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病例分析

2016-02-20 20:00于晓博李玉丹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临床表现

于晓博+李玉丹

【摘要】 目的 探讨药物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抢救措施, 为急诊干预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收集急诊科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60例, 回顾性分析患者用药种类、临床表现及治疗措施、患者转归等。结果 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 60例患者中, 58例患者临床治愈, 抢救时间为3~52 h, 患者血压、心率、尿量等均恢复正常, 3 d后康复出院, 随访后无后遗症发生, 2例患者死亡。结论 药物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 应采取积极的抢救措施,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为抢救患者赢取最佳时机。

【关键词】 药物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病例分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094

过敏性休克是临床上不可预测的、突然发生的、威胁生命的严重过敏反应[1]。当外界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 通过免疫机制累及多脏器症群 。药物是引起过敏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 凡因人体对药物发生强烈的变态反应, 导致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 称为药物过敏性休克[2], 由于个人体质存在差异, 用药剂量不同, 患者过敏性休克的程度亦有不同, 本文通过对60例急诊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探讨临床对过敏性休克的抢救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材料 收集本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药物过敏性休克患者60例, 年龄28~69岁, 平均年龄(54.6±10.3)岁。所选患者中, 32例患者有家族过敏史, 8例有个人过敏史, 20例患者病史不详。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2例, 下呼吸道感染8例, 消化道感染12例, 妇科感染4例, 皮肤感染2例, 尿路感染2例。过敏性药物包括:青霉素钠注射液22例,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16例, 头孢呋辛钠注射液10例, 庆大霉素注射液12例。60例患者均采用注射剂, 42例患者为静脉滴注, 8例为静脉注射, 6例为肌内注射, 4例为皮下注射。

1. 2 抢救措施 当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时, 应采取以下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①立即停药:嘱患者仰卧位, 抬高下肢15°, 解除呼吸道梗阻, 皮下注射肾上腺素0.5~1.0 mg, 同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 mg或氢化可的松200~300 mg, 如症状不缓解, 可每20~30分钟皮下或静脉注射肾上腺素0.5 mg至患者脱离危险。②给予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糖皮质激素等, 并用生理盐水进行扩容。③对休克症状无缓解者, 充分补充血容量, 可用10%低分子右旋糖酐100~250 ml静脉注射, 同时注射5%~10%葡萄糖注射液200 ml, 加去甲肾上腺1~2 mg。当患者发生喉头水肿时立即进行气管切开, 以保障呼吸道通畅。④对呼吸骤停者, 进行人工呼吸或借助呼吸机, 对心脏骤停者进行心脏按压, 静脉注射肾上腺素1 mg, 必要时进行心内按压。

2 结果

经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 60例患者中, 58例患者临床治愈, 抢救时间为3~52 h, 患者血压、心率、尿量等均恢复正常, 患者神志清醒, 呼吸困难症状好转, 生命体征趋于平稳, 3 d后康复出院, 随访后无后遗症发生。2例患者死亡, 分别发生在过敏性休克后3~4 h, 患者出现肺水肿、呼吸道梗阻和循环衰竭, 经抢救无效死亡。

3 讨论

药物过敏性休克属于Ⅰ型过敏反应, 其本质主要是由于IgE型免疫球蛋白的同型亲细胞性抗体, 即反应素的介入而引起的一种免疫学反应[3]。当外界的抗原物质进入人体后, 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特异性的IgE有较强的亲细胞性质, 能与皮肤、支气管及血管壁等的“靶细胞”相结合, 当同一抗原再次与已致敏的个体接触时, 能激发引起第Ⅰ型变态反应, 其释放的组胺、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可造成多器官水肿、渗出等。临床上常见的致敏药物有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硝基呋喃妥因等)、局部麻醉药(如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维生素(组胺、叶酸)及诊断性制剂(碘化X线造影剂、碘溴酞)。中成药是引起药物过敏性休克的第二大诱因, 占17.1%, 与中药制剂含有抗原性的物质有关, 能够刺激机体发生过敏性休克[4]。药物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 常于接触过敏原后5 min内发病,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 病情进展迅速, 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其中呼吸道梗阻和循环衰竭, 是死亡的两大原因[5]。肾上腺素是抗休克的首选药物, 其能够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扩张冠状动脉, 同时有强大的扩张支气管功能[6]。

本组患者中, 60例患者均采用注射剂, 42例患者为静脉滴注, 8例为静脉注射, 6例为肌内注射, 4例为皮下注射。其中5 min内发病者52例, 30 min内发病者8例, 经肌内注射肾上腺素后, 治愈58例, 死亡2例。死亡的2例分别发生在过敏性休克后15、30 min使用肾上腺素, 于休克发生3~4 h后患者死亡, 因此尽早使用肾上腺素是降低患者死亡率的关键。

综上所述, 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的关键是抢救是否及时、抢救措施是否得当。在抗休克的同时, 还要给氧、强心等, 并注重并发症的发生, 以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丽辉, 崔玉红, 王丽红. 60例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综合分析.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14):1710-1711.

[2] 温盛瑛, 肖艳. 12例头孢类药物过敏性休克早期的急救护理.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1, 16(2):178-180.

[3] 张永礼, 邓家忠, 寇得发.急性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体会.中外医疗, 2012, 31(11):64.

[4] 杜中波, 朱宇, 覃虹, 等. 头孢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死亡20例分析. 法医学杂志, 2011, 27(2):125-128.

[5] 廖莉, 文香, 李芹. 76例药物过敏性休克临床分析.重庆医学, 2013, 42(12):1355-1356.

[6] 杨宝峰, 苏定冯.药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

[收稿日期:2015-10-08]

猜你喜欢
临床表现
过敏性紫癜肾炎住院患儿的变应原测试与临床表现、病理的关系
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与影响因素研究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术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变化分析
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