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5%苯甲·嘧菌酯防治水稻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2016-02-22 09:13郑智华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嘧菌硫酸铜水剂

郑智华

(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农技站,福建浦城353409)

·植物保护·

32.5%苯甲·嘧菌酯防治水稻病害田间药效试验

郑智华

(福建省浦城县仙阳镇农技站,福建浦城353409)

2015年在浦城县仙阳镇水稻产能区进行了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不同药量对病害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90 mL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的发生,对水稻安全并能提高水稻产量。

水稻;32.5%苯甲·嘧菌酯;病害防效;增产增收

浦城县地处福建省最北端,闽、浙、赣三省结合部,是福建省粮食主产区,稻田面积3.25万hm2,其中仙阳镇水稻面积达3 000 hm2。近年来,由于气候与品种特性原因,水稻的纹枯病、稻曲病、穗颈瘟连续出现偏重发生态势,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因此,于2015年在单季晚稻开展了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不同药量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水稻生产筛选出较好防效的药剂及药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及水稻品种

32.5 %苯甲·嘧菌酯(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4.5%井冈·硫酸铜水剂(浙江桐庐汇丰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供试水稻品种:深两优5814。

1.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①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②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60 mL;③每667m2用4.5%井冈·硫酸铜水剂400 mL;④清水作对照(CK)。4次重复,16个小区,小区面积60 m2,随机排列。于分蘖末期、破口前5 d和齐穗期3次施药。小区间用田埂分开,防止田水串灌,施药后田间保持寸水3 d后自然落干。

1.3 施药时间、药械和药液量

试验于2015年在仙阳镇下洋村水稻产能区中进行。5月5日播种,5月27日机插,试验间共施3次药剂:第1次为分蘖末期(6月25日,纹枯病初发期);第2次为破口前5 d(7月28日,纹枯病盛发期);第3次为齐穗期(8月12日),用WBD-16L电动喷雾器常量均匀喷雾,每667m2用水量45 L,空白对照仅施清水,其它田间管理各处理采用统一方法进行。

1.4 调查方法和内容

1.4.1 调查时间 调查纹枯病防效在药前及第2次施药后30 d(8月27日)灌浆期进行,调查稻曲病与穗颈瘟在第3次用药后30 d(9月12日)收割前进行,

1.4.2 调查方法 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取10丛,共50丛,分别调查各处理发病株(穗)、计算病株(穗)率。根据分级标准记录病级,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并进行测产。调查水稻中后期生长发育(功能叶的叶色,叶长,穗粒饱满度等)、抗早衰的效果。

1.4.3 计算公式

1.5 病害分级标准

1.5.1 纹枯病分级标准: 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以顶叶为第1叶片);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7级:剑叶及其以下叶鞘、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1.5.2 穗颈瘟分级标准 0级:未发病;1级:每穗损失5%以下;3级:每穗损失6%~20%;5级:每穗损失21%~50%;7级:每穗损失51%~70%;9级:每穗损失71%~100%。

1.5.3 稻曲分级标准: 0级:未发病;1级:每穗1粒病粒;2级:每穗2粒病粒;3级:每穗3~5粒病粒;4级:每穗6~9粒病粒;5级:每穗10粒以上病粒。

1.6 测产方法

在收获时,每个处理实割6 m2(2 m×3 m),称出6 m2的重量,按晒干率85%折算产量;计算6 m2区域内丛数,折算每667m2丛数;每处理取2点,每点取5丛,在10丛中选其穗数最接近每丛平均穗数的2丛进行考种,计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使用32.5%苯甲·嘧菌酯后,水稻未出现叶片发黄枯死、畸形等不正常生长现象,表现安全。施32.5%苯甲·嘧菌酯7 d后水稻的叶色深于4.5%井冈·硫酸铜水剂处理与CK。喷32.5%苯甲·嘧菌酯的水稻表现为后期转色好,剑叶挺直,绿色保持久,穗粒饱满。

