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2016-02-19 08:47王丽
乡村科技 2016年29期
关键词:水体水库水质

王丽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水库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

王丽

(广州珠科院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水库生态环境需要得到治理与保护来维持其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维持水质的良好状态,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具体来看,要做好制度管理,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做好工程建设规划,来做好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水库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措施

水库在结构上由水体与底质构成,两部分形成了水库自身生态系统得以保持的基础条件,同时会随着水库气候、生物、土壤、地质、地貌和人类活动干预等情况产生变化。水库环境产生破坏主要是因为其修建后出现水质破坏。要保持水库生态环境健康稳步发展,需要做好一系列的治理与保护措施。

1 当下水库常见生态环境问题

1.1 水质破坏

水库受到污染的因素较多,如常见的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田排水、大气降落物质与种植方面施肥过重,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水库水体中出现大量重金属元素、有机物、农药、化学物质等,进而引发水体中的鱼类等生物出现大范围的死亡,藻类快速大面积繁殖,从而导致水体价值逐步下滑,甚至影响水库的整体生态系统。此外,由于氮、磷、有机物的大量存在,导致水体呈现出富营养化问题,藻类大面积繁殖导致水质恶化更为凸显。

1.2 生物丰富性缩减

水库可以起到防洪涝灾害、供水与灌溉等作用,其修建会中断原有河流的连续性,进而改变生物生存环境,同时也导致河流中珍稀鱼类的生存通道受阻。在高坝水库的泄水中会导致坝下的河水产生气体饱和与水温状况的变化,对水体中的生物正常生长与繁殖产生干扰。水库所引发的动植物干扰是较为繁复的问题,会对库区已经淹没区域的动植物生长环境构成威胁与破坏,同时也会导致水库下游部分河段的动植物生存环境的变化,甚至部分生物会因为水库带来的环境变化而产生物种整体生存的威胁,情况恶劣的会导致生态平衡被破坏。

1.3 生态平衡被破坏

水库下游的湿地环境会因为汛期与非汛期的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但水库水位相对降低时,水域与湿地的实际面积会缩减,湿地区域的植物会产生一定逆行演替,进而导致局部环境下的物种结构产生变化。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空间会相对缩减,甚至会产生物种的消亡现象。在湿地环境赖以生存的珍稀水生动植物会出现数量缩减现象,情况严重会全部消失。此外,由于水位下降,附近农民会将湿地转变为可耕种的农田,导致地方植被环境的破坏,进而导致局部区域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2 水库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方法

2.1 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工作

在水库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工作上,需要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因此,要做好宣传工作,提升周边人员、外来人员、企业对水库环境保护的意识,积极配合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展开。小到在附近树立标示牌,大到通过正规媒体途径、网络媒体途径进行一定的知识宣传,对典型案例做报道,提高人们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同时,有效做好垃圾掩埋等工作,促使相关项目更好的建成与使用;定期做好垃圾清理与焚烧,避免水库水质遭到破坏;积极做好水库附近的植树造林工作,有效保证附近环境中森林植被的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1]。

2.2 建立健全环境测评制度

对于水库生态环境,要定期开展环境测评工作,及时发现生态环境问题,从而有效及时地做好治理与保护工作。环境测评工作包括确定影响生态环境的测评内容,对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做对应的测评分析,做好事前规划,避免对水库环境生态构成破坏。工程建设前需要做好周围环境情况的调查工作,做好预测与最终评价工作,设计出对应的环境生态破坏的防控对策,充分与当地自然环境、水文、地质、生物、土壤和人口情况进行有效结合,从而提升防治对策的有效性[2]。

2.3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本身会构成区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破坏,因此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来制定生态补偿机制。要依据实际情况确定生态补偿对应的范围与主体,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在建设资金中需要预留部分资金,来保证生态补偿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助于维持与修复水库的生态环境,确保生态平衡。

2.4 具体治理保护措施

2.4.1 生物缓冲带技术。其通过运用永久性植被来拦截污染物与有害物质的条带状区域,其中会有较为丰富的物质,从而达到环境治理的功效[3]。在缓冲带的建设中,需要综合考量周围生态效应、景观性、经济性等因素,从而有效地让周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达到和谐共处的状态。在水库周围可以种植高大的树木,通过其较强的根系组织来提升对水库周围土壤的固定能力。在土壤得到较好的稳固效果后,有助于提升周围土壤抗水库水浪冲刷能力,进而有效抵挡泥沙与污染物汇入到水库水体中,有效减少污染源。在树木的选择上,需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环境、土壤、水质情况,同时结合水库特有情况做综合考虑,提升植物的实用性。

2.4.2 流域生态学技术。其是将流域视为研究对象的基本单元,通过等级嵌块动态理论来对单个流域中的水体间、沿岸带与高地等情况的具体信息、物质变化规律进行了解。要研究流域具体形成的历程与发展流变情况,了解流域内的景观系统中的功能、结构、变化,生物种类与生物特性,流域中支干流环境情况等,充分掌握全部情况,采取治理与保护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平衡。

2.4.3 生态河堤技术。其主要是基于人工湿地技术发展而来的。该技术融合了生物生长繁殖环境、生态效果、自然景观等情况做综合考虑,从而营造出动植物生存的仿真性较强的自然河堤状态。生态河堤可以有效地提供多种生物生存繁衍的仿真自然环境,有效提升水体自身的自净功能,有效防控洪涝灾害,依据实际情况调控水量状况,确保水库范围内的生物丰富性。

2.4.4 工程保护处理。其主要是在水库周围标注一定保护标示,从而有效指导进入保护区的人员按照有关要求做保护措施处理,避免人为性的生态环境破坏行为。控制人为性的水质污染,同时定期做好水库库底污染物质的清理工作。水库区域内需强化相关知识的宣传,指导与鼓励农民多施用农家肥,避免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时,做好监督工作,保证监督与宣传并行存在。

3 结语

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需要从意识层面到制度层面,而后再到执行层面做逐一的贯彻落实,让人们从意识上得到共识,能积极努力的配合相关工作的开展,将保护治理意识深入到各个环节。要做好制度管理,形成保护工作的规划与标准设置,从而有助于执行工作规范有序的推进。执行层面要落实到细节,促使各项具体事务按照标准进行,从而达到整体治理与保护工作效果的发挥。每一个环节与阶段都需要保持较好的管理与执行,从政府层面、企事业单位到基层群众,都需要保持高度一致的态度,从而达到较好的合力效果,避免各环节的脱节或者执行不到位,要保持专业执行态度。

[1]张振欣.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6(10):46,48.

[2]林文洁.浅谈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J].科学时代,2015(11):332.

[3]王大海.水库环境生态的治理与保护[J].大科技,2015(14):99-100.

X524

A

1674-7909(2016)29-51-2

猜你喜欢
水体水库水质
漳河有一水库群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出山店水库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