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三法在恶性肿瘤中晚期中的应用体会

2016-02-21 15:00严灵玲王俊峰
新中医 2016年9期
关键词:阴血养阴灵枢

严灵玲,王俊峰

1.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感悟杂谈◆

养阴三法在恶性肿瘤中晚期中的应用体会

严灵玲1,王俊峰2

1.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四川 泸州 646000

2.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四川 泸州 646000

探讨养阴三法在恶性肿瘤中晚期中的应用。从如何养阴来论述,养阴有三法,即助阳化阴、酸甘化阴、阴血同求。在恶性肿瘤中晚期中应用养阴三法,可更好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恶性肿瘤;助阳化阴;酸甘化阴;阴血同求

恶性肿瘤是一种常见疾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其疗效还远远不尽如人意,包括早期发现率很低、治疗后生存率不高、治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不好。往往在发现时已发展到中晚期,此时,绝大多数人都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只能被迫采用化疗、放疗、免疫生物治疗等,尽管治疗手法多种多样,可以杀死许多肿瘤细胞,治疗后生存期延长,生活质量改善,但同时许多正常组织细胞也被破坏殆尽,导致产生一系列的并发症,患者常常需要依靠静脉输液、药物止痛等维持生命,痛苦不堪。这也是通常讲的西医治疗肿瘤的“过度治疗”,现代医学强调“以病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过于关注肿块的消除和肿瘤细胞的杀灭。中医学提倡“整体观念”,讲求“共存”,治疗肿瘤时,既要抑制肿瘤的侵害,还要提高患者的抵抗力,考虑患者的承受能力,“以人为本”,辨证施治,使抗癌治疗能更顺利地进行,且达到最佳效果。当恶性肿瘤患者经过化疗、放疗后,机体本身的抵抗力会逐渐下降,身体消瘦表现为恶病质状态,临床表现为阴虚症状,如低热,口干舌燥,烦躁失眠,盗汗,舌红少苔等,此时笔者认为,需要通过养阴之法来调护正气。

1 中医阴阳

《内经》讲:“阳化气,阴成形。”“阳”是指阳气,“阴”则指血液、津液。阳气性属功能,阴血性属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阳气想要正常发挥自己的功能作用,必须要有充足的阴性物质作为条件,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物质决定功能”。

2 养阴三法

2.1阴阳同根生,助阳可生阴《易经·系辞》上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在中医学中就是指阴阳,《易经》谓“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具有对立制约、消长平衡、相互转化、相互交感、互根互用互藏等特点。《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提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不可分离”[1],也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的“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而最善于阳中求阴的莫过于张介宾,他在《景岳全书·新方八阵·补略》中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他的左归丸更是阳中求阴的代表方,在一大队滋补肾阴药中又增加鹿胶、菟丝子等助阳药,正是“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的最佳体现。临床采用益阳生阴法可以明显改善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的全身状态。

2.2营卫需调和,酸甘能化阴《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灵枢·邪客》云:“荣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本藏》曰:“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营卫二气都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柔润者为营气,又称营血,剽悍之气为卫气,又称卫阳,二者一柔一刚,一阴一阳构成了人体复杂的防御系,对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其中调和营卫最具代表性的方剂为桂枝汤,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所以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正如柯琴在《伤寒论附翼》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酸甘化阴法是指将酸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后产生滋养阴液,生津益气功效的一种治法,甘寒、甘凉滋生津液,酸味收敛固摄津液,两种性味的药物一滋一敛,既滋生阴津,又防止津液丢失。此法首创于仲景《伤寒论》,多数学者认为芍药甘草汤是其中的代表方剂,芍药甘草汤主治“伤寒……心烦……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所生之变证。功善敛津液,养阴血,柔肝舒筋,缓急止痛[3]。即成无己云:“酸以收之,甘以缓之,故甘酸相合,用补阴血”。且酸味药入肝而补肝,敛肝,甘味药入脾而能补益脾胃,有甘缓养胃之功,酸甘化阴即滋养肝及脾胃之阴,养阴之力比单用养阴药物更佳。临床将桂枝汤作为基础方加减可以达到调和阴阳、调和脏腑、调和营卫之功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2.3阴血同相求,血充阴必生《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提示血是由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变化而成,血为阴性物质,可以濡养和滋润全身各脏腑器官,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如《素问·五脏生成》曰:“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同时血也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如《灵枢·平人绝谷》云:“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肿瘤患者大多情志不畅,或烦躁易怒,肝火伤阴;或郁郁寡欢,暗耗阴血;或气郁犯脾伤阴,不管是伤阴还是耗血,最终均会导致血虚,表现出如面色萎黄、肌肉瘦削、肌肤干涩、毛发不荣、失眠多梦、烦躁等症状。肝为藏血之府,故补血多从肝入手,四物汤更为补血妙方,柯琴云:“经云心生血,肝藏血,故……,调血者当求之于肝也,是方乃肝经调血之专剂……当归甘温和血,川芎辛温活血,芍药酸寒敛血,地黄甘平补血,四物汤具生长收藏之用,故能使荣气安行经隧也……。”临床善用四物汤加味,根据病情调整补血活血剂量,即可养血生阴改善本气功能,又可活血通络防止瘀血停滞影响新血再生,以通为用为补,标本同治,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值得进一步研究。

3 结语

中医学讲究整体观念,提倡一个“和”字,不但是指气血津液,五脏六腑要和谐运行,也指正邪相对平衡,和平共处,恶性肿瘤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我们要做的是治病求本,恢复机体内外阳气阴血、正邪转化的平衡,阴平阳秘,尤其注重养阴对阳气的稳定作用,以维持各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行,提高恶性肿瘤中晚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1]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36.

[2]林伟波,周岱翰.论营卫二气与肿瘤[J].山东中医杂志,2015,34(12):963-964.

[3]季选秀,张萌,张诏,等.酸甘化阴法在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刍议[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4):317-318.

(责任编辑:刘淑婷)

R73

B

0256-7415(2016)09-0196-02

10.13457/j.cnki.jncm.2016.09.087

2015-11-28

严灵玲(1992-),女,本科学生。

猜你喜欢
阴血养阴灵枢
从“经本阴血何脏无之”探析卵巢早衰的中医病机治法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立冬补冬 小雪养阴
女性护血养阴,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我家秘方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