2.2 对纹枯病防治效果

从表1可以看出,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对纹枯病的防效为96.1%,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60 mL的防效为91.8%,2个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每667m2用4.5%井冈·硫酸铜水剂400 mL的防效为84.8%,与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60 mL差异不显著。

表1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

2.3 对稻曲病防治效果

从表2可以看出,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对稻曲病的防效为93.3%,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60 mL的防效为90.6%,2个处理防效差异不显著。每667m2用4.5%井冈·硫酸铜水剂400 mL的防效为70.9%,与每667m2用 32.5%苯甲·嘧菌酯90 mL、60 mL的防效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2.4 对穗颈瘟防治效果

表2显示,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对穗颈瘟的防效为86.7%,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60 mL的防效为80.7%,每667m2用4.5%井冈·硫酸铜水剂400 mL的防效为43.1%。3个处理防效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2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稻曲病、穗颈瘟药效

2.5 产量比较

从表3可以看出,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60 mL和每667m2用4.5%井冈·硫酸铜水剂400 mL处理的产量分别为670.2 kg、643.3 kg和609.3 kg,分别比对照的520.0 kg增产150.2 kg、123.3 kg和89.3 kg,分别比对照增长28.9%、23.7%和17.2%。可见,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处理的增产效果最好。

表3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影响

3 小结

苯甲·嘧菌酯是一种复配的广谱杀菌剂,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及局部内吸活性,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对水稻田发生的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真菌性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效[1-5]。本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对稻纹枯病的试验防效最好,显著优于4.5%井冈•硫酸铜水剂400 mL,但与32.5%苯甲•嘧菌酯60 mL比较差异不显著;对穗颈瘟、稻曲病的防治效果,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的防效显著优于32.5%苯甲•嘧菌酯60 mL和4.5%井冈•硫酸铜水剂400 mL,3个处理防效之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从水稻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比较中,32.5%苯甲•嘧菌酯90 mL处理的增产效果最明显。

因此,在防治水稻中后期病害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时,建议每667m2用32.5%苯甲•嘧菌酯90 mL分别在水稻分蘖末期、破口前期、齐穗期喷施3次,可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1] 罗华池.苯甲·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防效[J].中国植保导刊,2015(5):64-65.

[2] 李海亮,王会福,余山红,等. 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及应用技术(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4(9):1589-1592.

[3] 郭善银,徐善忠,康美媛,等. 8种药剂防治穗颈瘟药效试验示范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4):83-84 .

[4] 叶剑波,周奥,何可佳,等.不同杀菌剂对粳稻稻曲病防治效果的研究[J]. 湖南农业科学,2015(12):21-24.

[5] 郦尧生,章其江,董涛海,等.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防治单季稻病害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3(2):131,134.

The Field Efficiency Test of 32.5% Benjia·Mijunzhi on Controlling Rice Diseases

ZHENG Zhi-hua
(Xianyang Town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Station of Pucheng County, Pucheng, Fujian 353409)

The field efficiency test of different dosages of 32.5% Benjia·Mijunzhi suspension agent on controlling rice diseases was conducted in the rice production area at Xianyang Town of Pucheng County in 201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pplying this agent of 1350ml/hm2effectively controlled rice sheath blight, blast, false smut disease, increased rice yield, and was safe to rice.

rice;32.5% Benjia·Mijunzhi; the efficiency of controlling disease; increase yield and income

S435.111

B

1008 - 9799(2016)04 - 0020 - 03

2016 - 06 - 19

郑智华(1974 - ),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技术推广

猜你喜欢
嘧菌硫酸铜水剂
嘧菌酯/聚丙烯腈微球的制备及缓释性能
嘧菌酯在大豆中的沉积、降解规律及最低有效防控剂量研究
47% 2甲·草甘膦水剂对桃园4种杂草的防效
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扬彩)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分析
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试验
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水剂)在烤烟上的应用研究
蓝色泳池水潜在危害的研究
如何安全高效配制硫酸铜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条件探究