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2016-02-19 12:33孔凡振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葫芦岛125014
乡村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牛病防治措施特征

孔凡振(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葫芦岛 125014)



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特征及防治方法

孔凡振
(葫芦岛市连山区塔山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葫芦岛125014)

[摘要]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养牛业发展迅速,在养殖肉牛和乳牛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疾病,而且发病率加大。在牛的疾病防治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坚持防疫卫生制度,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这是控制和消灭牛病的关键。基于此,对牛的常见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牛病;特征;防治措施

1 瘤胃臌气

1.1病因

瘤胃臌气发病的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常因过量采食开花前幼嫩多汁的豆科植物,这些豆科植物蛋白质非常丰富,嫩芽到了瘤胃里面,会产生异常的发酵;或食用了冻过的牧草、雨后的青草、不易消化的饲料,食用后这些草料和水混合后形成食糜,迅速发酵,进而引起气胀,导致瘤胃臌气的发生。

1.2症状

牛瘤胃臌气在患牛采食过程中或者采食后会突然发病,病程快,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左肷窝突出,腹部迅速臌大,患牛体温正常,呼吸60~80次/min,停止进食,起卧不安,呼吸困难,不断呻吟,不回头张望腹部或用后肢踢腹部位置,头颈及前肢不时伸展;手压会感觉患牛腹部有弹性,腹壁紧张,按压松手后不见痕迹。用手敲打腹部,左腹部有鼓音。在病牛患瘤胃臌气的初期,瘤胃鼓音较强,随后逐渐变弱,最后消失[1]。

1.3防治

一是加强饲养管理。禁止突然到豆科草地放牧或一次给食大量豆科饲料。二是发病后要立即中止给予促进产生过剩气体的豆类饲料。三是要加强牛的运动量,避免多给精料。四是在更换多汁饲料时一定要逐渐更换,避免突然改变饲料。

1.4治疗

治疗原则是排气消胀,缓泻止酵,强心输液,健胃解毒。病初症状较轻者,用松节油50 mL、鱼石脂15 g、酒精50 mL,加水适量一次灌服。对急重症病例发生窒息危象时,应立刻采取瘤胃穿刺术,放气进行急救。但放气能过快,以免因大脑贫血而昏迷。泡沫性臌气,可用豆油300 mL加温水500 mL用套管针注入瘤胃,或用液体石腊500~1 000 mL、松节油40~50 mL加温水内服;气体性臌气,可用鱼石脂30 g、酒精100~150 mL用套管针注入瘤胃内;如用药无效时,应立即采取瘤胃切开术,取出其中内容物。

2 牛的寄生虫病

环境卫生与寄生虫病关系密切。牛舍管理不善,不消毒,寄生虫病就会发生。用皮下注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或口服虫克星、灭虫丁;或用2%敌百虫溶液涂擦患部进行防治。

3 牛结核病

该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一般以奶牛感染该病的情况较多,该病的特征是在器官和组织中形成结核结节。1)预防:每年春秋两季用结核菌素对牛群进行接种(点眼及皮下注射),发现患牛要及时隔离或捕杀;加强对牛舍的管理,消毒牛舍,可用20%石灰乳或20%漂白粉或5%来苏儿;牛奶应在70~80℃下消毒30 min后方可饮用。2)治疗:患病初期每日用异烟肼3~4 g,分三四次混在精料中饲喂,3个月为一个疗程;症状严重的每日口服异烟肼1~2 g,同时肌肉注射链霉素,每次3~5 g,隔日一次。

4 牛布氏杆菌病

该病的潜伏期为15~60 d,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特征是会危害到牛的生殖系统,母牛主要表现为流产、不孕,公牛表现为睾丸炎、附睾炎等生殖系统疾病。1)预防:控制好传染源,对牛群可采取定期血清检疫,如发现感染要及时捕杀,定期喂服饮服或注射“牛型19号(S19)菌苗”;接触患牛的工作人员要做好防护,工作后要用消毒水或肥皂水洗手,工作期间不吃东西,饭前洗手,以免感染;被污染的牛栏或者牛舍、患牛接触过的东西用具要彻底消毒,可用2%~3%氢氧化钠、来苏儿;也可用10%石灰乳进行消毒;将粪便堆积发酵;对流产胎儿、胎衣和阴道排出物进行深埋处理。2)本病尚未有特效治疗药物。

5 小结

要想牛少生病,应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定期做好驱虫和消毒工作,预防外来疫病侵入。

参考文献

[1]周洪发.牛病特点及常见牛病防治[J].科技传播,2011(4):197,201.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03-37-1

作者简介:孔凡振(1972-),男,大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治。

猜你喜欢
牛病防治措施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牛病难治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诊断与治疗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发热黄疸型牛疾病的临床诊治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治疗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抓特征 猜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