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霍乱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2016-02-21 00:12邹小娟王佳
乡村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出血点氏杆菌分泌物

邹小娟 王佳

(1.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新乡 453000;2.铜川市王益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 铜川 727000)

禽霍乱的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

邹小娟1王佳2

(1.新乡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新乡453000;2.铜川市王益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陕西铜川727000)

禽霍乱又称为禽出血性败血症、禽巴氏杆菌病,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不同日龄均可发生,多发生于产蛋鸡,常给养鸡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基于此,详细阐述禽霍乱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等,并提出防治措施。

禽霍乱;流行特点;临床症状;防治措施

1 病例介绍

某县连续4 d连阴雨,某养鸡户饲养的1万只中大鸡突然发病,陆续有30多只死亡,精神沉郁、闭眼缩颈、拉水样稀粪的鸡越来越多,甚至个别病鸡还出现甩头等症状,现场了解后对患病鸡进行剖检,结合临床症状等初步诊断为禽霍乱,采样后集病料进行实验室检测,最后确诊为禽霍乱。

2 流行特点

2.1流行季节

禽霍乱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高温、潮湿多雨的夏秋季及气候多变的春季。

2.2易感日龄

不同日龄的鸡均可感觉,主要多发生于产蛋鸡群。4月龄以内鸡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很少发生;肉鸡因生产周期短,因此很少发生。但从近年的饲养情况来看,肉鸡偶尔还是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2.3传播途径

禽霍乱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创伤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而引起发病,患病禽及康复带菌禽、慢性感染禽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该病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正常鸡群的呼吸道内也存在该菌,传播主要是通过口腔、鼻腔及眼结膜进行传播。这些分泌物污染饲养饲槽、笼具等均可传染病原菌。另外,饲养环境差、饮水不足、突然更换饲料等应激因素也容易诱发禽霍乱。

3 临床症状

3.1最急性型

主要见于流行初期,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突然发病,迅速死亡。如晚上一切正常,次日发病死在鸡舍内。最急性一般多发生于较肥壮、高产的蛋鸡。

3.2急性型

急性型最为常见,患病鸡主要表现为高热,体温高达43~44℃,饮欲增加,精神沉郁,离群呆立,发生剧烈腹泻,排出灰白色、黄绿色、黄色的稀粪,甚至个别病例粪便中带有血丝,呼吸困难,口腔和鼻腔内分泌物增加,鸡冠和肉髯呈紫色,并有热痛感,产蛋量下降或停产,最终崦衰竭而死亡,病程一般为1~3 d。

3.3慢性型

慢性型主要是由于急性型转变而来,主要多发生在流行后期,以慢性肺炎、呼吸道炎症、肠炎等较多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精深沉郁,喉头因积有分泌物而影响呼吸,腹泻;个别患鸡还表现为关节肿大、疼痛、麻痹等症状。病程可长达30 d以上,产蛋量下降,康复后成为带菌鸡,因此必须及时淘汰处理。

4 病理变化

4.1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剖检可见心外膜有少量出血点。

4.2急性型

剖检可见腹膜、皮下组织及腹部脂肪有出血点,心外膜和心冠脂肪出血点较为明显;心包内积液,液体呈淡黄色;肺脏充血,肝脏肿胀,质脆,色泽变淡,肝脏表面散布有大量灰白色、针头大小坏死点,这也是禽霍乱最典型的病变;脾脏略肿大,质地柔软,肌胃出血,十二指肠病呈卡他性和出血性肠炎。

4.3慢性型

慢性型侵害呼吸道时,鼻腔有多量分泌物,以关节炎和腱鞘炎时的病例,可见关节肿大变形,关节腔内有积液或有干酪样分泌物。公鸡肉髯肿大,母鸡卵巢出血较明显,有时卵泡变形,甚至个别病例可见卵巢周围有一种坚实、黄色的干酪样物质,黏附在内脏器官的表面。

5 诊断要点

结合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等可做初步诊断,但要注意与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曲霉菌病等进行鉴别诊断,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6 防治措施

可用禽霍乱氢氧化铝疫苗或禽霍乱弱毒活菌苗进行免疫接种,可在第1次接种后8~10 d再接种一次,一般免疫期为5~6个月,保护率60%~70%。一旦发病,要及时捡出死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禽舍内外粪便及异物进行清扫、处理,对工具等进行严格消毒;病禽隔离治疗,在饮水中添加氟苯尼考和电解多维,连用5~7 d;全群可使用碘胺二甲基嘧啶、恩诺沙星等药物进行防治,在饲料中添加泰乐菌素和复方禽菌灵散进行拌料,1 kg饲料加入10 g复方禽菌灵散,连用5~7 d。

S858.31

B

1674-7909(2016)20-22-1

邹小娟(1986-),女,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卫生监督。

猜你喜欢
出血点氏杆菌分泌物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Mutually Beneficial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