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马头琴传承中的喜与忧(上)

2016-02-18 02:11刘婷婷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内蒙古大学马头琴内蒙古

刘婷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试析马头琴传承中的喜与忧(上)

刘婷婷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马头琴作为草原音乐文化的代表性乐器,伴随着蒙古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延传而来。在其产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中始终保持着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因”。但是近年来,在马头琴传承发展中出现了“喜忧参半”的现象,值得引起注意。

马头琴;传承;喜;忧

马头琴蒙古语念莫林胡兀尔,英文音译为morin huur或者morin khuur。马头琴这个名称也是在近代以后才广泛流传的,自古以来马头琴有着不同的称呼和形状。根据相关文献记载,唐代时期就已出现胡琴即胡兀尔,这时期胡琴的含义非常广泛又不明确,它可以是琵琶、火不思、忽雷(大小忽雷)这类的弹拨乐器、也可以是拉弦乐器,在蒙古语中统称胡兀尔。宋代的胡琴基本上继承了唐代胡琴,但是后来又有所发展,即马尾胡琴(海丽嘎森胡兀尔,科尔沁海丽嘎森潮尔),马尾胡琴后又发展为胡兀尔和潮兀尔两种不同形制的拉弦乐器,根据弹拨火不思演变成弓弦火不思。到了元代,才有了潮兀尔的明确记载,明清时期,潮兀尔不仅在宫廷里使用,在广袤的草原上也一直广泛流传。后人对胡兀尔的不断改进与革新最终形成现在的马头琴样子并延续至今。在当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大背景下,马头琴音乐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问题受到国际国内的高度关注。然而,据笔者观察马头琴音乐在传承过程中存在“喜忧参半”的现象。

一、马头琴传承中的喜

1.马头琴传承人增多

马头琴经过千年的历史演变,从原先伴奏史诗发展为独立演奏民歌,现在已经成为独奏乐器乃至群体化的声部乐器,然而整个发展过程离不开历代马头琴艺术家的付出与努力。自19世纪末,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马头琴艺术家们,他们用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马头琴音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在诠释马头琴文化。

色拉西著名的潮尔大师、音乐教育家。他一生为潮尔奋斗,他口传心授,把许多将濒临被遗忘的传统曲目保留下来。他开拓了非凡的潮尔演奏技法,并且把他这些传统演奏技法毫不保留的传授给他的学生,培养了桑都仍、阿拉坦桑、敖特根巴雅尔、白•达瓦等一批优秀的弟子。

桑都仍在潮尔定弦胡尔演奏法①的基础上,又学习了察哈尔定弦泛音演奏法②和孛儿只斤定弦图布尔演奏法③,经过多年的试验,进而对马头琴演奏技巧的系统化、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创作了《四季》《走马》《怀念》等曲。

巴依尔善于将大小提琴的跳弓,顿弓和琵琶的轮指、弹指运用在马头琴演奏上,发明了拨弦演奏,把古老的弓子改良成今天先进的弓子,为现代马头琴的形制改革与演奏技巧提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创作了《青松》《朝霞》《草原春色》等。

齐•宝力高,马头琴大师、马头琴演奏家、中国马头琴学会会长。他创建了首支马头琴乐团——野马马头琴乐队,结束了马头琴只有独奏和伴奏的局限性。多年来培养了许多马头琴人才,弟子们遍布世界各地,他们为马头琴艺术的发展、为蒙古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齐•宝力高不断吸取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将小提琴演奏技巧融入到马头琴演奏当中,不断提升马头琴的专业性与技巧性,并将马头琴艺术推向了世界舞台。创作了《万马奔腾》《初升的太阳》《鄂尔多斯高原》《心灵之歌》等等一批优秀的曲目。

布林巴雅尔,潮尔大师、马头琴演奏家。是现今唯一一位完整地继承了蒙古族的马尾胡琴类多种乐器各种传统演奏法的艺术家,并在1982年发表马头琴学术论文《马头琴三种定弦五种演奏法》,对研究马头琴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2013年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马头琴传承人。创作了《在戈壁高原上》《叙事曲》《牧马人之歌》等。

