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母环、元宫环的避孕效果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2016-02-20 23:43黄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5期

黄霞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爱母环与元宫环的临床避孕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例放置节育器妇女,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 实验组放置爱母环, 对照组放置元宫环, 定期随访观察并记录情况, 对比两种节育器的不良反应情况和终止情况。结果 两组节育器终止使用的原因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妇女总终止例数、续用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爱母环临床效果好, 安全性高, 不良反应少, 值得推广。

【关键词】 爱母环;元宫环;避孕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5.216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避孕装置, 通常叫节育环, 将其放置在子宫腔内, 通过机械性刺激和化学物质的干扰原理来达到避孕效果, 但不抑制排卵, 相对于避孕药来说有较少的不良反应。节育器种类繁多, 以金属单环为最多, 经多年的改良, 节育器多含铜或含药, 材料有塑料、聚乙烯、记忆合金等多种, 形状也有圆形、V形等多样, 它们各有特色, 适合不同体质、不同需求的妇女。在我国2亿多的育龄妇女中, >50%的妇女都在使用宫内节育器[1]。本研究对爱母环和元宫环这两种节育器的避孕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6月~2010年12月来本院自愿要求放置节育器避孕的妇女20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100例。对200例妇女进行妇科检查, 结果均正常, 无上环禁忌, 月经均规律, 周期26~38 d。实验组放置爱母环, 年龄21~50岁, 均孕1产1~孕3产1, 宫腔深度5.5~9.0 cm;对照组放置元宫环, 年龄20~47岁, 均孕1产1~孕3产2, 宫腔深度5.5~9.0 cm, 两组女性孕次、年龄、宫腔深度以及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无上环禁忌;身体健康;月经量和月经周期正常;血红蛋白(Hb)≥100 g/L[2];自愿接受本试验;满足以上条件的女性纳入为研究对象, 并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执行。排除标准:女性处于特殊时期, 如妊娠期;不满足本次纳入标准;宫口过大及过松;精神异常;本人及家属不同意放环。

1. 3 方法 由技能娴熟的医师为200例女性放置节育器, 放置时期选为月经干净后3~7 d或人工流产后, 根据宫腔深度选择合适的节育器型号, 严格按照说明书及相关要求放置节育器。放置时进行外阴的常规消毒, 仔细检查子宫大小、倾屈度, 无异常后扩阴暴露宫颈, 消毒。放置时注意动作轻柔缓慢、严格控制感染、出血等。完成放置后, 给妇女普及常见并发症的简单防治措施并给予适宜消炎抗感染药物。在放置后1、3、6、12、24个月进行随访, 了解女性的全身反应, 并用B超观察节育器位置, 仔细记录。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节育器终止使用的原因分析 ①因妊娠、脱落终止:实验组分别为1例、0例;对照组分别为2例、1例,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因脱落、出血、疼痛、其他等医疗原因取出:实验组分别为2例(2.0%)、1例(1.0%)、2例(2.0%)、1例(1.0%), 对照组分别为6例(6.0%)、4例(4.0%)、5例(5.0%)、4例(4.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因与IUD使用有关的终止、个人原因、失访原因取出:实验组分别为:3例(3.0%)、0例、1例(1.0%), 对照组分别为9例(9.0%)、2例(2.0%)、1例(1.0%),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实验组妇女总终止例数、续用率分别为:4例(4.0%)、96.12%, 对照组分别为10例(10.0%)、91.24%,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 实验组妇女的月经量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疼痛例数分别为10例(10.0%)、9例(9.0%)、1例(1.0%)、4例(4.0%)、1例(1.0%), 对照组妇女分别为24例(24.0%)、13例(13.0%)、4例(4.0%)、7例(7.0%)、5例(5.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根据近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我国存在出生人口性别比例高、老龄化严重、生育率低等问题, 养老难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我国要坚持实行并进一步推进计划生育。多年实践证明, 有效的避孕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实现和女性健康。本文对比研究爱母环和元宫环两种内置节育器的避孕效果。节育器避孕的原理为通过不断摩擦子宫壁干扰子宫内膜, 改变子宫内环境, 使子宫出血产生慢性无菌性炎症反应, 从而干扰卵细胞着床的过程。由于节育器较避孕药有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故女性多选择放置节育器来避孕。

节育器的不良反应有月经量异常、经期延长或缩短、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疼痛等, 这些不良反应影响了节育器的续用率。但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放置节育器是一种较为安全、简单, 长效的避孕方法。本研究中, 实验组所用的爱母节育环外观呈V型, 使其可随着子宫收缩舒张的节律发生相应改变, 且固定效果良好, 不易脱落移动。其支架材料为记忆合金, 记忆效应优良, 可在子宫内保持原型, 且其抗疲劳性、弹性、组织相容性、耐腐蚀性良好。爱母环含有铜离子, 铜离子若被子宫内膜吸收, 局部铜离子浓度则会增加, 从而使内膜酶系统活性异常, 降低精子活力, 阻碍受精, 达到避孕效果。放置后, 爱母环释放铜离子的部位靠近子宫底部处, 可使宫内的铜离子浓度增加, 提高避孕效果。

综上所述, 爱母环有低脱落率、低带器妊娠率、高续用率等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丽霞. 105例宫喜宫腔型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2, 12(2):5050-5051.

[2] 孙晓天. 2种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16):76-77.

[收稿日期:201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