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6-02-19 08:47周琳
乡村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葡萄糖奶牛血糖

周琳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济源 459000)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周琳

(济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 济源 459000)

酮病是奶牛在泌乳期长发的代谢病,会造成奶牛泌乳量迅速减少,导致奶牛乳汁质量降低,给农户的奶牛养殖工作造成极大的损失。基于此,对奶牛酮病的成因进行分析,并对防治方法进行综合论述,以期为奶牛酮病防治提供参考。

奶牛酮病;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1 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

1.1 原发性病因

围产期奶牛进食量逐渐降低,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奶牛消化机能降低,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或者粗纤维不足,导致奶牛无法从饲料中获得充足的营养。

1.2 继发性病因

奶牛本身存在创伤性网胃炎、胎衣滞留、前胃弛缓、产后瘫痪或食物中毒等问题,导致消化机能降低,造成酮病发生。

1.3 激素的影响

奶牛身体中血糖浓度不足,导致大量分泌胰高血糖素,同时胰岛素的分泌受到限制,分泌量减少,垂体内的葡萄糖受体出现兴奋现象,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胰岛素。肾上腺素的分泌同时促进糖原分解,血糖水平逐渐提升,造成甘油三酯分解,甘油三酯转化为甘油和游离脂肪酸。同时,激素也会促使肌肉蛋白出现分解现象,其中在酮体中生成的生酮氨基酸又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此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量相对较少,对甲状腺功能产生影响,造成甲状腺功能低下,对奶牛酮病的生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奶牛酮病的临床表现

在奶牛分娩前,由于自身葡萄糖一般刚好满足机体需求,因此奶牛体内的血糖水平相对较高,一般能够达到35 mg/100 mL,在此条件下,奶牛体内的血酮含量正常,奶牛身体相对健康[1]。在奶牛分娩后,奶牛自身对葡萄糖的需求逐渐增加,奶牛体内的葡萄糖含量一般无法满足奶牛正常的生产需要,因此奶牛体内的血酮含量受到影响逐渐增长。从奶牛酮病的临床表现看,奶牛患发酮病的主要预兆是出现顽固性亚临床低血镁,从病牛的血相分析可以看出,患有酮病的奶牛血液中的嗜酸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逐渐增多,分别达到了15%~40%、60%~80%,嗜中性白细胞则呈现出减少的状态,一般会减少至10%左右。血液中的GOT和GPT活性逐渐增强,γ-球蛋白增多但血清蛋白却不断减少,血液中的各类型游离氨基酸含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

3 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

3.1 预防措施

奶牛酮病的有效预防可以从加强饲养管理入手,结合不同生理阶段与生产性能的实际情况,对奶牛营养物质等需求进行分析,确保能够更好地对食料进行搭配,防止营养失调的现象发生。同时,还要建立定期隐性酮病检测体系,在母牛妊娠8个月左右利用血糖测定方式对奶牛血糖情况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血糖降低现象,就要利用丙二醇合剂进行治疗。在奶牛生产前的7 d内,每隔1 d就要利用pH检测技术对奶牛尿液进行检测,在产后1 d内,还要检测奶牛乳中酮体,确保不会出现酮病感染现象。另外,相关饲养人员也要在饲料中添加一些烟酸、丙烯乙二醇等,确保能够降低奶牛酮病的发生概率,达到良好的预防效果。

3.2 治疗措施

在奶牛感染酮病之后,相关饲养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治疗,确保不会出现严重后果。首先,饲养人员可以利用补糖方式实施治疗,将50%的葡萄糖水注射到奶牛体内,或者利用25%葡萄糖对腹腔进行注射,这样就可以促进奶牛血糖浓度的提升。同时,饲养人员可以对奶牛喂食丙酸钠,此时应将丙酸钠控制在500 g内,每天分2次喂食,连续喂食10 d[2]。其次,饲养人员可以利用激素实施治疗工作,此类治疗方式只适用于身体素质较高的奶牛,饲养人员选用0.5 g左右的醋酸可的松药液进行肌肉注射,或是利用10%氢化可的松进行静脉注射,这样才能保证治疗效率的提升。

4 结语

奶牛酮病是泌乳期奶牛群体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对奶牛产奶量和乳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危害奶牛健康,还会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十分有必要对酮病进行分析,明确酮病的防治措施,规避酮病的发生,避免酮病对奶牛养殖产生不良的影响。

[1]刘兆喜,朱晓岩,王建国,等.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2(4):204-207.

[2]孙玲伟,高阳,包凯,等.奶牛酮病的研究进展[J].现代畜牧兽医,2014(6):56-60.

S858.23

B

1674-7909(2016)29-17-1

猜你喜欢
葡萄糖奶牛血糖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奶牛吃草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