还有许多的艺术家们,例如达日玛、白•达瓦、李波、仟•白乙拉、纳•呼和、陈巴雅尔等等。因为有这些艺术家们用他们毕生所学传承着马头琴文化,让马头琴音乐响彻四海。

2.马头琴教育的普及

学校教育和其他多种形式(社会培训、个人培训、师徒培训)的教育增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学校教育,马头琴作为独立的本科专业课存在于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音乐系、西北民族大学音乐学院、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等高等院校当中。在几十年里,高校培养了许许多多的马头琴专业人才,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音乐素养等全方位的培养专业型的马头琴艺术人才。高校毕业生是马头琴教育传承的重要群体,要有过硬的演奏技巧和理论知识。毕业后的他们走入社会,有的进入到高校任教、有的进入专业文艺团体担任演员,也有的自发组织成立乐队组合活跃在各个大小型国内、国际的舞台上,为马头琴事业做出各自的贡献。中等院校是向高等院校输送马头琴人才的重要基地,具有代表性的有:内蒙古艺术学院附属中专、呼和马头琴专修学校、德德玛艺术学校、齐•宝力高国际马头琴学院等。马头琴教育不仅仅存在于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当中,现在已进入到中小学教育体系,马头琴教育越来越系统化、体系化。

随着社会城市化发展和加速,交通、信息和传媒的迅猛发展,马头琴爱好者日趋剧增,随之马头琴培训机构也逐渐增多。例如“中国•内蒙古‘腾飞’马头琴艺术培训中心”、“贺西格马头琴艺术中心”、“天骏马头琴培训中心”等等具有代表性的诸多培训机构。我们知道,马头琴的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内蒙古地区,在区外的一些城市当中也有很多喜爱马头琴音乐的人们,同样在这些地方设立马头琴的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让越来越多的内蒙古地区以外的人们认识并了解了马头琴,这无不说明培训机构的增多无疑是促进马头琴的发展。

2006年,马头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内蒙古地区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了一系列马头琴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活动。如:2015年4月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开设了首届国际马头琴演奏人才培训班,此次开班的目的是要将马头琴传统演奏技法、经典风格特色等深层次的文化基因挖掘并发扬光大。2015年8月在通辽市举办了全区首届马头琴传统泛音演奏法高级培训班,主讲人就是马头琴传承人布林巴雅尔和马头琴教育家纳•呼和。类似培训活动各地逐渐增多,可见大家对马头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方面的“文化自觉”,这些均对于马头琴的传承活动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马头琴各类比赛增多

如今马头琴的学习者越来越多,不论是专业还是业余爱好,对其演奏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马头琴向着高水准的专业化方向大步前进。近些年关于马头琴的比赛也是层出不穷,不仅是区内的、国内的比赛,甚至在国际比赛的赛场上都已有了马头琴的身影。

区内比赛:每四年一届的内蒙古室内乐比赛,马头琴已成为重头戏包括独奏、重奏、民乐重奏等形式,参赛人数多、专业性强、含金量高吸引了众多马头琴选手,室内乐已成为衡量专业水平、发掘音乐表演人才的一个平台。2011年太仆寺旗马头琴大赛、2013年阿拉善举办第二届卫拉特文化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大赛、2014年呼伦贝尔举办首届“阿拉坦额莫勒杯”马头琴广播电视大赛、2015年在乌审旗举办中国•乌审旗马头琴大赛、2015年前郭尔罗斯举办第三届马头琴大奖赛等一些地方举办的比赛,吸引了许多社会人士参赛;国内比赛: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中国“金芦笙”民族器乐大赛、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文华艺术院校奖”全国民族乐器演奏比赛等专业性非常强的比赛,这种比赛受到许多专业院校师生的青睐,全国性的专业性的比赛是衡量个人技能的重要手段;国际比赛:蒙古国“扎木彦”杯国际马头琴大赛、世界马头琴那达慕艺术节等等。

在这些国内、国外的大小型比赛当中,马头琴参赛者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足以证明马头琴专业人才的不断涌现、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通过各种比赛不断提高参赛者的演奏水平、音乐素养、理论知识;通过全国性的少数民族器乐比赛,学习其他拉弦乐器的长处,并适当结合在马头琴演奏当中。

当然,除了以上之外,应鼓励年轻人多举办马头琴音乐会、参加多种演出,与不同阶段人交流马头琴音乐,使马头琴普及化、专业化;成立马头琴乐团,例如“野马马头琴乐团”、“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民乐团”、“NMY马头琴乐团”、“中国•乌审马头琴交响乐团”等等,这些乐团为蒙古族音乐、马头琴音乐走向大众、走向世界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4.马头琴的相关研究成果

马头琴在历经多年的发展历程里,在上世纪50年代时,就已经有相关的学术文献记载。早在1956年桑都仍在内蒙古日报(蒙文版)发表的《关于马头琴的演奏》,是目前最早的蒙文学术文献,介绍了对传统马头琴演奏法的改革;1976年,周润林《马头琴的改革》是目前能查到的最早有关马头琴的汉文学术文献,介绍了马头琴的各个部件的改革。进入21世纪之后特别是近些年,不仅是期刊报纸还是硕博毕业论文有关马头琴的学术论文逐渐增多。详见表1、表2:

