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影子在奔跑

2016-02-18 23:28
出版参考 2016年1期
关键词:斯伯格书稿自闭症

出版单位  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书    名  我的影子在奔跑

责编姓名  李敏怡 李鹏 刘小玲

编辑证号  李敏怡 200901910865

李鹏 201401988212

刘小玲(退休返聘)

震撼之后的倾情奉献

这是中国第一部真实反映艾斯伯格综合征(自闭症)儿童生活的自叙体小说。当责任编辑最初拿到《我的影子在奔跑》初稿阅读时,竟然是一口气读完,他感叹道:太震撼了!

震撼编辑的是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限爱心,是艾斯伯格综合征的数学天才修直和他的母亲田桂芳17年岁月的回放,那里面是苦痛、成长和母爱,是面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矛盾、挫折,甚至不幸,亲人间的相互包容和沟通,还有当前社会明显缺失的人与人之间、母与子之间沟通的经典教范。

震撼之后,责任编辑要做的就是设法让书稿中所蕴含的这种种内涵得到最好的传播。编辑认为这部小说属于慢热类型,缺乏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的要素,而且第一章“我是谁”关于主角修直婴儿时期的叙述,担心可能有些少年读者会看不懂,于是责任编辑建议作者在第一章前增加“预见、先知”一章,力图增加小说的悬念,引起读者继续往下读的欲望。如此,小说果然增色不少。再就是提出对文稿增加插图,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尤其是编辑要求插图要富有显明的时代感,于是安排了大量漫画插图,借鉴网络、手机屏幕的表现方式来安排版面,让人产生独特感觉的同时,以进一步拉近读图时代、触屏时代与读者的距离,进一步提升图书的可读性。就这样,一部具有丰富内涵的文稿经过三位同样具有丰富内涵的责任编辑的倾情工作,成为一部震撼更多读者心灵的优秀图书。

获奖感言:

图书的初审报告是责任编辑作为图书第一作者的阅读心得。当我们决定把一个作品打造成一个文化产品之后的第一步是深深地阅读原文。读进去,读出作者的写作初衷,读出作者的远大情怀。当我们在初审《我的影子在奔跑》时,我们不仅看中她作为获得各种大奖的电影文学本,而是感受到作者关怀特殊儿童的大爱情怀。我们更看到作品将要唤起社会关爱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让宽容、平等、友爱的精神成为社会精神的主流的觉悟。

书写初审报告,让作为责任编辑的我们实现做调研、做策划、做图书营销的远大想象。这是一个美好的过程,也是一个落实的过程。我们认真地实践着、享受着。感谢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主办这次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让我们有机会把这个美好的过程呈现到大家的面前。

——李敏怡

初审意见

一、书稿第一印象:震撼,走进一个陌生的世界

当我们最初拿到《我的影子在奔跑》初稿时,翻开后竟然就放不下了,一口气将它读完。太震撼了!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而这个世界竟然一直在我们身边,书中的主人公以“差生”、“头痛精”的形象存在于我们身边,在孩子的班上,在小区里,在朋友的聚会中。我们常常遇见这样的孩子,我们讨厌他们,歧视他们,疏远他们。原来,他们有自己的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奇妙;他们有自己的思考,而这思考是多么的智慧,是我们这些“正常人”想都未曾想过去涉足的领地。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作品,它必须出版,必须让世人认识这个世界。

二、书稿的出版意义

我们在接到这个选题后,开始查阅资料,于是,发现了这个“陌生的世界”被称为艾斯伯格综合征(Asperger Syndrome,AS),这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在分类上与孤独症同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在中国,这种患病儿童被称为“自闭症儿童”、“孤独症儿童”。联合国的报告称,全球现有自闭症患者3500万人,其中40%是儿童,全球每20分钟就有一名自闭症儿童诞生。中国自闭症患儿人数达一百多万,且发病率在逐年上升。《我的影子在奔跑》写的就是这群人。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限的爱心,从一名艾斯伯格综合征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评价世界。书中浅显直白的文字,非常真实地展现出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心灵,向我们展示了一名艾斯伯格综合征的数学天才缤纷的精神世界,让我们走进一群特殊的人的部落,学习了解,学习关怀。

此时,我们知道与小说同名的电影虽未曾公映,却在点映阶段就获得了金鸡百花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华表奖最佳少儿影片、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儿童片政府特别奖等多个奖项,足见故事里的人物何等震撼人心!

