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

2016-02-20 09:29孙晓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磁共振感染

孙晓明

【摘要】 目的 分析CT及磁共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 5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外选取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进行CT及磁共振, 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CT检查阳性率为58%, 磁共振为98%。观察组患者CT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病变诊断阳性率为48% , 磁共振为94%。磁共振在病脑、化脑、结脑、隐脑、脑囊虫病的诊断中的检查结果与病原体检查结果最为接近。结论 CT及磁共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有较好的诊断效果, 但是利用CT联合磁共振的诊断效果更为显著, 有利于及早发现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 给予及时的治疗, 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 CT;磁共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3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大脑炎、脑炎、脓肿以及蠕虫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 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1]。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来本院诊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 经检查, 所有患者均符合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另外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平均年龄(37.7±5.3)岁, 病程<10 d有12例, 病程10~20 d有26例, 病程20~30 d有12例;对照组平均年龄(37.1±5.2)岁。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检查方法 CT扫描采用16排GE Bright Speed进行检查, 磁共振采用GE HDe1.5 T进行检查, 两组均按照检查规定进行两项检查, 如果有患者检查部位显示结果不清晰, 则通过增加扫描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1. 3 诊断标准 根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有关条例规定[2], 临床诊断符合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1. 3. 1 出现呕吐、头痛、意识障碍、婴儿前囟张力高、发热、颅高压症状等, 出现布氏征阳性、克氏征阳性、颈抵抗、角弓反张等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发生炎性改变。

1. 3. 2 发热、颅高压症状、脑膜刺激征及脑脊液白细胞轻至中度升高, 或经抗菌药物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 脑脊液恢复正常。

1. 3. 3 在应用抗生素过程中, 出现发热、不典型颅高压症状体征、脑脊液白细胞轻度增多, 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3]:①脑脊液中抗特异性病原体的免疫球蛋白M(IgM)达诊断标准, 或免疫球蛋白G(IgG)呈4倍升高, 或脑脊液涂片找到细菌;②有颅脑手术、颅内穿刺、颅内植入物等颅脑侵袭性操作史者, 或颅脑外伤或腰椎穿刺史;③脑膜附近有头皮切口感染、颅骨骨髓炎等感染灶或有脑脊液漏者;④新生儿血培养阳性。

1. 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CT检查结果显示腔隙性脑梗死3例, 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轻微脑萎缩9例, 另外38例检查者的各项指标均正常。观察组有21例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正常, 29例患者为异常, 异常的表现主要有斑块或散在低密度灶、弥漫性脑水肿, 还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结节状多发性和环状强化散在低密度灶, 或呈结节状强化等密度灶, 合并脑室扩大或脑萎缩等。有1例患者磁共振检查结果为正常, 49例为异常, 异常的表现主要有多发性、不规则长T1、T2异常信号, 多发性圆球状或囊状长T1、T2异常信号, 合并梗阻性脑积水, 逗点状短T1、T2异常信号, 增强后病灶及其周围高信号强化等。观察组有35例患者CT检查显示早期病变, 其中病脑12例, 化脑3例, 结脑8例, 隐脑5例, 脑囊虫病7例;49例患者磁共振检查显示早期病变, 其中病脑17例, 化脑5例, 结脑12例, 隐脑8例, 脑囊虫病7例。从结果数据可以看出, 可磁共振检查与病原体检查结果最接近。观察组CT检查阳性率为58%, 磁共振为98%。观察组患者CT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病变诊断阳性率为48% , 磁共振为94%。磁共振在病脑、化脑、结脑、隐脑、脑囊虫病的诊断中的检查结果与病原体检查结果最为接近。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致病因素主要有寄生虫、细菌、病毒、螺旋体、真菌、立克次体等[4]。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 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如脑膜炎或脊膜炎, 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无菌性脑膜炎有时用来指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 但也可由自身发生多发性硬化免疫反应、布洛芬等药物副作用或骨髓腔注入化学物质引起。脑炎是脑组织的炎症, 常由病毒感染引起, 也可以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脓肿是局限的感染, 可在包括脑在内的身体各部位形成。细菌和其他感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感染通过穿通性外伤、手术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入颅。

本研究中, 对两组进行CT及磁共振检查, 对比检查结果, 观察组CT检查阳性率为58%, 磁共振检查阳性率为98%。观察组患者CT检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病变诊断阳性率为48% , 磁共振为94%。另外, 从检查结果可以看出, 在病脑、化脑、结脑、隐脑、脑囊虫病的诊断中, 磁共振检查与病原体检查结果最为接近。

综上所述, CT扫描和磁共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均有一定价值, 但是联合两种检查手段价值更高, 有助于提高诊断率, 及早发现中枢神经感染并进行及时的治疗, 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患者健康, 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莎, 黄永国, 李长振, 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免疫学检测、脑电图及影像学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27(21): 1677-1678.

[2] 李琳. CT及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10):49-50.

[3] 秦永春.探讨CT、磁共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价值.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9):88-89.

[4] 张锋, 李光, 王淑媛, 等.脑电图、脑电地形图、CT及磁共振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价值.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4): 477-479.

[收稿日期:2015-10-12]

猜你喜欢
磁共振感染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CT和磁共振用于颈椎病诊断临床价值比较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骨三相显像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松动与感染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降钙素原在外科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