根据表1、表2的数据可知,前人早在上世纪50年代便已开始研究马头琴了。21世纪以后,截止目前发表的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有百余篇,甚至在2015年就有几十篇有关马头琴的学术论文发表。这一数据证明了马头琴已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马头琴的学者也越来越多,当然,除了附录一、二里相关的学术论文之外,还有许多有关制琴工艺、马头琴艺术家自传等等,这些无不说明马头琴艺术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而这些文章为我们研究马头琴、马头琴音乐提供了宝贵资料。除了学术期刊论文方面,还有很多关于马头琴教材、曲集的相关资料。如表3:

表1.硕博毕业论文

内蒙古大学 马头琴音乐创作思维研究 巴金中央民族大学 那策道尔基《呼麦、马头琴与管弦乐协奏曲》的研究分析 齐琴中央民族大学 关于辛沪光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的研究与分析 张阳内蒙古大学 马头琴协奏曲《天驹》音乐创作特色研究 雷景玉中央民族大学 科尔沁地区马头琴演奏在学校教学中的传承 唐高优罕内蒙古师范大学 试论马头琴与长调自然结合的规律 海日汗2012年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族风格民族器乐曲重奏研究--以马头琴为代表乐器 崔岩内蒙古大学 达日玛及其音乐作品研究 塔拉中央民族大学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的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民族中学马头琴艺术教育为例 张鹏2013年内蒙古大学 马头琴重奏作品创作风格与技法研究 包乐尔西北民族大学 对马头琴作品《轻快的白马》的审美研究 乌伊恒内蒙古大学 马头琴制作工艺及对艺术表现之影响 李旭东201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 蒙古国作曲家杭格乐《马头琴与室内乐管弦乐协奏曲》音乐形态研究 马波2015年内蒙古大学 传承与超越——纳呼和马头琴教学研究 黄塔娜内蒙古大学 传统马头琴音乐的程式性与即兴性研究——以长调与阿斯尔为例 刘玥2010年 中央民族大学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马头琴及其变迁 通拉嘎

表2.期刊论文

1987年 《草原歌声》第1期 马琴 高青格勒图1989年 《乐器》 第04期 马头琴的改革 达日玛、乌红星1995年 《卫拉特研究》第2期 叶克勒与马头琴之比较研究 格日勒扎布1992年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2期 马头琴漫谈 达日玛1996年 《中国音乐》第01期 马头琴的足迹与形制特色 阿·斯仁那达米德1999年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6期 胡琴源流辨析 柯沁夫2000年 《乐器》 第02期 神奇的马头琴 满都夫2001年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01期 马头琴源流考 柯沁夫2003年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5期 马头琴及其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李红梅《外邮漫步》第06期 蒙古国的马头琴传统音乐 张一鸿2004年《集邮博览》第06期 蒙古国的马头琴传统音乐“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简介 张一鸿《中国马头琴艺术研讨会》 再论马头琴的产生于发展 齐·宝力高《中国音乐学》第03期 大提琴与蒙古族马头琴、四胡之比较 苏力《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4期2006年谭勇;穆兰;刘骁《乐器》 第08期 牧歌起时,彼相和——草原情话马头琴 博特乐图《教育革新》第03期 浅析马头琴演奏艺术的审美内涵 阿尔宾·达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第02期 马头琴的构造及其各部件的作用 玛喜巴图“乡愁”悠悠“归”管弦——关于马头琴协奏曲《归》的创作《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第06期 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与当代马头琴艺术教育 色仁道尔吉《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3期 争鸣 证明 正名——抄儿与马头琴关系辨析 郝笑南《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3期分“形”归“类”,保护民族器乐遗产--再谈抄儿、马头琴、抄儿类乐器及其保护问题 博特乐图《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论马头琴独奏曲《遥远的敖特尔》 李春海《新华每日电讯》12-21 马头琴热背后之忧:拉音易,拉魂难 王亚光纪念潮尔艺术大师色拉西诞辰120周年暨潮尔艺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年潮尔·马头琴·风格·技法 满都夫同上 马头琴艺术的传统和创新 郝继红同上 蒙古族的马尾崇拜与马头琴艺术 J·恩必希同上 马头琴教学教法相关问题研究 D·恩和其其格同上 潮尔之子现代马头琴的发展问题研究 乌力吉巴雅尔同上 抄尔与马头琴之比较 张劲盛

