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6-02-18 12:24孙天新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5期
关键词:残疾神经内科神经功能

孙天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钢精神卫生防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161000)

✿论著/护理✿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孙天新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钢精神卫生防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0)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卒中的临床护理当中,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脑卒中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神经内科;脑卒中;康复护理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后,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护理效果,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脑卒中患者共84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2例,本文选取对象均经过脑CT确诊为脑卒中,观察组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61.2±4.5)岁,患者病程1-9年,平均病程(7.1±1.2)年;对照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60.5±2.9)岁,患者病程1-10年,平均病程(7.3±0.8)年,两组患者在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在进行护理时,均需要采用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方法以及基础护理方法来进行相应的护理。对照组40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依据患者的病症制定相应的病症处理方法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观察组40例患者在给予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护理[1]。由于患者神经功能的缺失,导致患者难以进行正常的交流,患者也会因此产生一些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帮助患者形成积极的心态。在患者进行脑卒中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护理,尤其是患者的口腔护理和清洁护理,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定期的护理与清洁,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顺畅。由于脑卒中患者非常容易出现失语、偏瘫等症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运动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运动,配合以多种理疗方法进行肢体按摩,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2]。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3个月的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3评价指标

治愈:患者接受上述护理之后,残疾程度为0且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已经大幅度降低;效果显著:治疗后,患者的残疾程度为1-3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50%-90%;进步:治疗后,患者的残疾程度为4-5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45%-50%;无效:患者经过上述治疗后,病状没有任何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到20%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三个月后的护理治疗后发现:观察组42例患者中,痊愈17例(40.4%),效果显著15例(37.5%),进步7例(16.6%),无效1例(2.3%),恶化0例,有效率为97.6%;对照组42例患者中,痊愈10例(23.8%),效果显著12例(28.5%),进步13例(30.9%),无效5例(11.9%),恶化2例(4.7%),有效率为83.3%,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具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脑卒中已经成为当前神经内科临床死亡率和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多发于老年人,在临床当中具有突变性以及多变性的特点[3]。随着当前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神经内科临床当中对脑卒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好,但在治疗结束后,往往伴随着一些术后后遗症,直接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康复护理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内容,被广泛的应用到当前脑卒中术后后遗症的护理当中,康复护理能够科学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大大地降低了患者的致残率,为患者恢复健康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复护理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征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治疗方案,实现减轻患者疼痛和加快恢复程度的最终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42例患者在进行康复护理后的有效率为97.6%,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有效率为83.3%,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因此,进行脑卒中临床护理时,应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患者康复护理,对患者的心理、并发症以及康复训练进行护理。

综上所述,在脑卒中的临床护理当中,采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残疾率,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获得非常理想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脑卒中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1] 王玉红,刘冰之.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3,32(9):1834-1835.

[2] 陈佳丽.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32):116-117.

[3] 白晶.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8):239-240.

[4] 马燕,陆浩,胡亚男等.老年脑卒中护理提供者心理因素及相关因素的分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29(3):451-453.

猜你喜欢
残疾神经内科神经功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研究
早期康复锻炼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QCC活动在神经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意义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