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2016-02-20 22:23胡微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急性发作期偏头痛针灸

胡微

【摘要】 目的 对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方法 60例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口服苯甲酸利扎曲普坦, 研究组患者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 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头痛发作次数, 可改善疼痛, 提高安全性,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急性发作期;偏头痛;苯甲酸利扎曲普坦;针灸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145

偏头痛具有诱发性、易反复性的特点, 给患者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较大困扰, 严重者导致出现抑郁症、情感障碍、脑卒中以及焦虑症等。严重偏头痛已经成为一种致残的慢性疾病, 同于四肢瘫痪、痴呆、严重精神疾病等。研究指出[1], 针灸疗法具有简便、安全、疗效显著的优点, 患者依赖性较高;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属于一种新型高效能5-羟色胺(HT)受体激动剂, 在患者胃肠道内能够快速吸收, 快速达到血药浓度, 显著缓解头痛。本次研究对本院30例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疗法治疗,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满足2004年国际头痛学会(IHS)制定的“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ICHD-2)中关于无先兆偏头痛疾病的诊断标准[2]。其中, 男32例, 女28例, 年龄最小23岁, 最大64岁, 平均年龄(26.4±12.2)岁, 病程最短2年, 最长35年, 平均病程(5.3±10.4)年;头痛程度:32例轻度, 20例中度, 8例重度。应用随机分配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 仅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湖北欧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740;规格5 mg)治疗, 10 mg/次, 1次/d, 共服用20 d。

1. 2. 2 研究组 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疗法治疗, 其中,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疗法同对照组。针灸疗法:常规针刺得气后, 留针30 min, 每隔10 min行1次针, 1次/d, 1个疗程为10 d, 共治疗2个疗程, 2个疗程间休息2 d。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疼痛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其中, 疼痛改善情况应用VAS评分进行评定, 应用一根长度为10 cm的游动标尺, 其中一端刻度为0, 另一端刻度为10, 让患者自行说出其中一个数字, 0分为无痛, 10分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对比 治疗前, 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为(5.0969±1.4688)次, 对照组为(5.0668±1.3375)次,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为(2.1291±0.8460)次, 对照组为(3.5001±1.1672)次, 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 2 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对比 治疗前, 研究组头痛发作时间为(5.1936±1.4240)d, 对照组为(5.2334±1.1652)d,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头痛发作时间为(2.1289±0.8463)d, 对照组为(3.5668±1.1351)d,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头痛发作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头痛VAS评分改善程度对比 治疗前, 研究组VAS评分为(7.3871±1.8199)分, 对照组为(6.6334±1.6728)分,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VAS评分为(4.320±1.4912)分, 对照组为(5.0001±1.3390)分;研究组VAS评分改善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4 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对比 研究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 1例头晕, 不良反应率为6.7%;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偏头痛主要发病部位为头部, 头部为诸阳之会, 为清气汇聚之所, 无论为内伤还是外感六淫邪气, 使头部气血逆乱、经脉痹阻不通, 最后导致发病。偏头痛易诱发、病情缠绵、反复发作, 给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现代医学研究指出[3], 偏头痛发病可能受到遗传、神经递质、内分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以及免疫调节等因素影响。

本组研究中, 对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 其中, 通过应用针灸疗法, 能够有效降低5-HT含量, 增加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 进而有效改善患者血管舒缩功能的不平衡;苯甲酸利扎曲普坦片属于第二代曲坦类药物, 在人体内经过1.0~1.5 h能够达到最大血药浓度, 和其他曲谱坦类药物相比, 具有半衰期短、副作用少的特点, 能够显著缓解头痛;另外, 其为5-HT1B/1d受体激动剂, 能够有效收缩颅内扩张硬膜下血管, 维持血管正常管径;给硬膜下血管外周三叉神经元释放作用下血管的神经肽产生抑制;且HIA能够对三叉神经兴奋产生抑制, 防止将疼痛信号传输到大脑皮层疼痛中枢内, 进而发挥出较好的镇痛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头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以及VAS评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应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患者, 能够明显减少患者头痛发作次数, 改善疼痛,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曹丽翠, 王磊, 贾红云, 等.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联合针灸治疗急性发作期偏头痛61例.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10):2766-2767.

[2] 高升, 韩淑祯, 张晓光, 等.欧立停(苯甲酸利扎曲普坦)与头痛宁联合治疗偏头痛临床效果观察.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7):32-33.

[3] 肖蕾, 高昂, 乔健, 等.电针针刺锥体区即时镇痛发作期偏头痛218例.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 12(23):71-72.

[4] 张冰锐, 薄微, 杨洋.祛风活血汤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 1(7):259-260.

[收稿日期:2015-10-20]

猜你喜欢
急性发作期偏头痛针灸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
太胖太瘦都易患偏头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45例
盐酸氨溴索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临床分析
偏头痛吃紫菜干
张念志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急性发作期经验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