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手术与保守治疗效果分析

2016-02-20 09:24杨文凯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保守治疗手术

杨文凯

【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手术与保守治疗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 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行保守治疗, 观察组行手术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 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效果更优,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手术;保守治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29

硬膜外血肿即颅脑遭受损伤后血液在分离硬脑膜与颅骨内板中聚集的现象, 在幕上大脑半球凸面发生率高。出血来源多为骨折损伤的硬脑膜动静脉、颅骨板障以及静脉窦等, 其中最常见的为脑膜中动脉损伤。据调查[1], 在外伤性颅内血肿中硬膜外血肿所占比例约为40%。由于急性硬膜外血肿病情进展快, 血肿量增大迅速, 数小时内可诱发脑疝后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当前临床共有两种治疗方法:手术和保守治疗, 本文为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 现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辽宁省海城市中心医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男女比19∶11, 年龄12~68岁, 平均年龄(39.4±9.7)岁;致伤原因:13例为车祸伤, 9例为撞击伤, 5例为砸伤, 3例为坠落伤。观察组男女比18∶12, 年龄14~67岁, 平均年龄(38.6±9.5)岁;致伤原因:14例为车祸伤, 9例为撞击伤, 4例为砸伤, 3例为坠落伤。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保守治疗, 即对症处理止血, 稳定患者病情后行脱水处理, 主要应用小剂量甘露醇与活血化瘀药物, 早期可开展高压氧疗。观察组行手术治疗, 主要为微创钻孔与尿激酶灌注引流联合手术。术前行头颅CT辅助检查, 对出血量最大部位予以明确后确定穿刺点。若穿刺点附近存在粉碎性骨折现象需于术中开展头颅CT扫描并精确定位, 主要应用标志物, 在穿刺时应避免将骨折区再次损坏, 且穿刺时需避免触及侧裂区即动脉密集区、大脑功能区、大血管以及静脉窦等。麻醉方式为局部麻醉, 而后用尖刀作头皮小切口, 长度为5 mm, 电钻直径为4 mm, 从颅骨钻入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方向予以调整。硬膜外将12F硅胶引流管置入, 进管后拔除针芯, 继续送管2 cm后用针筒抽吸, 一般而言可将少量暗红色血液抽取出来, 反复冲洗后若仍少量出血可灌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若出血停止则将2~3万U尿激酶注入, 夹管1 h后开放, 与负压引流相连。术后3 d复查头颅CT, 若血肿残余量在5 ml以下则代表血肿基本清除, 可拔管。观察组除未应用甘露醇外其他治疗均与对照组相同。

1. 3 疗效判定标准[2] 治疗后临床症状与体征均完全消失判定为痊愈, 治疗后临床体征及症状与治疗前对比改善明显为显效, 治疗后临床体征及症状有所改善为有效, 未改善则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痊愈10例, 显效11例, 有效3例, 无效6例, 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痊愈18例, 显效9例, 有效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0.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7, P<0.05)。

3 讨论

急性硬膜外血肿中血肿量为中量即15~30 ml时临床症状比较轻微, 且脑受压不严重, 未出现脑疝倾向, 临床治疗多为保守治疗。然而由于硬膜外血肿多在颅骨与硬脑膜之间发生, 难以完全自行吸收, 甚至由于不吸收而出现机化现象, 产生占位效应后导致脑组织长期被压迫, 患者持续头痛, 有时还会出现局灶性脑软化现象, 导致癫痫等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或感觉、语言神经障碍等。因此, 有学者提出对于出现占位效应的硬膜下血肿患者即使未出现神经功能明显缺失现象也需开展手术将血肿清除。

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 颅椎引流术则耗时费力, YL-1穿刺针碎吸术有较高医疗成本, 且脑组织复张与血肿消散后若未对穿刺针深度予以及时调整会导致血管与硬膜受损, 甚至损伤脑组织, 对血肿腔闭合产生影响。故而本文应用微创钻孔术, 切口长度仅为5 mm, 然而由于颅内血肿经常呈现为块状, 单纯开展钻孔引流术难以彻底清除病灶, 影响临床治愈, 故而本文联合应用于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尿激酶为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对血凝块予以溶解时主要作用机制为将纤溶酶原激活, 使其向纤溶酶转变, 进而降解血凝块中纤维蛋白, 最终将血凝块溶解[3]。随着临床CT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普及, 应用尿激酶联合微创钻孔手术治疗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安全性与可靠性更高, 临床疗效更优。本研究对照组行保守治疗, 观察组行手术治疗, 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0%, 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0%,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白易欣[4]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 相较于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效果更优, 且可靠性与安全性更高, 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曾凡川.微创钻孔引流治疗中小量硬膜外血肿46例.重庆医学, 2012, 41(2):190-191.

[2] 彭成.颅骨钻孔双管引流治疗急性大量硬膜外血肿临床体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34):53.

[3] 张丰铎, 杨松, 何裕超, 等.急诊早期锥颅在急性硬膜外血肿救治中的应用观察.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5(22):3041-3042.

[4] 白易欣.微创手术与保守治疗对于急性中量硬膜外血肿患者的疗效比较.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22):41-42.

[收稿日期:2015-10-13]

猜你喜欢
保守治疗手术
早期肠内营养在胃手术后的应用探讨
舒适护理在甲状腺手术后早期应用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清除术与保守治疗疗效对比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对比
宫外孕中医保守治疗思路探析
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