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016-02-18 23:16贾贵荣
出版参考 2016年1期
关键词:国家图书馆书稿选题

贾贵荣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起,出版参考杂志社承办的“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审”活动,自2014年启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业内人士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赞许声不断。主其事者欲锦上添花,编辑出版《优秀审读报告专刊》。此事很有必要,对编辑培养和出版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作为该项活动的热心支持者和积极参与者,受嘱写几句话,也算是反映一个老出版人的心声吧!

“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是一个创新。追溯近现代图书出版评优史,梳理目前各类图书评优,可以发现,选题策划、内容组织等成书之前的各类环节,有国家层面或行业内的项目优选活动,如五年重点出版规划之类的国家级选题规划、优选活动,又如古籍整理出版补贴之类等专题评选。而成书后,各类图书奖评比就更多了,大到国家政府奖,小到行业图书奖等等。尤其到年终或年初的时候,此类奖项可谓纷至沓来,数不胜数。唯独对书稿加工过程中的整理、审读等环节,缺乏相应的评选活动。因此可以说,“优秀审读报告评选”独树一帜,必将在出版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定会影响几代出版人。

首先,“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会引领编辑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尤其在目前浮躁心态充斥社会的情况下,引导编辑写好审读报告显得更加必要、及时。据我的从业经验,一个编辑如果没有认真细致地通读书稿,绝对写不好审读报告。而在写好审读报告的同时,往往能很好地积累编辑的审读判断力和职业敏感性,提升编辑的综合实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编辑赵嫄曾经获得第一届(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比活动”二等奖,对这项活动有比较深的感悟,她曾表示:“这次获奖对我个人的编辑工作是很大的鼓励。通过参加这次评选活动使我认识到,认真撰写审读报告不仅有助于对书稿的整体认识和把握;同时日积月累,编辑的工作能力也会有很大提高。”

其次,优秀审读报告的评审会推动更多精品佳作的产生。撰写审读报告是整个出版过程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好的审读报告是优秀图书出版的基石。可以说,没有优秀的审读,很难有优秀图书的产生。如果报刊社也能引进优秀审读报告,必将大大提高他们的质量,改变长期以来杂志报纸质量整体低于图书的局面。当然,报纸杂志的审读报告的门槛可以低一些,内容可以简略一些。

再者,一个出版社重视编辑的审读报告,关乎出版社长久发展。俗话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出版社发展的关键和核心,在于培养和用好人才,尤其是编辑人才。编辑人才的成长,对出版社的发展意义重大。图书质量的提高,也仰赖于优秀编辑。这两点均离不开撰写审读报告这样的基础性工作,可谓一肩挑两担,一头是编辑人才的成长,一头是精品佳作的产生。

对“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我有几点建议:

1.要求参评的审读报告更加规范。审读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选题报告+初审报告,由责任编辑撰写,主体是责编。内容包括书稿的意义;书稿存在的问题(包括内容和文字的);问题的处理。复审和终审只是附录性质,供评奖时参考。我认为不一定非是原始材料,后补的也行,因为审读报告无论成于何时,均属原创,无处可抄。

2.评审标准问题。第二届评选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参评的出版单位中古籍出版社明显增加,而古籍社的图书多是大型文献丛书,承载民族文化的基因,评审时应更加重视以下内容:图书在历史或文献史上的地位及重大性;图书内容的珍贵性和复杂性;责编处理问题的能力。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周一良批校十九史》审读报告”有幸在第一届选评中获奖,一部分原因在于本书系周一良先生批校十九种正史的珍贵资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版本价值。

作为出版行业的老编辑,我参与了“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从创意、调研、策划到运作、诞生的全过程,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郝振省、魏玉山两任院长以及出版参考杂志社李建红社长麾下的团队,在活动中体现的对出版行业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表示由衷的敬佩和感谢!

(作者系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总编辑)

猜你喜欢
国家图书馆书稿选题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考论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国家图书馆藏吴奕杂剧二种略考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