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境卫生病媒生物防控信息化处理研究

2016-02-19 09:29王涛徐世文徐晓霞
计算机时代 2016年2期

王涛+徐世文+徐晓霞

DOI:10.16644/j.cnki.cn33-1094/tp.2016.02.021

摘  要: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我国对出入境人员的边境卫生检疫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而信息化无疑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力武器。研究了口岸卫生检疫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需求、病媒生物本底调查子模块的开发原则、系统业务流程、系统功能、模块特色等,来对口岸卫生检疫工作的信息化展开分析、探讨,旨在以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为核心来构建系统。

关键词: 口岸卫生检疫; 风险监测; 医学病媒生物; 防控信息化处理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6)02-72-03

Research 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medical vect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for frontier health

Wang Tao, Xu Shiwen, Xu Xiaoxia

(Huaian 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of the P.R. China, Huai'an, Jiangsu 223001, China)

Abstract: Facing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our country faces the huge challenge to the frontier health quarantine work of entry-exit personnel,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is undoubtedly a powerful weapon to deal with this challenge. In this paper, the requirements of port health and quarantine risk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decision system, the development principle of medical vector background survey sub-module, system business process, system function, the module features and so on are studied, and the informatization of port health quarantine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on, to construc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the core of public health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 port health quarantine; risk supervision; medical vect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0 引言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发展和复杂多变的全球公共卫生形势,中国卫生检疫坚持“风险管理”的理念,以《国际卫生条例(2005)》为框架,依托先进适用的科学技术,创新检疫模式机制,按照由“传统被动查验控制”向“主动监测预警防控”转变的思路,着力发展公共卫生风险识别监测、评估预警和决策控制的口岸核心能力,以推进建设中国特色口岸公共卫生体系,为打造平安开放国门进行成功探索,引领创新发展。因此,需要基于中国电子检验检疫主干系统网络体系建立“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实现对出入境人员、交通工具、集装箱等携带传染病、病媒生物、核生化有害因子等公共卫生风险的全面监测、风险预警、科学决策、快速反应。

建设该系统是构建国境口岸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公共卫生时间应急管理体系、口岸卫生监督管理体系、国际旅行健康服务体系和口岸核生化反恐体系等五大体系的重要技术保证。

病媒生物可以传播多种鼠传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多种检疫传染病、监测传染病和国际关注的传染病通过病媒生物传播。国境口岸病媒生物本底调查工作是评判外来病媒生物传入和口岸疫情控制的基础性工作,是口岸卫生检疫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口岸公共卫生检疫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

“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1](下称本系统),以卫生检疫监管对象为主线,以公共卫生风险防控为核心,构建以“一网四库三平台”为主要内容的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其作为中国电子检验检疫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全面、准确、及时的风险监测,科学智能的风险预警,快速高效的决策指挥,加快口岸通关速度,提升卫生检疫监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本系统业务架构主要包括业务监管、风险预警决策两个业务功能平台,以及一个以提供公共服务为主要目标的公共服务平台和与相关单位协同作业的外部接口。本系统整体架构见图1。病媒生物本底调查子模块(下称本模块)位于业务监管平台下的口岸卫生监督系统中的子系统。

2 病媒生物本底调查子模块的开发原则

2.1 病媒生物[2]

病媒生物是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主要包括医学啮齿动物(鼠)以及医学节肢动物(如蚊、蝇、蜚蠊、蜱、螨、蠓、蚤、蠓等),病媒生物是传染病的储存宿生,也是虫媒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能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2 病媒生物本底调查

即指科学、长期、连续、系统的对病媒生物的基本特性或特征进行数据收集,并核对、分析这些基本特性或特征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病媒生物的控制、疾病传播预警提供基础性数据。通常调查内容包括种群构成(优势种群、构成比)、密度、季节消长、性比、孳生地(物)调查等。

2.3 口岸病媒生物本底调查的意义[3]

