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诗意的表达中流淌——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语言品读教学

2016-02-18 06:09吴玲凤
中学语文 2016年27期
关键词:萤火虫语感影子

吴玲凤

爱在诗意的表达中流淌——谈《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的语言品读教学

吴玲凤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这一篇童话,有别于其它的童话,富有诗意,耐人寻味。传递的是关于爱的主题,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人间这份美好的情感。正如作者所言:“我是带着写诗的激情,带着写诗的语感,来创作这篇抒情童话的。”课堂上,引领学生朗读和品味本文诗意的语言是必要而有意义的活动。读,属于语感实践;品,属于语感分析。把语感实践与语感分析结合起来,是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极为重要的方法。如何操作呢?下面以我执教这一课为例进行说明。

一、品读揣摩

文本语言的诗意体现在恰到好处地运用反复与排比。反复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方法,有词汇和词义的重复,作者不只把它当作修辞手法,还赋予它微妙的感受,广阔的想象。并且安排它和排比混用,这些恰到好处的反复与排比句,构成精炼流畅的短句,句子之间长短交错形成跌宕起伏、摇曳多姿的节奏感,朗朗上口,朗读出来的时候效果尤其显著。

文章一开始就用七个“他”,独立成七个段落,强调他——盲孩子,处在黑暗中,很孤独、很寂寞。这一部分内容就是很好的语言欣赏点。我抛出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七个自然段的内容用一句话来表达——他是一个很寂寞的盲孩子,但作者为什么用七个段落来写呢?”学生发现:按句排行,短小、跳跃。“他”有时是修饰语,大多数是主语,作者描绘出盲孩子的世界,能让人感同深受。学生感受到:“没有光彩,没有色彩”,“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用否定和肯定的句式描写盲孩子的身份和生活状态,不仅引发读者对盲孩子的同情,也和后来盲孩子看见光亮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童话的美好和神奇。学生还感受到:作者写盲孩子的动作——静静地坐着,静静地听着,细致地铺排出听的内容,写出盲孩子寂寞和渴望的内心世界。虽然有同伴,但他无法亲近他们,同伴们也没有人想要了解盲孩子。他只能听,听人声,还有来自大自然的各种细微的声音,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和后文影子的出现并带着他听自然的声音相呼应。学生有了这些语言品读的感受,然后朗读这七个自然段,读出了盲孩子的淡淡忧伤,仿佛把人领进盲孩子的生活。

像这样的用法,还体现在写盲孩子获得光明,看见了周围的一切的内容上,作者用了四个“还看见”,分四个自然段来描述。我做示范朗读时,故意漏读“还”字,马上有学生给我指正。于是,我趁机让学生加上和去掉“还”进行朗读体验,在朗读中,学生体会到:有了“还”字,表现盲孩子所看的事物很多,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些自然中极其普通的事物,对盲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美好的,更表现出盲孩子惊喜、激动之情,这些情感在不断迭加。学生建议,在“还看见”之前加上感叹词“哇”,在“哇”的感叹声中,盲孩子见到“太阳、月亮、萤火虫组合的灯、弯弯的彩虹、花朵、绿草、露珠,这些明亮、美丽的景物”,百感交集的情感,就被学生演绎出来了。

紧密结合语境而对言语作细细的咀嚼,于吟诵中赏析作者在言语过程中“辛苦经营的功力”,进而升华到对言语美的一定高度的自觉,这就是品读。这其中,教师的示范和点拨作为品读必需的辅助手段可以起到引发感兴、启悟灵思的特殊功用。

二、角色诵读

文本语言的诗意还体现在用对话构成一个个充满情感具有画面感的场景。诗抒发感情的方式常常是直抒胸臆。写童话就要曲折些,作者藏在作品的后面,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文中作者赋予影子和萤火虫生命,注入自己的情感,借助对话,放慢叙事的节奏,展示它们的形象。它们是爱和光明的象征,它们和盲孩子交往的场景,引人入胜。

面对盲孩子的疑问“你是谁呀?”影子的回答细致又耐心,它对盲孩子解释,觉得这样回答太简单了又补充,接着又问道,直至盲孩子明白影子是什么样子。探究“影子对盲孩子的爱体现在哪里?”这一问题时,学生找出这部分内容,我追问道:“影子说话是不是很啰嗦,为什么?”学生们觉得影子说话不是啰嗦,而是能体察盲孩子的心,努力让盲孩子知道影子“长得什么样儿”,表现出影子对盲孩子体贴和关爱。有了这样的理解,再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很快进入情景中。其中“好听、和气、惊奇、高兴”,这些表现盲孩子的感受和它们神情的词,也为学生揣摩人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扮演影子的学生用温柔、亲切的语气朗读影子的话,扮演盲孩子的学生先是用惊奇声音发问,而后惊喜地说。

面对盲孩子的疑问:“是你吗?萤火虫?”萤火虫的回答,从一只变成几只,变成一群。我请学生分组设计这部分朗读,并说明设计理由。有一位学生是这样设计的:一位同学读一只萤火虫的回答,三四位同学读几只萤火虫的回答,全体同学读好多好多萤火虫的回答。他说:这样的设计才能形象地体现萤火虫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助盲孩子的情境。按照他的设计朗读,声音从弱渐强,织成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境界。

以上两个场景,用了慢速叙事,这是小说叙事节奏的一种。这种叙事的结果使读者如同欣赏演出一样,品味着整个过程。请学生在阅读课文、感受人物思想性格的基础上,分别扮演其中一定的角色,或为角色设计朗读,读读议议,深入体验作家笔下所塑造的人物的精神世界。

文本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范例。在阅读课堂上,应立足文本的阅读,组织和指导学生学好文本提供的语言范例。特级教师洪镇涛提出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基于这样的认识,所以才有了以上执教的尝试。

一篇文章独有的语言特点,就像一张名片一样,可以把它固化,留在学生的心中。《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中这些特殊的语言现象,正是我要领学生欣赏的绝好内容。这就需要执教者能抓住文本语言的特点,借助语言品读的方法,深入到语言里头,品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作者单位:浙江衢州市龙游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萤火虫语感影子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萤火虫
萤火虫
What a Nice Friend
和影子玩耍
不可思议的影子
抱抱就不哭了
夏天的萤火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