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

2016-02-21 00:12王嘉文
乡村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现代农业农民

王嘉文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 郑州 450063)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发展思考

王嘉文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450063)

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有助于传播农技知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进而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基于此,针对农村职业教育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对农民职业教育的创新思考。

农村;职业教育;创新

1 农村职业教育现状

1.1学校数量方面

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将近1.2万所,招生628多万人,在校生1 800多万人,专任教师86.3万人,其中70%的学生来自于农村,92%的毕业生在城镇就业。从学校数量看,县级以下职教中心占到学校总数的1/3;从农林牧副渔专业来看,招生数不足40万人,占整个中职招生总数的6%多一点。

1.2政策方面

国家对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实现免学费。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助政策从2005年开始,那时实行国家助学金,每个学生给予一些生活费。2009年以后,对涉农专业的学生实行免学费政策,这个政策到2012年扩大了范围,从涉农专业扩大到只要是农村户籍的学生均可享受这个免学费政策,一年是2 000元。截至目前,享受免学费的范围占到在校生的91.5%,也就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有90%多上学是不用交钱的。

1.3改革方面

农村职业教育的综合改革现在也在推进。2005年至今,我国的国家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共10个。这些实验区多多少少从不同角度都提出了农村职业教育的问题,比如提出要探索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提出应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要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等。

1.4培训方面

农民工培训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大力开展。2014年,人社部印发了《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实施方案》,主要是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每年要培训110万人次。2014年,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目的是大力培养有文化、有技术、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在此背景下,很多地方开展了一些试点或者项目。

2 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有5个方面,一是基础条件比较薄弱,二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不足,三是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数量在下降,四是涉农专业学生规模在萎缩,五是农村职业教育的经费保障不足。

3 农民职业教育的创新思考

3.1理念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农为本”的理念,牢固树立“服务三农”的意识,即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农村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2管理体制创新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分散办学、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十分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为此,必须尽快构建一个政府统筹协调、部门密切配合的新型管理体制,彻底打破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上存在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格局。

3.3教育模式创新

要积极探索农村职业教育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积极走“职校+公司+农户”这种产学结合道路。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用能致富。

3.4教育体系创新

新型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应是以高等职业(成人、继续教育)教育为龙头、中等职业教育(农业中专学校、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教育)为骨干、农村中小学教育为基础的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有了这种具有一定层次性、系统性、开放性和完整性的教育体系,再配合“日校加夜校,一师兼两教”的教学方式,就能够为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的进步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保证[1]。

3.5内容创新

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和内容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来设置,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专业和品牌特色专业,以便使农村职业教育的内容能够与新农村建设同步、与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步。

总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使农民带技能转移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双重任务。谁来种地,如何科学种地,如何发展现代农业,食品安全谁来保障,农村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1]蒋荣,代礼忠.评价中国农民负担的指标体系及运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50-53.

G725

A

1674-7909(2016)20-46-1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现代农业农民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