⑴ 了解病媒生物的分布(时间、空间)情况,为口岸病媒生物的控制提供参考资料。

⑵ 了解病媒生物的种属构成情况,为外来病媒生物入侵提供判断的技术依据。

⑶ 病媒生物本底调查捕获标本所做的病原体检测数据为疾病的防控提供预警数据。

⑷ 对病媒生物性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可能性进行评价。

⑸ 为区域性病媒生物联防联控提供基础资料。

2.4 开发病媒生物本底调查子模块的意义

⑴ 将网络信息化技术深度应用于核心能力建设,大幅提升了口岸发现、识别、预警、处置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的速度、广度、深度和准确度,最大限度为出入境旅客和国际交通往来提供了便捷服务。

⑵ 引领核心能力的发展方向。可以预期建设符合现代公共卫生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口岸核心能力长效发展的必然选择,其必将为实现国家间、区域间,乃至全球公共卫生联防发挥重要作用。

⑶ 通过本模块的开发,各口岸上报的病媒生物本底调查的数据,自动生成本底调查的图表及地理信息,提供本底调查的预警信息。同时建立本底调查技术规范、通过建立病媒生物电子数据库、辅助鉴定规则和远程鉴定接口,提供本底调查的技术支持。预警信息、实验室信息、电子标本信息与风险预警决策平台、指挥决策信息数据库/口岸核心动态管理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连,提供相关数据和决策支持。本模块的开发可大大提高各口岸判断外来病媒生物传入的准确性,为口岸卫生检疫风险预警提供基础数据。

3 系统业务流程

病媒生物本底调查子模块的总体业务流程图如图2所示[4]。

4 系统功能

4.1 信息采集

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人员,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确定本底调查的工作规范,确定本底调查工作方案,及时填报本底调查的结果,并形成本底调查年度报告;直属局人员对年度报告进行确认。

4.2 统计查询

口岸局、直属局、国家局人员可根据各自的需要对本底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查询。

4.3 数据展示

在GIS平台,用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各口岸病媒生物本底情况,动态显示种属构成、季节消长、病原体检测信息,提示预警信息。

4.4 系统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对病媒生物代码进行维护,确定本底调查电子工作规范。

4.5 系统接口

本模块相关数据与三大平台和相关数据库相连,提供数据和规则,提供技术支持服务(见图3)。

5 本模块特色

5.1 基于GIS的丰富的数据展示界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的工具,它可以对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GIS技术把地图这种独特的视觉化效果和地理分析功能与一般的数据库操作(例如查询和统计分析等)集成在一起。本模块运用GIS技术展示国境口岸本底调查的情况,快速直观的反映调查的基本信息,对预测疫情、判断外来病媒生物的侵入和定植起到指导作用。

5.2 与整个“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监测预警决策系统”形成完整的系统接口

⑴ 本模块“病媒生物本底调查风险预警规则”是本系统“风险预警决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⑵ 本模块可以通过与“病媒生物远程鉴定系统”、“病媒生物电子标本库”、“病媒生物辅助鉴定规则库”等外接系统或数据库相结合,对一线病媒生物的鉴定工作进行技术支持。同时,“病媒生物电子标本库”的建立还可以向相关机构、科研单位以及公众开放,做到资源共享。

⑶ 本模块通过搜集病媒生物技术专家组及病媒生物实验室能力等信息,既可以为系统决策指挥信息数据库提供所需信息,也可以为系统业务监管平台下的“口岸核心能力动态监管子系统”提供实时的数据。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国家质检总局卫生司出入境口岸卫生检疫电子监管系统介

绍,2010.19(2):60-64

[2] 李俊成,聂维忠.病媒生物及传播的传染病研究[J].中国国境

卫生检疫,2006.29(8):74-79

[3] 张原生.对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的思考[J].中国检验

检疫,2011.11:28-30

[4] 宋显星.我国口岸卫生检疫核心能力建设现状分析[J].口岸

卫生控制,2005.4: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