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怀念我的父亲

2016-02-16 02:15陈元龙
天津史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书画展书画

陈元龙

今年是我的父亲陈梅庵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十三年了,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津门各界筹备以举办书画展览,出版诗文书画集的形式,缅怀这位新中国第一代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父亲一辈子忠诚书画教育事业,老人家生前付出的艰辛和取得的成果也引起了我对诸多往事的回忆。

父亲陈梅庵(1915—2002)祖籍山东利津,出生于津门七十二沽的咸水沽镇四里沽村。自幼酷爱诗文书画,少年时随孙绍卿先生读私塾十四年。青少年时期拜津门名家李学曾研习书法,后学“二王”,再学“黄派”大气奔放之势头,集各家先贤之长,形成了自家风貌。国画学习陈半丁、张和庵画法,后拜乘航先生为师,笔墨淡雅意境清新;诗词方面,造诣颇深,诗书画合璧是父亲最大的特色。1934年,父亲在伯父(陈兆彬)的协助下,利用自家宅院,克服种种困难为家乡办学,至天津解放前夕,培养了诸多农家子弟。1948年南郊解放,第一面五星红旗是父亲亲手在校园升起,解放区的歌声在校园唱响。

父亲从事教育长达半个多世纪,先后在四里沽小学、葛沽小学、津南师范学校等单位任教,培养了刘宝永、高景林、时世安、孙玉元等数以千计的书画人才和教学骨干,为津南的教育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父亲青年时期在津沽一带就是有名的教书先生。经常与好友周祜昌、周汝昌兄弟二人一起研究诗词书画。周家是咸水沽镇有名的大户人家,周汝昌先生的父亲周景颐(周五爷),特别喜欢有才学的年轻人,多次邀请父亲到其家中做客,吟诗作画、开怀畅饮,当时父亲的诗书画作品受到了周五爷的赞许并收藏,至今,周家后代还保存着父亲的书画作品。1990年我和父亲正筹备书画展时,远在北京的周汝昌先生赠诗“乔梓联辉书画好,柳风沽上砚云蒸”,以表对乡兄陈梅庵父子书画展赞美和祝贺。

在父亲办学初期结识了头道沟小学和白塘口小学的戴先生和丁先生,三位先生志同道合并结为拜把兄弟。丁松庵、戴竹庵、陈梅庵,“松、竹、梅”岁寒三友的故事在津郊广泛传颂,在此后数十年的教育生涯中,他们三兄弟和津沽名流溥绍曾、徐茂华、杨仲文、刘伯声诸先生一起共同促进了津南教育事业发展。

父亲在文革后与津门书画名家交往较多,王麦秆、赵晋琛(曾下放到南郊插队落户)、爱新觉罗·溥佐、孙克纲、严六符、夏明远、刘止庸、王明九、单体乾、宁书伦、白金、张蒲生、霍春阳、韩文来、朱帆、于复千、鲁黎、张锡武、王千等先生,他们都曾来过南郊与父亲进行书画交流,翰墨结缘。在父亲过八十岁寿辰的那年,著名画家孙克纲、白金、张蒲生、张锡武等先生到咸水沽家中,与父亲合绘了一幅《松鹤图》,孙克纲先生挥毫写下“寿”字赠予父亲,以表祝贺。

著名画家爱新觉罗·溥佐先生经常到津南来采风,并与父亲书画交流。记得有一年给父亲画了一幅《苍松图》,父亲回赠溥佐先生一幅书法作品,临走时还赠给溥佐先生一个白玉扳指。

父亲是一位热心于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的人,为朋友慷慨解囊,几十年义务为群众书写匾额,可谓有求必应。每逢节假日,他就会和书画家们一同到机关、部队、工厂、学校慰问献书献画、书写春联,分文不取。

解放前(1938年),天津突发洪灾,咸水沽一带成为一片汪洋,房屋倒塌,老百姓苦不堪言。四里沽村被洪水团团围住成了一片孤岛,许多邻村的乡亲们把此地当成了“风水宝地”,纷纷前来避难。当时父亲忍痛把学校的校舍腾空让受灾的乡亲们居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时父亲的好友戴竹庵先生家中也遭遇了洪灾,无家可归,只有带着一家老小乘船来找父亲。父亲把戴先生一家安顿在自己家中,并拿出攒下的粮食和衣物接济老朋友。

父亲还研究中医中药,收集偏方,为乡亲们义务看病,用中草药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并广为流传。

父亲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书画教育家、学者,老人家学识渊博,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对诗词的研究造诣颇深,对于易经、相学也有涉猎。父亲喜欢音乐,尤其擅长吹箫、弹琴等。

父亲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是书画创作的高峰期,也是父亲在艺术上收获的季节,从1991年到2001年先后五次在天津、广州、西安、东营、烟台等地举办“陈梅庵三代书画展”,受到当地美术界的关注和欢迎。天津电视台录制了专题片《乔梓联辉》在全国播出,陈梅庵三代书画世家的事迹传遍大江南北,声播海外。其中1994年父亲应邀到西安举办画展,当时父亲已经八十岁高龄。画展在西安长安画院展出,展标由西安美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刘文西先生题写,开幕式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王巨才主持,陕西省书画界名流:江文湛、邹中绪、曹湘秦、肖焕等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展出期间父亲到西安碑林、半坡遗址等地参观学习,西安的文物古迹令父亲陶醉,因为研究了一辈子的碑帖,父亲到碑林如获至宝,一个字一个字的对照,用放大镜一块碑一块碑地观摩、考证等。此外父亲还应邀到西安军事院校、陕西中国艺术研究院、西安美院等部门挥毫泼墨、进行书画交流,收获颇丰。

1995年11月,应邀在广州岭南画派纪念馆举办“陈梅庵三代书画展”,全国书协主席沈鹏先生题写展标,广州市委原书记欧初先生、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郭绍纲先生为画展剪彩。著名画家、岭南画派领军人物关山月、黎雄才先生分别参观画展并对父亲书写的长达九米的出师表十分欣赏,关山月先生参观后为父亲题写了“翰墨缘”三字,以表祝贺。

近二十年来父亲的书画作品还应邀参加国内外大型书画展,其作品镌刻在湖北、开封、郑州等地的碑林,并被毛主席纪念堂、周邓纪念馆及国内外博物馆永久收藏。

这次筹备纪念父亲的百年诞辰纪念活动,津门各界人士及文化部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著名画家孙其峰先生、霍春阳先生为书画集题写书名,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振德先生为画集作序,天津美协主席曹德兆先生,天津书协主席唐云来先生,天津美术学院老教授杨德树先生,张蒲生先生,老书画家白金先生,李克玉先生分别为画展题字。为了收集父亲的诗文书画资料,父亲的挚友远在黑龙江依兰县的九十二岁高龄的王绍桂先生,现住大港的八十四岁高龄的刘宝永先生,赵晋琛先生之子赵嘉强先生以及津南的薛恩泉、李宝春、王志义等先生都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诗文书画创作历史资料,在编辑过程中还有诸多的热心朋友给予了大力的协助和关心,值此我们全家人深表诚挚的谢意!

(本文作者系陈梅庵先生之子,天津师范大学书画院院长)

猜你喜欢
书画展书画
临时展览
小小书画廓
铁岭市职工书画展部分参展作品
迎国庆书画展作品选登
宁陵县举办庆祝九九重阳节书画展
书画
书画
书画
诗书画苑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