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市”到“谋势”——2016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化肥市场论坛聚焦行业发展

2016-02-17 08:39中国农资
中国农资 2016年40期
关键词:农资氮肥化肥

□《中国农资》记者宋安勇陈元邦

从“谋市”到“谋势”——2016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化肥市场论坛聚焦行业发展

□《中国农资》记者宋安勇陈元邦

10月17日至18日,中国上海黄浦江畔,一场把握农资市场格局,引领农资企业升级转型、打破常规、实现逆势突围的业界盛会在这里拉开帷幕。这场盛会就是由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主办,湖北宜化集团、鲁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晋煤集团等多家单位协办的2016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化肥市场论坛。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耕地与肥料管理处副处长徐晶莹,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理事长顾宗勤,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张福锁,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研究员赵秉强、何萍,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商照聪,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兼有机肥分会理事长符纯华等同来自全国的知名肥料经销商代表、种植大户代表和企业界代表500多人出席了本次盛会。

据悉,“中国国际化肥市场论坛”迄今为止已经成功举办了3届,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也致力于通过论坛解读行业现状,引导企业健康发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如今农资行业更是困难重重,企业对于前瞻性、引领性的思索和观点,更是十分渴求。顾宗勤理事长在会议致辞中称,在当前化肥市场整体低迷不振的大环境下,为了帮助企业降低出口成本,今年氮肥协会联合磷复肥协会、钾盐协会,先后多次向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农业部等有关部门递交报告,建议国家取消化肥出口关税。对于多个协会联合向国家部委递交的建议国家取消出口关税的报告,相信定然会有比较好的结果。

全球市场增长依然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化肥部主任陈丽在会上分析了全球化肥市场的变化与发展,陈丽在报告中称,过去5年世界化肥供应年均增长率2.3%,消费年均增长率1.6%。2015年世界化肥生产能力约2.925亿吨(纯养分),同比增加2.8%,供需基本平衡,供应略有余,过剩8.5%。其中氮、磷、钾过剩率分别为6%,5%,19%。2015年化肥产量2.438亿吨,同比增长0.3%。全球年消费量 2.23亿吨,同比下降2.6%。其中81%用于农业消费,为1.814亿吨,较2014年下降1.4%。中国2015年化肥产能 9080万吨,产量7627万吨,表观消费量6679万吨,分别占世界31%、31%、30%。2015年-2020年化肥供需矛盾仍在加大。2015年-2020年供应年均增长率 2.4%,总需求年均增长率2.2%,供应过剩由2015年的8.5%提高到 2020年的9.6%,其中工业应用需求旺盛,2015-2020年工业氮需求增长28%,工业磷肥增长13%,钾肥增长13%,其中需求增长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供应增长地区主要是资源丰富地区。

从市场增长率分析,钾肥需求将强劲增长,年增长率达2.6%,达到 3530万吨;磷肥需求增长较温和,年增长率1.8%,达到 4570万吨;氮肥需求增速将下滑,年增长率1.3%,达到1.192亿吨,因发达国家和中国氮素利用率提高。中国将2015年至2020年期末年度化肥消费增速控制在年均增长率1%。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化肥生产将进一步向资源产地集中,国际贸易会进一步扩大。亚洲地区的供需缺口会逐渐增大,亚洲仍是世界化肥最活跃的市场。随着世界化肥布局向资源产地集中和精准农业的要求,化肥品种逐步向高浓度发展。由直接生产复合肥转向生产基础肥料,再进行二次加工。

化肥减量成为行业大计

赵秉强认为,只有市场上实现了化肥减量,才是农业增产的主要途径。然而化肥减量并不是所有品种的化肥都进行减少销量,而是要将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来占领市场。其中绿色高效新型肥料可以实现化肥增效减量;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实现化肥有机替代减量;提高施肥技术水平,施肥机械化、智能化,可以实现肥料精准投入;培育营养高效品种,提高肥料利用率,可以减少肥料用量;肥料管理法制化,通过建立科学的补贴政策,鼓励农民使用环保新技术。另外一个影响肥料市场销售的要素是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肥料创新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农业生产体制,土地流转与规模化经营,使生产方式变化。2015年底,全国流转耕地4.5亿亩,占全国农民承包耕地的33%;种植业家庭农场平均经营耕地170亩。面积50亩的种植大户340万家,家庭农场达87.7万个,经营耕地1.76亿亩,占承包耕地面积13.4%;从事粮食生产的家庭农场占种植业家庭农场的比例是58.7%。农民合作社达153万家,龙头企业12.6万家。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正在提高、规模化经营,直接影响化肥的生产、流通、施用技术和品种结构。

有机肥市场异军突起

会上,符纯华从有机肥角度分析市场。据他介绍,目前全国共有有机肥企业2282家,其中纯有机肥企业986家、生物有机肥296家、有机无机复混肥809家、其他企业192家。在有机肥市场上,商品有机肥需求和消费快速增长。一是土地有机质提升、“化肥零增长”背景下减量增效、“土十条”等行业政策带来的机遇。二是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业结构调整及企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机遇。三是人们对绿色及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带来的机遇。在营销方面,“互联网+”、“农化服务”等方式将有助于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料的推广。对于有机肥市场的营销,一是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提高农民使用有机肥料的意识。二是要完善行业标准制修订,加强对有机肥料生产企业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把关,提高有机肥料质量。三是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用政策促进商品有机肥料的推广应用。四是要加强技术创新、产业整合发展。加强院企产业合作,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同时,创新和改进产品,加大科研投入,开发出高质量、差异化的产品。

在本届会议上,还延续了上几届的传统。来自中国氮肥工业协会、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钾肥行业分会、Argus FMB、CRU等专业机构的高级分析师对2016-2017年国际、国内市场上各类肥料产品的市场形势进行分析、解读,并给予企业一些参考性的建议。

猜你喜欢
农资氮肥化肥
7月我国化肥进口量增加
预计今年氮肥消费或将增加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江淮小氮肥 耕耘六十年——纪念安徽小氮肥诞生六十周年
抓住机遇 主动作为 努力推进我国氮肥市场稳步前行
化肥需求增长不均 有人欢喜有人忧
2017春季各地氮肥市场掠影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