所以,出版这部小说将会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它把一个全新的、奇妙的世界展现出来,让人们去认识、去了解,呼唤对自闭症儿童的认同、关怀。

三、书稿的文学价值

《我的影子在奔跑》是中国第一部真实反映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自叙体小说。国际统计数字显示,自闭症在全世界儿童中的比例已达到3%以上。面对如此一个群体,我们众多触角敏锐的作家并没有太多的涉足,是因为这是一个高难度的题材,而作者胡永红正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修直,是整部小说的叙述主体。我们读过不少自叙体的作品,然而,通过一个艾斯伯格综合征的孩子之口进行叙述,可谓独一无二。小说通过修直独特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这位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别具一格的精彩人生经历,也展示了修直和妈妈特殊的母子亲情与特别的精神世界。

胡永红老师是一个具有独特视觉的作家,她直面不幸,却又巧妙地避开了悲情故事的俗套。小说在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修直妙趣横生的自述中,让人看到的是恣意挥洒又曲婉明媚的母爱,看到了修直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就是在这一个个喜感的故事中,让我们看到的已经不再仅仅是对不幸的悲悯、同情,而更多的是在包容和沟通后的快乐与幸福。修直的故事并非只是发生在小说里,也并非只会在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和其母亲身上出现。人生路漫漫,总会遇上这样那样的坎坎坷坷,心理的、生理的、学习方面的、就业方面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无数个各不相同的家庭里都会上演似曾相识的情节。面对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矛盾、挫折,甚至不幸,亲人间的相互包容和沟通,无疑是化解各种危机的关键。小说中修直和母亲之间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当前社会比较缺失的人与人之间、母与子之间相互沟通的经典教范。

作品的语言富有个性,结构巧妙,对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描写传神,是近年不可多得的一部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具有较高的出版价值。

四、书稿的不足之处及修改意见

在阅读初稿时,我们发现该小说属于慢热型,缺乏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眼球的要素,第一章“我是谁”关于主角修直婴儿时期的叙述,由于艾斯伯格症儿童的思维特征,而导致文字非常跳跃,虽然这种“跳跃”符合作品主题,但我们的读者对象大部分是青少年,我们担心可能有些读者会看不懂,有云里雾里的感觉。这应该是书稿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其次是书稿全部为文字,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可读性欠缺。

因此,我们建议作者:在原来第一章“我是谁”的前面增加 “预见、先知”一章,增加了小说的悬疑感,引起读者继续往下读的欲望。

为了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也建议在图书的装帧设计上下功夫,配上大量漫画插图,借鉴网络、手机屏幕的表现方式来安排版面,让人产生独特感觉的同时,以进一步拉近读图时代、触屏时代与读者的距离。

五、对本书发行前景的期待

在中国,目前图书市场还没有反映艾斯伯格综合征或者自闭症儿童的文学作品,而阅读人群却非常需要这样的作品,家有此症儿童的家长更需要获得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正常人群更需要通过一些故事去认识这个群体。所以,当英国儿童小说《深夜小狗的神秘习题》问世后,销量马上把《哈利·波特》压下去。

在《我的影子在奔跑》还是电影剧本时,主人公已被誉为“中国少年阿甘”,作品被誉为“自闭症少年的中国梦”。而且小说的文字将自闭症儿童的心灵展现得非常真实,让我们看到一个天才的缤纷的精神世界。我们将会以这部作品引出一个话题——全社会关怀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成长;更呼唤心与心的交流,呼吁关注生命。

所以,我们可以预期,该小说一定能得到社会的关注,引起心灵的震动。我们不只关注图书的发行量,我们更关注的是这部作品能唤起社会关注,让人与人之间充满关怀和信任,让社会变得更和谐。