2008年《草原歌声》第01期 试论马头琴音乐艺术的开放性 张婷《内蒙古艺术》第01期 初探马头琴教学 纳·呼和《内蒙古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现代木质马头琴的发展和生产技术 春英;邵环;阿勇嘎《黑龙江民族丛刊》第01期生态文明视野下的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蒙古族马头琴音乐文化为例 吕华鲜;杜鹃《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4期繁荣与隐忧——谈马头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通拉嘎《中国音乐》第03期 马头琴音乐人文精神意蕴的历史探寻 晨炜;林声《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1期 近五十年马头琴乐曲创作手法及风格初探 张鑫《艺海》第05期 马头琴的结构、演奏技巧及音乐风格 才代《人民音乐》第11期 源起蒙韵 心灵潮汐——评马头琴协奏曲《源》 陈若梅《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3期 辛沪光马头琴作品主题构建中的运动模式 李春海2009年《剧影月报》第02期 马头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张蕾《大众文艺》第22期 马头琴与蒙古族民间舞的完美结合 金羽丹《内蒙古艺术》第01期 再现马头琴之声的探索与实践——录制马头琴室内乐重奏专辑《嘎达梅林》的感悟 段晓舟2010年《广播歌选》第09期 浅谈马头琴艺术继承和发展——以古老的马头琴“潮尔”演奏法为例乔宝;朝格巴特尔《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1期 蒙古族马头琴传承中的教育功能 关键《四川文理学院学报》第03期 马头琴源流疏证 胥必海;孙晓丽2011年《内蒙古艺术》第02期 概述马头琴的渊源及其三种定弦五种演奏法体系 布林巴雅尔《职业技术》第01期 从文化传承角度论马头琴的生存发展之路 张立明《音乐生活》第07期 论马头琴对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影响 包玉明《大舞台》第05期 马头琴的文化解析 姚春海《中国艺术报》12-21 马头琴是有灵魂的乐器 吴月玲《音乐大观》第03期 浅析马头琴艺术的教学与传承 纳·呼和《内蒙古艺术》第02期 马头琴作品《清凉泉水》创作技法分析 戈琳娜《民族教育研究》第6期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的少数民族教育与文化传承——以内蒙古准格尔旗民族中学马头琴教学为例 张鹏;刘明新《大众文艺》第10期 浅谈河北北部地区马头琴的保护与发展 赵刚2012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第02期 论长调与马头琴的同构关系 布林《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03期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的美学探究 阿尔宾·达来2013年《乐器》第05期 漫谈蒙古族马头琴及其艺术 李超《鄂尔多斯文化》第z1期 论马头琴艺术的由来与发展 巴图吉日嘎《青年文学家》第03期 浅谈马头琴曲《苏和小白马》的演奏技巧 苏布德《青春岁月》第14期 浅析用马头琴演奏器乐曲阿斯尔的风格特点 乌伊恒

