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农村生猪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2016-02-21 04:40王世岚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检疫生猪

王世岚

(河北省曲阳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保定 073100)



华北农村生猪检疫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王世岚

(河北省曲阳县畜牧水产局,河北 保定 073100)

摘要:目前生猪检疫工作尚存在社会认知度不高、检疫法规亟待完善、检疫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导致生猪在屠宰检疫工作中还存在隐患。通过对华北农村地区生猪的检疫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生猪检疫意识、提升检疫技术水平、规范生猪检疫制度的对策,对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生猪;华北农村;检疫;现状;对策分析

在华北农村地区,由于饮食习惯,猪肉在华北农村地区人民的食谱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生猪也一直是市场流通的肉制品主要来源。鉴于猪肉市场流通量巨大,猪肉制品的安全早就成为食品安全关注的重点,作为流通链源头的生猪检疫则起到了关键的控制性作用。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来,基层动物检疫机制及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目前在生猪的检疫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文对华北农村的生猪检疫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1生猪养殖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及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长,我国生猪的养殖量一直呈上升超趋势。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玉米的主产地这一,玉米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2.36%,而玉米是生猪养殖的主要饲料原料,饲料供应充足,极大促进了生猪的养殖,目前华北地区农村的生猪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24%[1],而且这个比例仍在逐年上升。华北地区一直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高密度的生猪养殖对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由于气候及环境因素,生猪发病率高且传播途径多,使生猪的检疫工作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2]。

2生猪检疫工作的现状

2.1社会认知度低,生猪检疫意识不高

生猪的养殖多集中在农村地区,对生猪检疫的重要性不理解,对未经检疫猪肉的危害性认识不够,这种情况不仅在生猪养殖人员中存在,造成故意逃避检疫,不配合检疫工作人员工作的现象;同时很多群众也没有购买猪肉时查询或索取《检疫合格证明》的习惯,认为猪肉是否检疫关系不大,从而在客观上助长了逃避检疫的情况;甚至个别乡镇工作人员也对生猪检疫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认为其程序繁琐、费时费力,增加养殖户的养殖成本,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养殖从业者的主动配合、广大群众的监督和乡镇工作人员的积极支持是做好生猪检疫工作的重要保障[3]。

2.2生猪检疫的配套法规亟待完善

我国已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但相应的法规可操作性差,对违法者没有震慑作用,客观上增加了检疫执法的难度。目前许多屠宰场存在着管理制度、档案记录及驻场检疫不规范等问题,由于执法难度大,市场中猪肉逃检、漏检的情况时有发生[4]。

2.3检疫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很多基层的检疫执法机构由于资金等问题缺乏检疫工作必须的检疫设备,由于检疫设备的落后,很多检疫人员习惯利用小刀、钩子等简单工具通过目测并凭经验进行检疫。有的检疫机构虽然购置了相对先进的检疫设备,但由于检疫队伍中的人员专业水平低、工作压力大、专业的培训不到位,很难发挥先进检疫检验设备的作用。同时,检疫队伍存在待遇低、执法难度大、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也阻碍了生猪检疫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4监管及执法力度不够

目前许多基层检疫机构存在编制少,人员严重不足的现状,除检疫工作外,还要承担畜牧业生产、技术推广、疫病监测等多项工作,繁重的工作量使得在生猪检疫的日常监管中,存在监管不到位、监督力量不足等问题。同时群众的法制意识淡漠,其他部门配合执法的积极性不高,使得检疫执法普遍存在取证难、执法难,违法行为难以得到应有的处罚。

3检疫工作的改进对策分析

3.1加大宣传,全面提高生猪检疫意识

生猪的检疫是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系统工作,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此项工作能够全面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障。为此,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通过生动活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深入宣传,使广大群众能真正认识到生猪检疫事关每个人的餐桌安全,真正提高消费者的防疫检疫的意识,做到不买没有检疫的猪肉,发现后主动举报,从而共同营造猪肉制品市场的安全、公平环境。在广大生猪养殖、屠宰的从业者中开展普法宣传,通过法规培训、案例分析和对违法行为的严厉打击,使相关责任人去除侥幸心理,真正树立法制意识,自觉遵从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不断提升全社会对生猪检疫工作的认知,优化生猪检疫工作的执法环境,营造消费者和从业者都能积极支持和配合生猪检疫的良好社会氛围。

3.2强化管理,提升检疫人员技术水平

建立一支素质过硬、技术水平高的检疫队伍是做好生猪检疫工作的保障。在检疫人员中加大法律法规和专业技能的培训,通过开展业务技能比赛、鼓励检疫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等措施,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专业技能,使其能够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

同时切实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检疫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基层乡镇的畜牧兽医队伍的建设。通过加大财政投入,提高其工资待遇,解决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经费不足等的问题,解决乡镇畜牧兽医站编外人员的福利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后顾之忧,从而激发广大检疫工作人员,尤其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推动农村生猪检疫工作的有序开展。

3.3完善规制,规范生猪检疫制度

在华北农村地区全面实施实施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是确保市场肉制品安全的前提和保证。目前农村生猪分散养殖的生猪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除春节前较为集中出栏外,其他的出栏时间非常分散,大大增加了基层防疫站的生猪检疫工作的难度,如果农民自行屠宰,到市场销售,甚至私下出售,就会造成漏检的情况。因此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统一的生猪交易和集中屠宰场所,分片包干落实,通过加强检疫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使生猪屠宰检疫制度落到实处。建立生猪养殖户(场)的生猪档案和出栏报检制度,通过市场未检疫猪肉的查处,深挖私下的生猪交易和么屠乱宰的现象,加大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生猪检疫制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肉制品的安全。

4结论

华北农村地区的生猪屠宰检疫工作,在保障广大群众肉制品安全方面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目前生猪的检疫现状仍存在很多不足,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争取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不断提高检疫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从严治理,才能真正提高防疫检疫水平,从而使人民群众真正吃上“放心肉”,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闫振宇,陶建平,徐家鹏. 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和省际差异及发展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01:13-18.

[2] 吴敬学,沈银书. 我国生猪规模养殖的成本效益与发展对策[J]. 中国畜牧杂志,2012,18:5-7.

[3] 何惠聪,曾春琳,洪和平. 生猪屠宰检疫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09:191-192.

[4] 殷鹏远. 基层生猪屠宰检疫现状及思考[J]. 当代畜牧,2014,32:21-22.

收稿日期:2016-02-26

作者简介:王世岚(1978-),女,本科,兽医师,长期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doi:10.19369/j.cnki.2095-9737.2016.07.008

中图分类号:S851.3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7-0013-01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检疫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英国检疫隔离立法源流及启示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检验检疫学刊
《检验检疫学刊》简介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