而随着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的公映,小说必将受到关注,如果配合宣传,将会有更好的发行前景。

六、对图书发行的准备工作

我们在阅读了初稿后,开始对图书的市场定位、内容呈现和营销等方面进行广泛的调研,包括约见广州少年宫特殊教育中心的创办人关小蕾老师、广州市知远教育培训中心的相关专家、报社相关记者编辑等,同时也到书店调研市面上畅销书的开本、版式设计、封面、插图形式、定价等情况,为《我的影子在奔跑》一书的装帧设计、定价等提供参考数据及材料。这些准备工作都为图书编辑出版的顺利完成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我的影子在奔跑》是中国图书市场第一部有关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文学作品,填补了一个空白,将有可能受到大众的欢迎,我们对该小说的发行前景充满期待,也将计划在适当的时间节点,例如世界自闭症关爱日、世界读书日、南国书香节等,对图书进行宣传推广,营销方案包括举办新书首发式,在主流媒体网站制造与图书有关的话题,引起公众关注、共同探讨,联系大型企业,组织公益义卖活动等。

目前,本书稿已经完成了初阅—退改—案头文字润饰—版式设计—插图等工作,书稿已经达到发稿要求,建议发稿。请复审、终审领导审定。

复审意见

本书稿为获奖电影《我的影子在奔跑》的小说文本。通过一位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十七年的成长经历,塑造了一位勇于牺牲、无私无悔、又大爱无限的年轻母亲形象,读来感人至深。本书经编辑深入打磨,已达到出版水平,同意发稿。

终审意见

本书的作者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无限爱心,以一位艾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评价世界,让我们走进这些特殊儿童的部落,学会了解、学会关怀。本书的文字非常好,自闭症儿童心灵的展现非常真实,让读者看到一个天才的缤纷的精神世界。以这部作品可以引出一个话题——全社会关怀艾斯伯格症儿童的成长;更呼唤心与心的交流,呼吁关注生命。因此本书具有较大的思想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

本书经过初审和复审的打磨,已经达到了发稿要求,同意发稿。

编 辑 手 记

本书叙写了一对特殊却又平凡的母子十七年充满了艰辛却又甜蜜的成长之旅。我们拿到书稿后,最大的感觉是此书如一缕清风,一扫以往同类题材的悲情、愁苦的阴霾,以清新、舒展、自然的文笔,直接对接艾斯伯格综合征少年的视线,描述了一幅充满了无限情趣的奇妙的精神世界,发人深省。它以主人公修直为代表,向地球人类发出了“星星的孩子”(包括艾斯伯格综合征在内的自闭症群的代名词)的平等对话。

在中国,目前图书市场还没有反映艾斯伯格综合征或者自闭症儿童的文学作品,而阅读人群却非常需要这样的作品,家有此症儿童的家长更需要获得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正常人群更需要通过一些故事去认识这个群体。所以,当英国儿童小说《深夜小狗的神秘习题》问世后,销量马上把《哈利·波特》压下去。在《我的影子在奔跑》还是电影剧本时,主人公已被誉为“中国少年阿甘”,作品被誉为“自闭症少年的中国梦”。而且小说的文字将自闭症儿童的心灵展现得非常真实,让我们看到一个天才的缤纷的精神世界。所以,我们可以预期,该小说必将受到关注,如果配合宣传,将会有更好的发行前景。

对于我们来说,通过这本书,我们走进了一个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群体,从接触、认识、了解到关爱,继而深感有责任呼唤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的认同和关怀。我们真心地希望这部作品能唤起社会关注,让人与人之间充满关怀和信任,让社会变得更和谐。

猜你喜欢
斯伯格书稿自闭症
关爱自闭症群体应从消除误解开始
“基因剪刀”或可减轻自闭症症状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去世,享年87岁
科技书稿的逻辑性审查方法归纳
我受不了自己的心:艾伦·金斯伯格论
建筑类书稿“齐、清、定”之细谈
自闭症是个什么鬼?
自闭症孩子画作中国美术馆展出
谈谈书稿中有关伪满洲国表述的几个问题
关于《中国杂文》(百部)答问(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