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美丽乡村整体建设研究

2016-02-21 00:12熊翠
乡村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黄冈市村庄美丽

熊翠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0)

黄冈市美丽乡村整体建设研究

熊翠

(黄冈师范学院,湖北黄冈438000)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开展,我国部分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成果丰硕。基于此,通过对安吉模式、永嘉模式、高淳模式、江宁模式等美丽乡村建设情况进行分析,同时介绍黄冈市美丽乡村的整体建设情况,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美丽乡村;新农村;整体建设

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乡村。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这些年一些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对美丽乡村有着不同理解,呈现出了不同的规划和建设风格。

1.1安吉模式

浙江省安吉县努力创造“村村优美、家家创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其基本定位是从县域的范围着手努力抓提升,在全省规划布局建设试点村,努力建设全国性的示范村,明确以“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策推动、机制创新”为工作导向,梯度推进创建工作[1]。安吉模式的重在突出生态建设、开展绿色发展,坚守农业产业、推进经济发展,带给我们的经验是要经营生态资源、提高生态效益,要坚守统筹发展、强化农村建设,要注重协调发展、带动全面进步。

1.2永嘉模式

浙江省永嘉县注重环境综合整治、工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的发展及创新机制,以此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永嘉县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自由流动,实现城乡资源、人口和土地的最优化配置和利用[2]。

1.3高淳模式

高淳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长江之滨最美丽的乡村”,以“村强民富生活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风文明和谐美”为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淳美丽的农村建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生态与产业、环境和民生的互动促进,打造绿色乡村,实现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相互促进,并能与建设幸福城市的理念相互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美丽乡村建设模式。

1.4江宁模式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正在试图构建近郊区独特的农村现代化道路。从2011年开始,开始打造第一个金花村作为生态旅游村,通过不懈努力,“五朵金花”盛开,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江宁区积极鼓励集团公司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农村生态资源市场化机制,发展农村生态休闲旅游业,吸引社会投资商来开发乡村生态休闲旅游,打造都市休闲型的美丽乡村。

2 黄冈市美丽乡村整体建设研究

2.1规划原则

2.1.1留住乡愁为本。明确本次规划目标是建设黄冈市美丽乡村,留住村庄乡愁,促进本村“三农”问题的整体解决。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达到“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目的。

2.1.2生态示范优先。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广大农村同样严峻,生态优先是村庄发展的先决条件和不可突破的红线,乡村的发展必须是在重视生态示范优先的前提下进行的。同时依托现状资源特征,避免大拆大建的基础上乡土化打造乡村。

2.1.3凸显红色内涵。红色文化是黄冈市突出的文化特征,美丽乡村的建设对红色文化内涵的凸显和传承是必不可少的。

2.1.4农旅相得益彰。从代表性的乡村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交通条件出发,顺应国家及地方政策指引,充分遵循周边市场需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2.2规划背景

国家政策对于“三农”问题高度关注,所有“三农”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集中在村庄这个我国的最小基层单元上。美丽乡村的建设是切实解决“三农”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从国家到地方,各部门及相关领导,近年来对于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推动和关注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标准的公布,对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政策的支撑及建设标准的出台,为黄冈市美丽乡村工作的推进送来了东风之便。

相关上位规划对黄冈市美丽乡村建设未来的发展指引主要为:在改善农村环境,提升村庄文明的基础上,旅游业主要整合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联动发展;农业产业主要以淡水水产养殖、蔬菜种植和优质水稻为主,主要向健康、优质、生态、品牌4个方向推进。

2.3规划工作重点

2.3.1美丽乡村建设。对接国家和地方政策,创建符合美丽乡村发展趋势的黄冈模型。

2.3.2产业规划升级。明确村庄产业发展战略,确定村庄主导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村庄产业产能。

2.3.3村庄环境靓丽。优化道路交通系统,梳理改造村庄建筑,整治村庄环境污染,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村庄整体风貌。

2.3.4红色文化传承。重视红色文化传承与利用,加强红色文化与本村产业融合,打造红色爱国教育拓展基地。

3 结语

通过对国内知名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以及黄冈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整体研究,要打造黄冈市有特色的美丽乡村,首先应坚持城乡统筹优化布局。根据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布局,结合人口、农村自然资源、乡村景色、传统文化和民俗等,将农村社区和历史文化村落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整洁、居民充分就业、社会文明与和谐的美丽乡村。其次,应坚持生态优先,坚持绿色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家园,使农村实现宜居宜业宜游的目标。同时也要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选择基层村民意愿强烈、特色鲜明的村居作为突破口开展精品村建设,对景观带和精品村、节点村的功能、规模有合理的规划,突出重点,提升品质品位,努力建设有当地特色、乡土气息浓郁、整体风貌协调的美丽乡村。最后,应坚持以人为本。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自觉建设美丽乡村,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业各界力量加强协调,创新机制,共同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1]邹志平.安吉中国美丽乡村模式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0.

[2]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8):1204-1207.

F327

A

1674-7909(2016)20-61-2

猜你喜欢
黄冈市村庄美丽
我的小村庄
村庄,你好
题黄冈市老干合唱团旅游照
赞黄冈市“校企合作”
黄冈市图书馆连续六年为驻黄海军官兵提供图书服务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村庄在哪里
黄冈市老促会工作定位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