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2016-02-16 18:45张晓凯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价值肺癌

张晓凯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分析

张晓凯

【摘要】目的 分析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肺癌患者56例,均采取全肺切除术治疗,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56例患者1年生存率78.6%,2年生存率41.1%,3年生存率2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4%。结论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效果让人满意,但术后并发症较高,临床需规范操作,加强围术期处理。

【关键词】全肺切除术;肺癌;临床价值

作者单位: 130012长春,吉林省肿瘤医院胸外二科

手术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手段,但选择肺叶切术还是全肺切除,一直是临床重点关注问题[1]。部分学者[2]认为,全肺切除术术后并发症较高。但对晚期肺癌及肿瘤侵犯范围广的患者,全肺切除术的效果显著。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采取全肺切除术治疗,其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中所选取的56例肺癌患者于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患者预计生存期均超过3个月;对侧肺功能良好;肿瘤侵犯肺动脉干、相邻肺叶、心包及主支气管等部位;男性41例,女性15例;年龄30~65岁,平均(49.6±10.1)岁;右全肺切除术23例,左全肺切除术33例;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肺部最大通气量(MVV)最低占预计值60%;用力呼气量(FEV)>120%。

1.2 手术方法

56例患者中,23例患者接受右全肺切除术,33例患者接受左全肺切除术。患者接受气管插管内静脉复合麻醉,采取标准后外侧切口。其中49例患者接受根治性切除术,7例患者接受姑息性切除术。13例患者行心包内肺血管处理,各有1例患者接受心包内处理左下肺动脉和右下肺动脉。8例患者接受心包部分切除术,3例患者接受气管侧壁部分切除术和隆突部分切除术,2例患者接受上腔静脉侧壁切除术,4例患者接受扩大胸壁切除术。

2 结果

56例患者术后随访3年,其中1年生存率78.6%(44/56),2年生存率41.1%(23/56),3年生存率25%(14/56)。1例患者在围术期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其余患者因癌症复发及肿瘤远处转移而死亡。

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4%(17/56),其中5例呼吸衰竭患者,经及时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后,1例死亡,4例患者好转;5例心律失常患者及2例心力衰竭患者经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等常规处理后好转;1例单纯脓胸,1例肺部感染,1例胸内出血,2例支气管残端瘘,经相应处理后均好转,未出现围术期死亡。

3 讨论

临床在治疗肺癌时,多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时,相关学者[2]认为该手术损伤大,需扩大手术区域切除肿瘤,术后并发症较多,且部分患者无法耐受该术治疗。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对中晚期肺癌患者及无法接受肺叶切除术患者,全肺切除术则是主要手术方式,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病灶,部分患者治疗及时甚至可达到根治的效果[3]。

此次研究中,56例患者1年生存率78.6%,2年生存率41.1%,3年生存率25%。说明,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是具有一定效果的。而实施全肺切除术患者应具备相应的手术适应证[4]:(1)患者对侧肺功能良好,肺活量、最大自主通气量均需在60%以上;(2)血气分析为适应证辅助指标,应确保动脉学氧分压超过10.6 kPa;(3)肿瘤累及相邻肺叶、主支气管、纵隔淋巴结等部位,侵犯范围广,肺血管变异等,无法实施肺叶切除术;(4)病变侵犯心包、心房、出入心包肺动静脉等,应实施心包内全肺切除术。

并发症是影响全肺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原因,此次研究,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0.4%,1例患者在围术期由于呼吸衰竭而死亡。为了预防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医师应掌握全肺切除术适应证,确定患者基本情况,综合考虑患者心肺功能,评估患者余肺代偿功能[5],以免术后肺功能不佳,引起呼吸衰竭。另外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是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究其原因是全肺切除术会减少患者肺血管床,增加右心后负荷;全肺切除术会改变患者心脏和大血管位置,影响患者心脏功能[6];术后低氧血症、心肌损伤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心功能,致心脏疾病的发生[7]。因此,临床围术期处理时,需注意手术操作步骤,避免影响患者术后心脏功能。

实施全肺切除术时,若较大病灶遮挡视野,应先处理容易处理的血管、支气管等部位,先夹闭疑难血管,移去病变标本可行血管封闭[8]。尽量采用钝性结合锐性方式游离肺血管,以免损伤血管后壁;若难以分离肺静脉根部分,应部分切除心房壁,不可过深夹闭血管,以免心脏停搏。总而言之,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较高,临床需规范操作,加强围术期处理,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术中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 王丹丹,陈情,毕平. 肺癌左全肺切除术后心肺并发症的发生与术前低肺功能的相关性[J].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7):397-400.

[2] 梁而慷,曹子昂,郑家豪,等. 全肺切除术后辅助化疗的5年生存分析[J]. 中国癌症杂志,2013,23(5):375-381.

[3] 甄福喜,赵欣,张伟,等.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右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1):1006-1008.

[4] 赵嘉华,初向阳,薛志强,等. 352例高龄肺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肺癌杂志,2011,14(3):251-255.

[5] 李航.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70-71.

[6] 陈颖,雷玉洁,黄云超,等. 右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双肺叶切除与单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 中国肺癌杂志,2014,17(8):596-600.

[7] 潘旭峰,曹克坚,耿峻峰,等. 高龄肺癌患者袖状与全肺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3):331-334.

[8] 于波,魏路军. 完全性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96例临床分析[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0,15(23):467-468.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Value of Total Lung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ZHANG Xiaokai, Tumor Hospital of Jilin Province, Changchun 13001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total lung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Methods 56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ll of which were treated by total lung resection, and the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recovery was analyzed. Results 56 cases of 1 years survival rate of 78.6%, 2 years survival rate was 41.1%, 3 year survival rate was 25%.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was 30.4%.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total lung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 is satisfactory, but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re relatively high.

[Key words]Total lung resection, Lung cancer, Clinical value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095-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65

猜你喜欢
临床价值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中microRNA-21和EGFR的表达及意义
CXCL-1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布地奈德联合华法林钠对结肠炎患者的治疗价值评析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胎儿心脏超声筛查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检测的临床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应用及意义评析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