醉药物剂量、完全阻滞时间、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等给予记录。(2)对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等指标进行记录和对比。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麻醉效果对比

实验组的麻醉药物剂量(15.8±3.2)mg和完全阻滞时间(13.2±2.1)min均低于对照组的(89.6±4.5)mg和(22.5±3.7)min,而起效时间(46.8±11.4)s快于对照组的(205.9±15.2)s,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指标对比

术后实验组/对照组舒张压(68.9±2.8)mm Hg/(72.4±2.9)mm Hg、收缩压(100.4±8.2)mm Hg /(112.7±8.5)mm Hg以及心率[(62.1±4.6)次/min]/[(77.3±4.4)次/min]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僵硬膝关节疗效显著,属于临床常见的手术类型,其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等患者中比较常见,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及麻醉风险大等特点。与此同时,该类患者还会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导致生理功能和自身免疫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2]。大部分患者会因为手术疼痛等导致患者的耐受力降低,从而影响手术治疗的进程和效果。

目前临床上对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一般需要给予麻醉处理,而常用的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而后者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其属于椎管内阻滞麻醉,可以有效维持患者血压及心率稳定[3],抑制创伤性刺激,减轻手术的炎症反应,从而提高麻醉效果。有研究表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还可降低血栓形成发生的风险。而气管插管全麻一般采用丙泊酚药物,虽然镇痛效果较好,但是会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加剧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增加心脏负担,影响手术效果。

综上所述,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腰硬联合麻醉具有全身麻醉药物用量少、促进术后恢复等优点[4],是一种较好的麻醉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特点为其选择针对性的麻醉方法,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而且还能提高患者治疗效果,降低疼痛症状的出现。对于行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以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为宜[5]。术后给予积极的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洪素花. 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8):25-26.

[2] 杨玲,冯春存. 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8):140-141.

[3] 刘俊杰. 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15,35(12):95-96.

[4] 马行军. 硬膜外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2014,34(10):27-28.

[5] 王莹. 腰硬联合麻醉与气管插管全麻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D]. 济南:山东大学,2012:16.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Clinical Anesthesia

ZHANG Shuang, Department of anesthesia, Nanyang Cancer Hospital,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Methods 120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a.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anesthesia drug dosage, complete block time and so on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nset time was fas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indexes of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is good.

[Key words]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 Tracheal intubation anesthesia,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059-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40

猜你喜欢
腰硬联合麻醉
右美托咪定腰硬联合麻醉在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效果研究
轻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腰硬联合麻醉与自控硬膜外镇痛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腰硬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科手术中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剖宫产的应用效果观察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腹腔镜手术中的镇静效应
不同麻醉方式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