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推动地方志事业再上新台阶

2016-02-16 02:10陈兰义
天津史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修志方志纲要

陈兰义

2015年8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年)》。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广大地方志工作者对地方志工作的期盼,文件既有鲜明的思想导向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必将有力推进我国地方志工作的持续发展,开启了依法治志新的征程。作为各级政府和地方志工作机构及地方志工作者,贯彻好这个文件,就要切实认清地方志工作当前之“势”,认真履行文件赋予的权力职责,着眼地方志工作未来发展,知势而动,乘势而为,有所作为,推动地方志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蓄势已就,奠定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基础

“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中华民族编修地方志历史悠久,连绵不断。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中指组、中指办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地方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并奠定了坚实基础。“一纳入、八到位”这条鲜明的主线更加明确了“党委领导、政府主持、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组织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体制”;进一步形成了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各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地方各级政府工作任务,“认识、领导、机构、编制、经费、设施、规划、工作”到位的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地方志工作机构的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依法治志和依法开展地方志工作的责任和职责;丰富的编修成果形成了“一座以地情和国情为主要内容的地方志资源宝库”,铸就了地方志自身应有的地位;逐渐深化的理论研究推动了方志学、年鉴学学科建设并逐渐被世人广泛认可;方志工作公共设施基础建设凸显并初具规模,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修志问道,以启未来,存史育人资政作用日益彰显。按照“四个全面”战略部署,党和国家对地方志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多年的努力夯实了基础,国家的布局给予了发展机遇。

二、趋势已定,指明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方向

指导思想以“全新的表述”指明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方向,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落实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要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依法全面推动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繁荣。“坚持正确方向、坚持依法治志、坚持全面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质量第一、坚持修志为用”,“六个坚持”的基本原则保证了地方志事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为地方志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首次在文件中提出的“依法治志”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法理支撑,与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相吻合,体现了修志编鉴工作的与时俱进。提出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方法创新“四个创新”的新要求,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为方志人施展才华提供了崭新的舞台;确保“两个全面完成”的基础上提出严把政治关、史实观、体例关、文字关、出版关“五关”,鲜明提出了质量和进度的辩证关系,即在必须完成任务的基础上确保质量和精品意识,进一步改变了因突出质量耽误进度、因突出进度而忽视质量的问题,提出要求的高度史无前例,更加赋予了修志人实实在在的责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坚持修志为用,努力开创读志用志的新局面。

三、大势已备,开拓了地方志事业发展的空间

《规划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完成第二轮修志规划任务,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等目标。提出了地方志编修体系、理论研究体系和学科建设体系、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工作保障体系“五位一体”的地方志事业发展综合体系。规定了11项主要任务,提出了法治保障、制度保障、经费保障、队伍保障、宣传保障“五条”保障措施。明确了将地方史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提出了信息化建设目标、规范了资料建设要求,强调了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阐述了地方志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指明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的范围和意义,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措施有力,为地方志事业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提出方志文化服务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推介一批高质量的地方志成果,展示地方志的当代价值,展现地方志永恒的魅力,增强方志文化影响力。责任重大,空间巨大,前途远大。在备受鼓舞的同时,地方志工作者当具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气概和勇气,竭力完成党和国家赋予地方志工作的要求和希望。

四、乘势而上,推动地方志再上新台阶

《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提供了组织基础、思想基础、保障基础,给予了地方志工作者前无古人的工作平台,作为各级政府和地方志工作机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要着眼这大好的形势,乘势而为,积极努力,扎实做好地方志工作,把“冷板凳”坐热,发扬好“修志问道,直笔著史”的方志人精神。把规划纲要的要求落到实处,创造方志人美好的明天。笔者认为,落实好规划纲要,主要是要抓好“三分析、三到位、三落实”,即,三分析:分析本单位自身工作安排与规划纲要的差距,分析本单位任务完成现状与规划纲要要求不符的地方,分析本单位完成任务与规划纲要要求的内容还需要政府部门给予什么样的支持。三到位,向上级领导汇报到位,把政府部门应负有的责任汇报清楚;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到位,依据规划纲要的要求,把编制增加、经费增加等事项报告清楚;学习到位,认真组织各级地方志工作者学习、消化、理解,把精神吃透,为创新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三落实,一是落实纲要要求,二是落实纲要规划的任务,三是落实纲要提出的保障措施。着眼地方志事业发展,为更好的发挥好存史育人资政作用,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就天津地方志工作而言,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培林副院长“天津地方志工作要与天津经济发展水平相吻合”的指示要求,作为天津市地方志办公室,亟需建立资料、信息化、地方史等部门机构;为各处馆增加人员编制,选入具备相应学科的人才;调整修志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召开高层次市级会议,传达部署落实规划纲要的意见和措施;尽快立法,确保依法治志落到实处;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将地方志工作纳入督查范围和绩效考核范围内;进一步做好方志文化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六进”活动,大力培养地方历史记忆。

蓝图绘就方向明,直笔著史写春秋;立言存史担道义,为志一脉展风骨。

猜你喜欢
修志方志纲要
河北省档案馆馆(省方志办)藏《永壁村保甲册》鉴赏
《〈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解读近日出版
和爸爸一起回到童年:唤醒你,治愈我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一步一个脚印 迈向网络强国
设置方志学专业硕士学位探讨
河东区地方志第二轮编修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河北区第二轮修志工作中期推动会召开
浅谈在第二轮修志过程中的实践与认识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