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16-02-16 18:45李楠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脑外伤

李楠



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李楠

【摘要】目的 比较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8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均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传统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按照微创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比较而言,观察组具有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中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优势明显。

【关键词】微创引流术;开颅术;脑外伤;硬膜外血肿

作者单位: 473000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随着车祸、高处坠落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显著上升,使得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发病率也呈显著上升趋势,该病常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1]。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微创技术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分析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在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纳入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80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中男30例、女10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47.2±2.4)岁;对照组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为18~70岁,平均(48.0±2.6)岁。纳入者均满足以下标准:(1)就诊时间不超过伤后3 d;(2)血肿量均≥30 ml;(3)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以开颅术式进行治疗,根据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

观察组患者以微创引流术进行治疗,详情如下:确定血肿中心,并设定穿刺点为距离靶点最近处头皮上,并将细铁丝粘贴其上,做好相关标记进行CT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穿刺点。以2%的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浸润麻醉,以YL-1型的血肿穿刺针穿刺头皮、硬脑膜,穿刺时保持穿刺针的垂直,到达血肿中心后缓慢抽出血肿中的液体,但不可一次性抽完。首次的抽取量约在30%[2]。在抽取过程中一旦存在阻力时,需原位旋转抽次针,调整针尖侧孔方位。注入氯化钠溶液对血肿部位进行冲洗。检查患者有无活动性出血。无异常后以2~6万U尿激酶联合5 ml氯化钠溶液注射给药,保留4 h后可自然引流,每日3次[3]。指导患者定期复查,同时调整穿刺的深度,确定拔针时间,若患者的血肿量较大,则可采取两点穿刺对冲引流。患者再次液化引流标准为行CT诊断后血肿量无增大并至少6 h内处于稳定状态。对于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者,则需第一时间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4]。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GC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比较。

1.4 疗效判定指标

以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时间与GCS评分比较

经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住院时间为(7.1±1.1)d、GCS评分为(11.0±2.8)分,住院时间为(12.8±2.3)d、GCS评分为(11.2±3.0)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但GC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颅脑缺损1例,其并发症发生几率为2.5%;对照组颅脑缺损6例,其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23,P<0.05)。

3 讨论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外科手术法对患者进行治疗。一直以来,临床上主要以骨瓣开颅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该项术式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慢,生活质量较低[5]。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纯的抢救生命已不再是治疗的唯一目的。微创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重点分析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术式在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治疗效果。

微创引流术具有创口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经本次调查结果可知,以微创引流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6]。除了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外,其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样低于对照组。而上述调查结果可充分说明,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对于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治疗价值显著,优势明显。

综上所述,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中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优势明显。

参考文献

[1] 王贤德,陈海明,潘去青,等.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比较[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2):198-199.

[2] 彭成. 颅骨钻孔双管引流治疗急性大量硬膜外血肿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34):53.

[3] 潘成年. 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后再出血的相关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7):1758-1759.

[4] 刘明红. 过程管理方法在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微创引流术后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32-33.

[5] 许华杏,唐秀娇. 微创引流术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伴颅内血肿80例护理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2014(6):39-41.

[6] 牛立堂. 颅骨钻孔引流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比较[J]. 中国综合临床,2013,29(12):1305-1306.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and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LI Nan, Neurosurgery Departmen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yang Medical College, Nanyang 47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and crani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ethods 80 cases of 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 40 cases.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craniotom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compared with the observation group with short hospitalization time, low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in the treatment of traumatic epidural hematoma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effect, obvious clinical advantages.

[Key words]Minimally invasive drainage, Craniotomy, Traumatic brain injury, Epidural hematoma

【中图分类号】R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5-0120-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5.083

猜你喜欢
脑外伤
康复护理在脑外伤后遗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分步控制性减压术治疗重型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
人性化护理在脑外伤护理中的效果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控制性皮质撞击法建立大鼠脑外伤模型的昏迷及认知障碍观察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Orem理论在重型脑外伤颅内血肿患者中的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