2014年《内蒙古艺术》第01期 浅析《草原音诗》 丁凯《内蒙古艺术》第02期 从马头琴音乐CD曲目探讨听众审美趣味 兴安《音乐大观》第02期 马头琴教学设计研究初探 包称格尔《音乐传播》第03期 中蒙两国马头琴音乐文化交流史与现状调查分析 张劲盛《音乐时空》第09期 马头琴音乐形式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王红艳《北方音乐》第03期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下的民族艺术教育与文化传承——内蒙古科尔沁艺术职业学校马头琴教育综览 包称格尔《北方音乐》第13期 浅析马头琴琴箱的改革 唐高优罕《黄河之声》第12期 马头琴演奏方法及特点浅析 莫日根《草原歌声》第04期 论马头琴的定弦与调式调性的关系——以G徵调式为例 陈巴雅尔2015年《北方音乐》第15期 马头琴演奏艺术中蒙古族音乐风格特点的把握 革汉希《音乐创作》第10期 齐·宝力高及其马头琴乐曲创作 姜晓芳《边疆经济与文化》第08期 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头琴及其文化变迁研究 王红艳《学园》第21期 论马头琴独奏曲《苏和的小白马》 张明《通俗歌曲》第10期 以文化传承为视角分析马头琴的生存发展之路 宋丹丹《北方音乐》第06期 评析马头琴四重奏的表演艺术 阿尔宾·达来《音乐时空》第22期 简议马头琴演奏在学校教学中传承 麦拉苏《学周刊》第30期 谈马头琴在蒙古族音乐中的地位与作用 郭晓霞《音乐时空》第19期 内蒙古与外蒙古马头琴艺术之比较 乌云毕力格《学园》第21期 浅谈中小学教育中的马头琴教学 贵革乐歌齐《音乐创作》第10期 马头琴和蒙古四胡音乐的发展差异 张婷《高考(综合版)》第04期 试论马头琴及其音乐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苏雅汗《音乐时空》第05期 浅谈初学马头琴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唐高优罕《艺术品鉴》第05期 关于马头琴独奏曲《遥远的敖特尔》中运弓技巧的分析 贺轩《黄河之声》第02期 论现代音乐《雪山》中马头琴的艺术表现 马波《戏剧之家》第06期 马头琴协奏曲《天驹》的民族特征 青山《戏剧之家》第06期 论马头琴协奏曲《草原音诗》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包洪生《语文学刊》第05期 马头琴相关音乐文献的梳理与研究综述 张雪晨《乐器》第09期 传承发展马头琴是不变的追求——访马头琴制作名家布和 李樱桃《内蒙古艺术》第02期 扎根传统音乐沃土 培育民族器乐精英——蒙古族著名马头琴演奏家、教育家纳·呼和的艺术人生纳·格日乐图;张劲盛《内蒙古艺术》第02期 长调音乐形态实证研究的另一维度:潮尔与马头琴的律学表述周特古斯;包红梅2016年《通俗歌曲》第02期 从生态文明视角探析非生物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保护问题——以蒙古马头琴音乐文化为例 苏娅塔娜;尹丹《黄河之声》第02期 马头琴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内容改革探析 敖日格乐《科技视界》第14期 关于马头琴音乐的思考 宋亚术《明日风尚》第8期 试论马头琴音乐形式与蒙古族草原文化 杨海江

表3.

在教材方面还有纳•呼和编写的《马头琴初级教程》,该教材早在1986年时便已经着手编写,因为一直未达到令作者满意的程度而没有出版。30年间,纳•呼和用亲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该教材,如今该教材达到了令作者满意的程度,有望在今年出版。

由表3可知,教材包括初级教程、考级教程,曲集包括民歌、独奏、重奏、创作等曲目。特别是2000年以后,教材、曲集逐渐增多,说明马头琴学习越来越规范化。而仟•白乙拉编写的教材和曲集最为普及,已经成为马头琴教学中的必备教材,也正是因为仟•白乙拉,才使得许多马头琴曲谱保留至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马头琴音乐的音频影像也不断更新,从前只能用播放机听,现在只要用数字网络就可以随时听到,为马头琴乐曲的学习提供了方便。

注 释:

①潮尔定弦胡尔演奏法:定弦:外弦d、内弦A,正四度定弦法。胡尔演奏法:左手用食指、无名指、小指等3个指头的第一关节内侧即指头肚摁在外弦上,往自身的右手方向稍加倾斜,慢慢压颤柔弦,使之时而发出实音,时而发出泛音。参阅布林巴雅尔《概述马头琴的渊源及其三种定弦五种演奏法体系》(载《内蒙古艺术》2010年第2期,第123页~第128页)。

②察哈尔定弦泛音演奏法:定弦:外弦a、内弦d,正五度定弦法。泛音演奏法:左手用食指、无名指、小指等3个指头肚顶弦、左手在第二把位上以握琴杆的姿势大拇指摁在a音上发出泛音。摘自同上。

③孛儿只斤定弦图布尔演奏法:定弦:外弦a、内弦d1,到了80年代后,降低大二度定弦即外弦g、内弦c1,反四度定弦法。演奏法:用食指、中指的指甲盖顶弦,小指在摁内弦时必须从外弦的下面斜穿过用指肚顶弦。摘自同上。

【责任编辑 贾玉宁】

Analysis Morin Khuur Inheritance of the Joy and Worry(one)

Liu Tingting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of music,Inner Mongolia Hohhot 010010)

Morin khuur as the representative musical instrument of grassland music culture, inherited by Mongolia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by the history of its generation.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has always maintained the Mongolian traditional culture "gene". But in recent years, morin khuu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appeared "mixed", so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issue.

Morin khuur; inherit; Joy; Worry

J632.2

A

1672-9838(2016)04-062-09

2016-09-18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草原文化研究工程》(课题编号:08@ZH020)三期工程(2015年度)项目“草原马头琴文化研究”(课题编号:CYWH2015-08),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婷婷(1988-),女,蒙古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14级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内蒙古大学马头琴内蒙古
《闲隙》
那一夜的雨
靳双双、赵娇作品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高建新教授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我的马头琴
施旖旎作品
马头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